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作为前几年成都楼市最强势的区域。
锦江生态带、天东、天西、兴隆湖、怡心湖、华府等一众城南板块,当时热度和房价双高,是被大量投资客看好,预期高涨,信心满满。
也就两三年时间,为什么这些热门板块,突然就不热了?
翻看当时我分析城南楼市有风险的文章,看好城南读者的一些评论,就不难看出当时大家对城南的高期待值。
评论,有时候为了维护自身利益,难免会往夸张的方向说。
但不可否认,2021年的确是城南楼市,强势的一年。
天府新区很多小区房价都直奔3万。
不敢说300万买不到天府新区,但200万以内,能买到的房源,要么位置差,要么小、要么楼龄品质都不怎么样。
而如今,200万以内,天府新区位置算不错的区域,就连洋房都可以随便买。
曾经单价奔三万的小区,现在也是卖到了一万多。
并且目前趋势,还在向下。
之所以会由热转凉,其实就两点原因,不光是城南,其实很多板块都是这样,只是城南最严重。
一、供应端,库存压力。
二、需求端,新一批的购房者,开始掀桌子了。
对于楼市,库存就是一把悬在空中的剑,一旦库存问题出现,就是伤筋动骨。
城南这些热门板块,有什么特点?
开发时间集中,产品集中,投资的人还多。
造成的影响是什么?
板块内和相邻板块,大量楼龄差不多,品质差不多,面积段差不多的二手房集中流入市场。
竞品房源出现庞大的库存积压。
这还不是最关键,最关键是需求端方面,新一代的购房群体,现在直接开始掀桌子了。
楼市对待新老两代购房群体,其实是不平等的。
做生意都清楚,囤积居奇是最暴利的赚钱方式。
简单讲,就是找到一种有收益预期的商品资源,然后把资源攥在自己手里,抬高价钱,再卖给后来者。
最典型的就是红木、陶瓷、字画等等。
而在楼市上,上一代成都买房投资客,其实就是抓住了城南规划发展热的阶段,低成本大量买入,把资源攥在手里。
然后天天鼓吹,配套不行就给你聊未来,发展不行就给你谈规划,想方设法抬高价格。
投资客给购房者画大饼,想把预期全换算成价格卖出去。
钱全让投资客赚,风险由购房者担,那新一批的购房者就干脆不玩了。
你跟我说你手里的红木,全世界最最好,打出来的家具低调奢华有内涵。
对不起,我不喜欢红木,我是土狗,我就喜欢网上淘点几十块钱的破铜烂铁家具,更低调,更内涵。
上一批投资客不给新一批购房者留活路,新一批购房者,就干脆把原有的估值体系全盘否定。
你玩预期画大饼,抱歉,我不接受。
为什么购房者以前喜欢冲新区,现在喜欢往核心城区买?
大家不再相信预期价值,而是专注实用价值。
你多大鞋,我多大脚。
你给我玩剥削,我就给你掀桌子。
在供应压力的基础上,需求端又逐渐强势,导致的结果,自然也就是现在的每况愈下。
这些板块,现在面临的问题,不光只是把价格降到和其配套品质各方面匹配的水平,还需要面临进一步降价去库存的问题。
因为就算降到市场合理价,也架不住要卖的房源多。
这么多类似房源,都是市场价,凭什么买你的呢?
聪明一点的房东,早就用大幅降价换快速成交,不聪明的还在死等,认为等得来机会。
但实际上,因为这些地方不缺空地,新房子,新产品未来还多的是,往往等来的只有房屋的折旧、产品的迭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