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学校与省内16地市的联系交流,2024年暑期,山东农业大学开展“万名学子联万村,我为家乡做贡献”乡村振兴驿站社会实践活动,鼓励支持青年学生扎根乡村基层,搭建学校与乡村联系更加紧密、服务更加便捷的桥梁纽带。经济管理学院(商学院)数字经济专业学生董瑞积极响应学校号召,前往青岛市平度市大泽山镇开展为期7天的驻村实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董瑞与昌云军董事长共同为乡村振兴驿站挂牌

董瑞跟随当地村民走进平度市鲜食葡萄研究所,深入田间地头,在宣传乡村振兴驿站APP的同时认真学习葡萄种植,积极投身劳动实践。从细致入微的土壤改良技术,到精挑细选的种苗选育策略;从高效节水的灌溉技巧,到科学严谨的病虫害防治方法,对葡萄种植的全链条流程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劳动实践之余,董瑞还与当地农民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葡萄种植交流会。会上,他聆听种植户的种植经验,并与农户交流讨论当前葡萄种植存在的问题。结合自身所学的数字经济专业相关知识,提出了葡萄种植产业数字化转型、集群化发展、平台化运营的创新性建议,切实满足农户需求的同时展现了数字经济赋能现代农业的广阔前景。通过此次交流会,他深刻体会到葡萄种植背后的辛勤与汗水,更感受到村民们对于丰收的殷切期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董瑞在村民带领下参观葡萄种植产地

驻村期间,董瑞走进大泽山镇山东泽山农业有限公司,与昌云军董事长就如何提高当地葡萄种植的特色化水平进行深入交流。借助交流会中所学知识,结合自身专业知识为昌总建言献策,提供了关于做好葡萄的市场调研与品牌规划、风险管理与可持续发展的建议,获得昌总的高度赞誉。

“万名学子联万村,我为家乡做贡献”,绝非仅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青年学子肩上沉甸甸的责任与担当。驻村实践让他更加坚定了“学农爱农、强农兴农”的信念,他讲道:“下一步,我将把所思所想融入到乡村振兴驿站建设工作中,积极投身“数智助农”建设的大潮,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

与此同时,今年暑期,山东农业大学683名指导教师、1025名教师助理、136个学生工作队、7000名学生科技专员在全省7000个乡村振兴驿站开展驻村蹲点服务,在乡村基层一线自找苦吃、磨炼成长,以实际行动为服务山东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省持续贡献农大智慧和农大力量。(通讯员:王瑞飞、刘心怡、董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