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言成篇,寡陋浅短,乱弹琴,勿当真)
学历为什么贬值?
因为扩招!大学扩招、硕士生扩招、博士生扩招、延长研究生学制……
- “物以稀为贵,人以多为贱”——路遥《平凡的世界》。
看看每年增加的大学生毕业数量,和就业情况不难理解:
毕业生数逐年递增:2019届834万,2020届874万,2021届909万,2022年1076万,2023年1158万,2024年预计1179万。
非985/211毕业,都不好意思拿学历说事儿,没啥好工作等着你……
大学生越来越水,单位用人卡学历,只是减少筛选成本,懒得去了解你,就用学历筛选先一遍,仅此而已。
为什么扩招?
1、为了培养人才?
- 没有一个人才是培养出来的,“培养人才”都是骗人的,不是骗你就是无知,所有的人才都是自己拼出来的……——复旦大学韩昇
- 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建立在一份错觉上的。教师错以为可以教学生什么,学生错以为能从老师那学到什么。他们在做的不过是教育的过家家而已。——东野圭吾《恶意》
素质课教不了做人,专业课教不了做事赚钱,让你学些毕业后就用不上的。
几乎所有大学的专业课程,都存在严重滞后的问题!老学究照着旧教材,讲着过时的知识,这就是你费尽心思选的专业。
大学扩招,并不能提高知识水平,更不用说是学到生存技能,即便站在2024年的角度来看:
电商、直播、短视频、设计师、作家、文员、摄影师、销售、美容美甲、主持人、柜员、数控机床操控、外贸销售……
超过80%的工作,不需要高学历!只需高中生的知识面,稍加训练,就能轻松胜任。
2、为了拉动内需,鼓励消费,缓解就业压力。
亚洲金融危机(1997年)的应对措施是:增加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内需,鼓励消费,鼓励买房。
但老百姓平时省吃俭用,就是不肯花钱。怎样才能让他们舍得花钱?孩子教育!
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学杂费、生活费、学区房,这是很大一大笔开支。
1998年国企改革下岗潮,市场就业有限,怎么解决下岗工人再就业问题?汤敏提出了大学扩招建议:
把尽量多的年轻人送进大学,在大学先待几年,这样就不会和下岗工人竞争岗位,即刺激了消费,又给下岗工人腾出了就业空间。
按当时的统计,三年扩招一倍,大量学生待在学校四年,就会让三分之一的下岗工人有工作。事实证明,这招确实有效。
扩招的负作用是什么?
大学生多如牛毛,一毕业就失业,就业市场崩溃。老农含辛茹苦供孩子上大学,结果没什么用,收入还不如民工高,钱打水漂了。
自从阿猫阿狗都能上大学,本来就是进厂拧螺丝钉的,突然觉得自己行了,自命不凡,宁愿饿着,也不去拧螺丝。
实际上,经过四年大学洗礼,体力活干不动,其他活又不会干,又都想坐办公室,这导致许多行业缺人,这可咋整?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只有一个:教育分流、读技校、将低智商的打回原形,出来后流水线上拧螺丝,当保姆,贴瓷砖,刷腻子……
以“拉动内需、刺激消费、促进经济增长、缓解就业压力”为目标的扩招计划,只是缓解了经济问题。
(既然暂时没有好的解决方案,那就先拖下去,留给后人解决)
后来赶上WTO,2001年加入世贸,无数外贸订单飞来,拯救了无数工厂,完美消化了大量毕业生。
如今大学扩招、研究生扩招、博士生扩招、延长研究生学制、延长博士生学制……这一波人还会遇到,像WTO这样的机遇吗?
养老金是现收现付,结婚率和生育率双低,本来年轻人自己收入就低,农村的爹妈没钱,却还要缴纳高额的养老金,给别人养爹妈。
如果年轻人再不结婚不生孩子,老了后没人养。当理想和现实出现偏差,就会内耗,内耗无法排遣,导致戾气重、焦虑、怨恨、躺平……
精英主义,本质上是反大众的,他们从不抱怨大环境差,因为就是他们搞差的……
家境、智力、运气都很一般,如何出头?
太史公《史记·货殖列传》中,司马迁总结出了致富秘籍:无财作力,少有斗智,既饶争时。
啥意思?人穷的时候,先用勤奋和气力赚钱,积累资金。等有了点钱,就要想法找更多门路,提高收入。
天资平庸,只有血酬,拿命换钱,以消耗生命为代价,便是你的资本和机会。
如今工费很贵,工地民工、抹腻子、通下水道、外卖小哥……体力劳动所得,普遍高于普通白领。
那些上班摸鱼,朝九晚五,双休节假日,每年旅游两次,却抱怨内卷的人,没有希望。
他们本来就一无所有,却还惜身,活该是废柴,他们所得的都是他们配得的。
世界是由精英推动的,大部分职业,并不需要高学历,如果不能上985,就早早出去打拼,别人刚毕业,而你已经有多年社会经验,积累了一定的资金。
周愚(zk55186),资深评论人、知名商评人、财经评论员、天使投资人、专栏作家、策划人、“周愚”、“周愚pro”专栏主理人、发表商业评论千万字,已委托快版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