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心理健康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抑郁症尤为引人关注。8月下旬,北京安定医院儿童精神科门诊,人又多起来。来自全国各地的家长把困惑塞满诊室:“我的孩子,到底怎么了?”
“他整天关在自己的屋里,一直在睡觉,不说话,不吃饭,连游戏都不打”。
“我没法控制我的情绪,以及我对未来的恐惧”。
“我觉得站在了世界的对立面,是被世界抛弃的人”。
“天塌了,我的孩子怎么说躺下就躺下了。”
“如果再来一次,当时的我还是会自杀。因为那时我孤立无援,学校的不认可,父母的不认可,身边没有任何一个人认可。但是现在的我不会。”
类似的故事还有很多……
“我每次就敢拿菜刀割一个地方,把别的地方割了,爸妈又骂我”。
“吵架时别带上我”。
“父母闹离婚时总会说,要不是为了你,我就怎么怎么样”。
“升了初中后,学习压力大,不想上学,写字拖拉,跟大人发脾气,老爱看手机。”
“你老说你心情不好,我又没少你吃没少你穿,我平时也没少给你花钱,你还心情不好,你凭什么呀?你别矫情了。”
“一说话,他就急,看见我就像仇人一样。”
“一上学,就这儿不舒服,那儿不舒服。”
“他最近半年一直在家,现在这种情况,上学有没有问题?”
“这样是不是要终生吃药?将来还会回到正常的生活吗?”
如果孩子和父母,都如此痛苦,那问题出在哪里?每一个家庭,似乎都有相似的故事。无论是医院,还是社会机构,如今都在试图搭建一个过渡带,让患病的孩子重新走入人群,让家长重新认知自己,认知孩子。
皓然妈妈面对儿子因抑郁症而在手臂上留下的刀疤,没有选择逃避或责备,而是选择与儿子并肩作战,为他换一种活法,共同寻找生活的新希望,用行动诠释母爱的伟大与坚韧。
这份决心,不仅是对儿子深沉的爱,更是对社会普遍存在的抑郁症问题的一次勇敢发声。面对心理疾病,或许来自家人真诚的的理解与支持就是患者走出阴霾的力量源泉。
“回过头来看,当他从小学习遇到问题时,需要别人的帮助。但我们只是在对他的成绩表达情绪,给他要求,而不是真正的帮助。”
“我看到的是我多么痛苦,孩子生病了,跑不到前面去了,怎么办?”
1天, 她在房间崩溃大哭,皓然听见后,走进来坐在床边,用手抚摸着她的后背,“我知道你难受,没事,我在”。
那一刻她意识到,原来,“共情,是你能感受到我,不是告诉我这件事用ABC三种方式。”
不用抵抗妈妈的焦虑,皓然也开始有力气建立自我,“在她不理解我之前,我花80%力气在跟她抗争,你凭什么不允许我,你为什么不允许我,但她允许我的时候,我可能就花20%,其他的力量在积蓄我自己的能量。”
“我想把孩子重新埋到土里去,他身上有很多创伤点,那我就重新养育他一遍,风大了就给他遮遮风,雨大了给他打把伞,我在旁边就看着,陪伴,让他用自己的力量重新再活一遍。”
后来,皓然学会了如何正视自己的情绪,如何与家人、朋友沟通,如何在困难面前保持乐观与坚强。
他可以走出家门,他爱上了摄影,会在朋友圈分享拍摄的照片;他也像妈妈一样,开始学习心理学,准备参加自考;他结交了新的朋友,生活逐渐充满了色彩;更重要的是,他重新找回了对生活的热爱与信心,仿佛雨过天晴后的天空,出现了绚丽的彩虹。
许皓然在千岛湖拍摄的滑翔伞,“雨过天晴,彩虹出来,就像我现在的状态”。
妈妈真正的理解与共情,就如同一束光,穿透了皓然心中的阴霾,让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温暖与希望。或许抑郁症并非不可战胜,只要给予足够的关爱与理解,他们完全有可能走出困境,重获新生。
“也许可以,试着给自己一个机会,给明天一个机会。”
图源: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