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大数据推送了一篇文章:崔永元到底想说啥。

点开,讲的是崔永元近日在嘉德线上拍卖会的一幅画,这幅画的名字叫:澹泊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章是这样解读这幅画的:浑浊低沉的色彩占据了大部分画面,让人感到压抑;昏暗中露出的白色,像是废墟中残留的石灰?一小块天蓝色,刚让人感到一点轻松,就被一滴滴淋漓的血色吞没了。

文章书画,表达的都是创作者的心境,或者至少是创作阶段的心境。那么崔永元到底想借这幅画表达什么?

上面的解读从技术上没有毛病,但似乎什么也没说,联系崔永元跌宕起伏的人生,似乎又什么都说了。

我查了下这个叫“时画时说”的公众号,实则是崔永元书画工作室的宣传号,其推送的所有50篇文章,基本都是围绕崔永元书画创作的资讯内容。

既如此,此号的相关内容及解读,不管崔永元是否看过,应该也是得到崔永元本人信任或认可的:混沌的画面,残存的石灰白,一小块天青蓝,淋漓的一串血滴.......

这就是崔永元的现实心境么?

02

说崔永元是谈话类节目的开山鼻祖,想来不会有多少人反对。因为一档《实话实说》节目,崔永元不仅成为新闻传媒届的行业标杆,更是亿万百姓心中光环加身的正直、正义男神。

这至高的道德标签,也把小崔高高地架了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回头来看,2013年崔永元选择出走央视,应该算得上其人生的分水岭。当时崔永元跟方舟子骂战正酣,用崔永元的话说,他是为了不受约束,更好地跟方舟子们斗法,才选择离开的。

后来便发生了冯刘的《手机》事件。为此崔永元获得了来自同门旧友的大力声援。白岩松的《请认清崔永元的嘴脸》,以及柴进的《孤独是一个人的骨头》,一度刷屏了整个朋友圈。

范冰冰的坠落,更像是一场意外事故,我更愿意理解成一个人下坠时,本能地要抓住一切可以抓住的东西,而范冰冰,就是崔永元挣扎时无意抓落的泥沙——带出的大瓜。

事情如果到此结束,也不至于太坏。

但是不知道什么东西在做祟,事情的发展越来越离奇,越来越让人看不懂。而崔永元本人,也因某种“神秘力量”“消失”不见。‍

崔永元曾经有句名言:生活中不乏可笑之事,关键是我们是否长了一双可笑的眼睛。这时候再回看《实话实说》时期,那个阳光、幽默、睿智、理想主义化身的崔永元,已经背影模糊,渐行渐远。

清澈的天青蓝上,涂抹着混沌厚重的色彩,甚至还有风干的斑斑血滴。也许这才是高处跌落后,一个人最惨烈、最沉重、也最贴地的写照。

03

这些年崔永元时不常露一下面,写写字,卖个画,聊几句日常。没有了造型师的加持,小崔也成了老崔,形象自然没有当年的利落光鲜,甚至还有点邋遢不修边幅。

于是就有人揣测崔永元的生活现状,甚至有不少文章使用“穷困潦倒”来形容。

如果非要与最当红的时候相比,其财务状况可能确实大不如前。但回到一个普通知识分子的现状,对比同时期的白岩松、水均益等名嘴,经过了人生巅峰之后回落人间,这不就是一个60多岁退休小老头该有的样子么?

嘉德拍卖的创作者介绍,崔永元有一串后缀:徐悲鸿第四代再传弟子,师从都本基大师,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前央视著名主持人,中国口述历史创始人,永源基金会创始人。

最近与某位大佬聚会,崔永元曾谈到自己的生活现状。崔说他现在很少参加社交活动,除了口述历史等学术研究外,他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写字画画上,因为“基础差”,所以要特别努力。

“时画时说”也提到:这段时间,崔老师沉迷在色彩中了,他潜心尝试各种色彩,创作了一批现代风格的作品,不难看出,他并不拘泥单纯的技法或风格,什么合适就画什么,他要把心里的感觉画出来。

摄影书法和绘画,被喻为退休老干部“三件套”。崔永元应该也是想借书画织一个结界,把过去的辉煌和伤痛包裹起来罢。但是生活里总有某个按钮,在某个时刻突然启动,把经历过的一切电影一样的放给你。

那幅叫“澹泊真”的画,或许就是一个小小的缩影。

04

澹泊真吾事,清风别自兹。

一直遵循“实话实说”的崔永元,总想把最真实的东西剖给大家看,但是事情的走向,却往往难如人愿。

这些年崔永元本人有没有放下我不知道,但是很多的老观众却始终没有放下,始终把他等同于一个悲壮的孤勇者。

崔永元于2001年7月出版的随笔《不过如此》,收录了一个观众写的《崔永元,别把刻薄当幽默》一文,小崔以此反思自己“居高的、略带窥视和猎奇,却又显得不动声色的冷酷”。

崔永元在书中自我批评道,“有笑声意味着放松、灵动、可视性强,但比起人的尊严来,这些要素一文不值。

尽管小崔的时代已经倏然远去,但在当下混沌的舆论环境中,这句话仍然振聋发聩。

最后,祝福现在的老崔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