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中学体育老师,跟女学生这样对话,你觉得奇葩不奇葩吧,诸如发生关系就送你一部手机。在师生关系上,存在着权力的不对等,老师具有天然的优势,学生是必然的劣势,大学校园尚且如此,何况中学校园呢?而这样的男老师,到底是咋想的,又想咋做呢?
是男人肯定有些欲望,有了就要释放,释放的方式多样。就拿性欲来说吧,男老师如果没有结婚,也没有女友的话。他可以自己看看色情电影,借此解决问题。他自然也可以跑到那些性交易合法的地方,用购买服务的形式来满足自己的性欲。当然,除了合法形态,还有些违法的,甚至犯罪的,像嫖娼啊,强奸啊,等等。这个男教师如果想,也能去做,大不了就是进去蹲几年嘛,有什么大不了的。
欲望以及欲望的存在,这并不可耻,也不可怕。可怕的是把欲望的释放形式改变成为一种权力的压迫或者是诱惑,这就有些不是人干的事情了。一个男老师赤裸裸的引诱自己的学生上钩,拿着买手机威逼利诱,获取性资源的手段如此低级趣味,也说明这老师并不是什么好鸟,鸟也可能不是什么好鸟。
看到网友的留言,的确有些悲愤不已。目前,相关教育主管部门给出的处理是停职。这当然仅仅是第一步,停职之后还需要进行彻底的倒查,倒查这老师到底有没有祸害女学生。所以,停职仅仅是开始,还需要通过报警的手段,来调查一下这老师的过往,到底有没有实质性的性索取成功。
老师和学生接触,这是不可避免的。如何避免老师成为这样的老师,有没有一种切实可行的策略呢?比如学生有没有一个畅通的投诉渠道,如果遇到类似的情况,能不能,有没有直接将投诉传递到学校的层面上?
这样的渠道建设属于制度的范畴。想想看,如果学生遭遇到老师这样的言语调戏,却没有一个顺畅的渠道反馈的话,那岂不是被活生生扼杀在摇篮之中吗?有没有这样的渠道,有没有这样的制度建设,乃是杜绝这类禽兽老师的关键所在。
很多时候吧,制度就是一个狗链子,能够牢牢地把狗拴住,不允许狗出现任何超越铁链子范畴的行径。如果超越,那就是破坏制度。而制度往往能够约束人们的欲望本身,而不是扼杀欲望。将欲望的冲动扼杀在摇篮之中,靠的就是这样的制度本身吧。
没有这种制度的话,就会形成这样的恶性循环:每每经过一段时间,就会冒出这样的一个新闻。人们对这样的新闻抨击一番。然而,完全不能杜绝下一次还会照样出现同样的新闻出现。可见,制度,完善的制度才是杜绝色狼老师出现的关键。
如果没有一把高悬的利剑在上方,一旦动了歪脑筋,利剑就会立即掉下来的话,每个男老师都可能蠢蠢欲动,也都存在着动歪脑筋的可能,因为这本身就是人性。
防止失联
砸谁的锅卖谁的铁化解谁的债务
砸锅卖铁。当你看到这四个字的时候,想到了什么?一定是回到了建国初期那段疯狂的岁月吧,即使你没有亲身经历,也可以通过影视剧和小说感受到。比如电影《活着》,张艺谋导演的作品,其中就有大炼钢铁的镜头。
从大炼钢铁到砸锅卖铁,似乎实现了一个轮回。不过,必须睁开双眼看。为何就成了砸锅卖铁呢?源头其实已经找到了,不过是国务院发了一个文件,要求砸锅卖铁一样去解决国有资产的问题。
解决问题就解决问题吧,下面急了。不去解决问题,而是非要照本宣科,非要成立一个工作专班,直接把砸锅卖铁的牌子给挂上了。这太形式主义,这太一根筋,这太无聊了。似乎是在向外界传递,你看,砸锅卖铁工作专班有了,我们要准备砸锅卖铁了!
也就是说,事情可以什么都不做,但必须摆出一个要做的姿势来。在这个姿势下,形成一种错觉,让外界感觉到,哎,是要做了。实际上呢,啥都没有做,如此而已。依我看,砸锅卖铁专班就是一个幌子罢了。
砸锅卖铁,需要明确的是到底是砸谁的锅,到底是卖谁的铁,到底是化解谁的债务?是国资的铁,国资的锅,国资的债务,那这债务是谁造成的,这才是最核心的问题。
债务的形成,必然是一个过程,不可能是一朝一夕就完成的,而债务的形成必然是有一个领导责任,又是在谁那里,这才是问题所在。
如果不找寻到这样的一个终点,找寻到债务是谁造成的,就开始忙着化解债务,这是不是存在着掩盖矛盾和问题的嫌疑呢?
谁造成的债务就该谁化解,谁造成的债务就该谁负责,而不能集体负责,更不能直接砸锅卖铁去化解,否则,制造债务的人岂不是逃之夭夭了吗?世界上的事,也变得太好了吧。
明白之后,人们懂得了,砸锅卖铁原来是这样一回事。但人们乍看一眼的话,往往会觉得这四个字太扎眼了,似乎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