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暑假,我从北京回到山东农村老家。第二天中午,在一家人围着桌子吃饭时,我那个只有初中文化水平、年逾六旬的农民老大哥,打开电视找到张维为担任主讲嘉宾的《这就是中国》栏目,一边吃饭一边津津有味地看起来。
我有些奇怪地问我大哥,他怎么会想到看这样的节目?他说是二姐(已退休的乡镇小学教师)推荐的,看了后觉得挺好,便一集一集地跟着看了下来。
作为从事政治理论工作的专业人员,我对《这就是中国》这样节目的关注是理所当然的。没有想到是,在地处山东半岛的一个偏僻农村,一个文化水平不高的农民,也喜欢看这个节目。可见张维为在中国民众中的影响力有多大。
由张维为担任主讲嘉宾、从2019年开播至今的《这就是中国》,可以说是中国近年来受众最广、影响最大的一档政论节目。在《这就是中国》这档节目中,张维为通过自己走访100多个国家的所见所闻,以他儒雅博学、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坦诚自信的风格以及其独特的视角,向人们阐释了“文明型国家”和中国道路、中国模式的特点和优势,同时也揭示了中西方政治制度的不同之处。他的这种表述方式不仅让很多人以思辨而又轻松的方式去理解中国文化、中国政治,也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中国在国际上的形象,同时也向世界展示了一个真实、立体、鲜活的中国。让人们看到了一个自信、文明的中国,一个坚持走自己道路、同时也热情拥抱全球的中国。
在更早时候的2008年-2014年,张维为在他出版的“思考中国三部曲”系列《中国触动》、《中国震撼》、《中国超越》中,以他丰富的阅历、深厚的学养和独特的视角,阐释了中国是一个“文明型国家”的独特思想和理论,提出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的中国道路、中国模式,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政治理论和思想文化上的支撑。2017年,张维为又提出了“中国人,你要自信”的话语,这一简洁有力的说法成为官方“四个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最通俗最流行最接地气的宣传语。在2021年5月31日进行的最高层集体学习会议中,张维为就如何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这个问题进行了讲解,并提出了工作建议。
权威的人民网对张维为的评价是:“张维为教授是中国道路、中国模式和中国话语研究的代表性人物,是海内外影响力最大的中国政治学者之一。在中国崛起的道路上,张维为用自己的声音,喊出了对于中国道路的深深自信。”应该说,对一个当代中国的政治学者来讲,这可以说是一个至高无上的褒奖评价了。
当然,关于对张维为,还有另外一种完全相反的贬义评价。在网络舆论场上(主要是自媒体),有相当多的一批人,可以说是把张维为黑化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他们痛斥张维为是“睁眼说瞎话”,“哗众取宠,博眼球赚流量”,“满嘴的主义,顶着国师的帽子做宣传,把爱国做成生意”,“无是非、缺底线、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大骂张维为是“张公公,知名大太监,一个时代的耻辱”,“复旦之耻,以一己之力拉低了百年复旦好几个档次”。
我大致归纳了一下,网上斥骂和黑化张维为的人大致可分为两类:一部分人是因为立场问题,一部分人是因为认识问题。
张维为作为中国政治学者的代表,提出了“中国模式”“中国道路”等系统性论述,打破了西方舆论霸权的长期独占性,使中国有了和美西方在舆论场上一较高下的资本。然而,这些观点必然会触及某些群体(比如说,曾经的公知们等)的敏感点,动了他们的奶酪,引发他们的强烈不满和痛恨反感。这些人从自己的立场和利益出发,通常会为了批判而批判,为了打倒而打倒,不遗余力地对张维为进行攻击谩骂,甚至使用毫无底线的恶意造谣中伤抹黑的不正当手段。
另有一部分人,他们同张维为没有立场利益上的冲突,但他们认为张维为言过其实,对中国的情况过于乐观自信,过于美化夸大,只说好的,不说差的,无益于实际问题的解决,反而会掩盖了一些真实存在的矛盾和困难。比如说,关于中国的情况,张维为曾说“农民工16元的盒饭,比美国中产阶级吃得要好”,“我们国家贫困户有地有房子,每顿饭三菜一汤,比其他国家强太多了”等言论。关于美国,张维为认为其现行政治制度的设计观念还停留在前工业革命时期,只要资本主义的根本弊端不解决,制度上的基因缺陷就无解。美国社会正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分裂解体危险,并预测美国已经进入了“后美国时代”。
应该说,张维为在一些个别的结论和言论上,确实存在着盲目乐观、过度夸大和美化的情况。但是,张维为关于中国是一个“文明型国家”的思想理论在主体上是符合中国历史和社会实际的,而当今世界格局中日益凸显的“东升西降”大趋势,也表明“中国道路”“中国模式”的中国式现代化,是适应人类社会现代化潮流和时代发展需要的,它代表了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