3万亿银行俱乐部成员曝出巨雷。

近日,浙商银行公告称,张荣森提交辞职报告,决定辞去执行董事、行长职务。消息传出后,震惊整个资本市场,当天,上市公司股价一度大跌近5%。

一般来说,正常的人事变动不会产生太大影响,浙商银行为什么会闹出如此惊人的动静呢?答案就是太反常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根据财报,上一届董事会任期从2021年8月起到2024年7月止,今年8月9日,该行举行了新一届班子选举,张荣森以全票连任行长一职。

这意味着该同学当时还是决心继续在浙商银行干下去的,短短9天之内到底出了啥事以至于让张荣森到了痛下决心改变主意以裸辞的方式离开老东家,令人非常费思量。

俗话说,事出反常必有妖。投资者能不紧张吗?

从表面上看,2024年1-6月,浙商银行的业绩颇为亮眼,半年实现营收352.8亿元,同比增长6.2%,净利润近80亿,增幅为3.31%,不良贷款率1.43%,也较去年底下降了0.01个百分点。

不过,浮华的表象之下暗潮涌动。近几年来,浙商银行管理层一直动荡不安。

去年2月6日,监管部门发布消息称,该行原董事长沈仁康在卸任一年后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问题正在接受调查。而在此之前,浙商银行原副行长张长弓、原上海分行行长顾清良,以及资本市场部副总经理邹建旭等高管先后落马。

高管如此频频被抓,这在十几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中实属罕见。张荣森到底是正常离职还是另有一番隐情,或许还要等待一些时日方才能见分晓。

对于本次人事震荡,浙商银行信誓旦旦地表示,个别高管变动不会对经营产生影响,上市公司战略、机制、队伍稳定,经营管理一切正常,未来高质量发展的态势不会改变。

问题是,张荣森并非“个别高管”。

在经过一系列风波之后,浙商银行营收的增速仍然能够连续10个季度位居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之首,不良贷款率和拨备覆盖率连续两年呈现“一降一升”态势,并且总资产在2023年迈上3万亿大关,净息差保持较好韧性,张荣森居功至伟。

一个核心人物毫不留恋地告别浙商银行,这怎么可能不会产生影响呢?

更重要的是,2022年以来,央行连续进行了多轮降息,随着经济下行压力的加大,接下来大概率还会有更多类似操作,这对于实体经济来说是一个好消息,但对于金融机构却是一个噩耗。

由于受到贷款利率持续下降、净息差不断收窄的影响,国内银行业的净利润增速明显呈现持续放缓的趋势。如果放出去的贷款呆坏账比例不幸上升一点,他们将更加压力山大。

相对于几家国有商业银行或者招行、兴业、中信等股份行,浙商银行的抗风险能力显然要逊色不少,在凛冬将至的背景下也就会面临更大的挑战,高管持股情况很能说明问题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自去年7月份至今,现任管理层无一人有过增持动作,而前管理层却在排队减持。

2024年5月21日,前浙商银行副行长吴建伟大举减持了23.8万股,占其全部持仓的1/4,老行长沈仁康则减持了两次,目前只剩下区区4万股,最夸张的是浙商银行原行长助理盛宏清,不到半年竟然减持了6次之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纵观浙商银行35名高管成员,真正持有本公司股票的只有区区6人,他们对自己服务的公司得多么没有信心才能做到1股也不买呢?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浙商银行累计涨幅为15.65%,较同期银行板块的表现大约低了5.3个百分点。

2.5亿股民的心跟明镜儿似的。(来源:陆家嘴知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