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古有诸葛亮七擒孟获,今有董宇辉七擒李娟。这个比喻不是很恰当,但前两者对后两者施加的压迫感和羞辱感,是一样沉重的。

董宇辉对话李娟,这真是我所见到的史上最尬的对话节目。尬聊的节目数不胜数,但多次情况下,双方都是心知肚明,各自拿钱办事,尬就尬吧,糊弄糊弄就过去了,不会造成伤害。

这一次则尬出了新高度和里程碑。李娟七次流露出极为明显的要结束谈话的意图,但六次都被董宇辉强行拉回,直到第七次,估计是时长差不多了,才勉强同意结束。

我仿佛听到指甲划玻璃的声音,以及溺水者无声的呼救。身为作家的李娟,不仅要承受生理上的巨大不适感,还得经历精神上的反复折磨和羞辱。不知道,这算不算一种新型霸凌。

李娟的修养已经算是极好了,不然真的就拂袖而去了。当然,她可能也考虑到了董圣背后上亿粉丝量的巨大威慑力,她们炽热而冷峻的目光告诉李娟,这个节目,你想聊得聊,不想聊也得聊,岂容你来去自由!你知道我们家董哥哥让你上节目,是多大的恩宠吗?

回到家中,不,从节目的第一分钟,李娟就应该已经知道这是一生中最错误的一次决定。作为写出《我的阿勒泰》这样空灵文字的作家来说,她是如此像自由和自在,却要在一个小作文爱好者和文化二道贩子面前强颜欢笑,这种羞耻感和精神痛苦,将是终其一生都无法抹去的阴影,卖多少本书都不能抚平创伤。

唯一欣慰的是,李娟也有反击,她用“一坨赞美”,来形容董宇辉的惯用排比句。我是粗人,没有李娟那么优雅,所以不妨挑明了说,那就是一坨屎,一坨抹了香水的屎,比原生态的屎还要恶心。

董宇辉明显感受到了对方的不客气,讪笑着回应“一坨……?”潜台词是,我精心准备的必杀技,怎么就突然不好使了呢?不知道后来的硬拉时长,是不是委婉的报复。

好的访谈节目,基于平等和尊重,而非居高临下的窥视。整个对话过程,董宇辉一直试图掌控主导权,让李娟进入自己的小作文节奏。他不想走进李娟的内心,不想与作家聊创作,他只想展现自己的魅力。

换句话说,女作家李娟只是金句小天才董宇辉人设的工具人。他的花式赞美,李娟得羞然接受,他的对仗工整的排比句,李娟得拍案叫绝,如此才能在快乐的气氛中,让粉丝们达到高潮。

再换句话说,这个访谈里,李娟什么样子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董宇辉必须得到完美的呈现。即便董宇辉自己不想,粉丝也不答应。我们家小辉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别说你一个李娟,就是鲁迅、沈从文来了,都得恭恭敬敬地叫一声“董老师”。

这话不是我乱说的。在粉丝的眼中,“如果不是董宇辉,谁知道李娟”。类似的还有,“如果不是董宇辉,我都不知道李白、杜甫”。最夸张的是,有粉丝说,“如果不是董宇辉,我都不知道孔子。”

这场对话,以董宇辉的完胜告终。董粉们弹冠相庆、奔走相告,什么“董宇辉直接碾压李娟”,“什么作家,说都说不利索,小辉带不动”“还是董宇辉牛,情商、智商都要高出几档”……

我觉得当下最大的矛盾,就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与董宇辉知识投喂不充分不均衡之间的矛盾。在此也恳请董老师多开直播、多做节目,把充满知识乳汁的奶嘴滴灌到粉丝的口中。

这个过程,对李娟来说,既是凌辱,也是精神凌迟。一个写了很多文字的作家,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对这个世界也有着足够的思考,她渴望的是灵魂上的碰撞,抑或是真诚地面对读者。那些平庸肤浅的赞美,那些充满了矫柔造假的措词,于她而言就是一种难以言状的痛苦与折磨,她如坐针毡如芒刺背,一秒钟都不能忍受。

打个比方,这就好比梅西宁愿跟自己家的狗玩颠球,也不愿到野球场上看中年老男人耍油炸丸子。

董宇辉有着广阔的商业前景,也有着强大的粉丝基础,而且都极为忠诚。他完全可以大大方方地转型成功商人,微笑着收割一轮轮又轮伸长脖子的韭菜。但人总是无法满足的,金钱与虚名都要的结果就是,他正在一步步暴露自己的弱点。在直播间侃侃而谈集体创作的优美文案,与真实地面对一个不可控的作家,其实是两回事。

意料之中的是,李娟发了《一坨声明》,她做了深刻的自我检讨,“发现自己状态不对,忘乎所以,不知所云,多次感到即将失控,精力崩塌”,对董宇辉也不吝溢美之词,“他富于感染力亲和力,总是照顾别人,印象美好的一个年轻人”,解释了“一坨”是常用量词。

我喝杯生茶,表示理解并尊重。怎么说呢,这就好比一个人不堪忍受凌迟之苦,最终决定咬舌自尽。我几乎可以想象李娟为她的“一坨”付出怎样大的一坨代价,凶猛的粉丝,拥有摧毁一切的力量。

最后提个建议。国家正在大力治理体育圈的饭圈文化,我觉得网红界的饭圈文化也得治一治了。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我真怀疑有那么一天,《论语》的作者会变成董宇辉,而孔子是是个可耻的抄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