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肋”这个词,带着七分无奈,三分薄凉。

2022年,一个视频中的两男两女正在交流,女人接下来的一席话流传至今:“就得把他关几天...他的软肋其实是他儿子。”

视频曝光后,“软肋”一词不胫而走,此后时间里,人们每每提及这个词,难免一阵震颤,震颤之下,有戏谑、有后怕、有悲凉。

先看新闻,一则某地血浆捐献中心,以200元“助学补助”邀请学生在2个半月内捐献4次及以上血浆的消息这几天在网上流传。随后多家媒体报道了这件事,媒体从该捐献中心了解到,相关活动属实,但仅限本区域及18周岁以上学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地卫体局的工作人员说,“我们马上派人核实了这件事,献血浆也有一些规定,需要满足这些条件才可以献。”捐献中心则回应称“合法合规”。总之,一切好像都没问题,有问题的似乎反而是“好事”的网友和媒体。

潇湘晨报在报道时用了“引导”这个词,我自认为自己读的书已经够多了,却怎么也理解不了这里的“引导”到底是什么意思。

在汉语词典中,对“引导”一词的解释是,指通过行为帮人走出困境,或是带着人向某个目标集体行动,通过行为帮人走出困境。让学生频繁献血浆是帮学生走出困境吗?学生究竟是遇到了什么困难,需要献血浆才能解决?

很显然,引导这个词很恶心,恶心之处就在于无形中弱化了行为和内里中的恶。

在宣传海报中,第一句话就是“情系学子,助梦远航”。情系学子就是这样做的吗?这算哪门子情系学子?究竟是情系学子还是情系学子的其他东西?

助梦远航更是搞笑,以前我们只知道捐款捐物可以帮助学子远航,现在可算长见识了,让学子自己捐血浆居然也能让学子远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0元献4次”,说实话看到这我已经无话可说。说难听点,某些贵一点的奶茶都比这个价格高,到头来连营养费都不够,还好意思说是“情系学子”。

哪怕这样,还要凭着学生证、录取通知书,才有资格领取那高贵的、稀缺的、所谓的“助学补贴”。某些人的良心,真不知道是本来就没有,还是后来被某些生物吃掉了。

这件事的可怕之处不仅于此,面对采访时,工作人员说:“14天就可以献一次,每一次来捐献血浆也都会有专业的医生进行体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把一切说得道貌岸然、理所应当,好像这就是一次普通的打针,和捐献血浆没任何关系,没有任何影响,甚至在海报上还写着“4次及4次以上”,没有明确的上限,给人的感觉就是多多益善。

全然忽略了这个年纪的学生,涉世未深,对这一切都没有明确的概念,甚至可以说是好忽悠,于是就堂而皇之地摆弄这一出。

如果真有说得那么好,如果真的没有任何影响,那我建议让工作人员的子女带头献血浆,毕竟这可是好事,他们为老百姓奉献了那么多,这个好处是他们应得的。

不仅如此,建议公职人员也在两个半月内献血浆4次,凭工作证和打卡记录等领取200元廉政补贴。

钱没了可以再赚,良心没了可以赚得更多。

昨天,廊坊通报了“男子献血8次不能优先用血”的事情。大概经过就是李先生在此前几年间先后献血8次,匪夷所思的是最近住院需要用血时,医生却告诉他,因为他近期没有献血记录,献血证过期了,所以无法给他调血。

最新通报中,当地承认了事情的真实性,否认了献血证过期的说法,将这件事的责任归咎于“信息共享机制不健全、工作人员对献血者优先用血政策掌握不准、解答有误,与患者沟通时方法不得当、缺乏关爱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终处理了一批人,处理方式几乎都是诫勉谈话、警告处分...

当地解释了那么多,其实总结下来无非就是四个字“尸位素餐”。血站工作人员居然不知道优先用血政策,真是滑天下之大稽。作为一个基本常识,普通人都懂这个道理,血站的居然不懂,就这业务水平,真不知道是怎么做到这个岗位的?

闹大了就处分,处分就跟闹着玩似的,不闹大就当不知道。

无数事实证明,有的人缺的不是血,而是良心。

不禁想起去年底浙江某地的新市民孩子积分入学政策,大概内容就是今年9月当地各个公办小学将采取积分制,积分从高到低择优录取。家长可以通过无偿献血、向该地慈善机构捐款等方式来获得。比如说家长无偿献血100毫升或者捐款1000元,就可以加2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为当地教育资源有限,无法兼顾所有人,所以优先保证当地人的孩子读公办学校,所以这个政策出发点是没错的。

可细想之下,又觉得不可思议。明明都是九年义务教育,可偏偏要加上一个前缀词:积分高低择优录取。

现在好了,变成了有钱出钱,有血出血;有钱拼爹,没钱拼血。

献血和捐款本来都是公益行为,如今却要和积分挂钩,和孩子的教育挂钩,硬生生变成了一种交易。

卢梭说:“ 一件事只要带强制性,它尽管符合‘我’的愿望,但也足以使‘我’的愿望消失,使之转化为厌恶之情,甚至强烈的反感。”

人可以释放天性,但不能无所顾忌。

可以发挥想象,但绝不是胡作非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