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出品 | 虎嗅青年文化组

作者 | 渣渣郡

本文首发于虎嗅年轻内容公众号“那個NG”(ID:huxiu4youth)。在这里,我们呈现当下年轻人的面貌、故事和态度。

这两年科技发展嗷嗷快,人们嘴里总念叨着未来已至。

虽说AI挺强,但这玩意长期处于人工智障的状态,仍然觉得我们距离真正的赛博时代尚有差距,并不觉得这算得上是未来。

真正让我感觉到未来已至的是这鬼天气。

当在北京生活出了在东南亚的体感,我知道从小听说的气候危机已经降临,按联合国时兴的说法,是人类文明已经进入沸腾时代。

那么,在这么个残酷的时代,人类到底该咋活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自二战以降,世界就进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冷战学家加迪斯将之称为——The Long Peace,漫长的和平。

成长在这一时期的人们,对世界的构想是建立在全球化、政治改革、进步主义、环保以及和平的允诺下的,一言以蔽之,人们相信未来的人类文明矛盾和冲突会烈度越来越小,未来,会越来越好。

但时至今日,承载这些价值观的高塔和石墙,正在崩裂、坍塌。

全球性的经济衰退、供应链危机,带来的通货膨胀浪潮,让我们告别了高速增长的时代,一夜暴富的神话渐成遥远记忆,个人的财务焦虑和生存成本困境的悲剧成为了时代创作主题。

在表象之下,是更深刻的分裂:政治、性别乃至审美都成为了网络论战的议题,过去被嘲笑的极右翼亚文化,正在全世界范围内演变成一场文化潮流,撕裂社会,引发争吵,甚至是冲进白宫,致使宪政蒙尘。

在一些社会学家看来,这种状况的缘由并不奇怪,在西方,经济下行的周期,攻击移民问题和文化保守主义,总是转嫁这些社会压力的出口。而在另一些国家,这种情况较西方更为复杂,它们民族情绪融合,表现出了更具攻击性的姿态。

Zygmunt Bauman 将这个时代定义为多重危机时代,字面意思解释就是人们撞入了巨多麻烦的日子。不过,即便经济危机、世界冲突已经变得如此糟糕、难缠,但乐观的政治学者还是认为这些问题不过是人类文明发展中的一次小感冒,尽管难受,但我们终将治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没有一个专家会对气候危机保持乐观。

人们总会对政治、军事、街头运动倾注大量关注,但却对温室效应、气候危机鲜少关注。毕竟前者具象而真实,而后者遥远而抽象,有时这种倡议还跟阴谋诡计有关,实在太过无聊。

但轻视并不能缓解气候危机的步伐。

任何数据都比不过自己的不适体感,世界经济论坛风险报告将国际气候行动失败,定义为人类未来十年最严峻的风险。

当人类在多重危机时代碰见硬茬子,如何调整身位在极端时代中生活,就成了一个急迫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4年是破纪录的一年。

今年日子过到现在,至少有10个国家的地表温度超过了50摄氏度。同时,气候历史学家也报告说,已经有15个国家的气温纪录在今年被打破。

这不只是危机的终点,而只是个开始,因为根据气候专家的预估,到2050年,全球将有超过50亿人每年会经历一个月的极端高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上面的说法不够具体,我推荐你关注一个名叫@Extreme Temperatures Around The World的账号,这个账号是个名叫@Herrera的哥斯达黎加人创建的,专门发布各国各地的气温记录。

这个账号相当有说服力,很多发现与大型权威机构一致而且更为及时。根据他最近一条推文的说法,他认为:

气候危机成为人类未来日常已是定数,它会对生命和经济构成前所未有的挑战,而人类尚未完全做好应对它的准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气候危机就像是你玩《文明6》DLC一样,气候变化不是遥远的危机,而是现实问题。

它对经济产生的影响不容忽视,这里有些数据:

气候灾害在2023年给美国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230亿美元,这一数字超过了2020年创下的最高纪录。

去年阿根廷陷入灾难性的通货膨胀和经济萎缩,其中部分原因就是严重干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给出的预测是,2023年的干旱导致该国经济萎缩了2.5%。

灾害对经济的影响不但巨大,而且烈度也在不断上升。

在过去50年中,全球每一次与气候相关的灾害造成的损失估计增加了77%。

世界经济论坛的一篇报道,更能证明气候危机愈加凶猛的烈度。

该组织在研究了2000年-2019年的数据后发现,在过去20年中,全球极端天气事件造成的损失估计达2.8万亿美元,如果将这个数字以更微观的角度展现,即平均每小时会给世界造成1600万美元的损失。

而且这一数字将不可逆地增快,估计到2050年,气候变化造成的全球损失每年在1.7万亿美元至3.1万亿美元之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今全球地表温度较工业化前早就高出了1.1°C,高温造成生产率下降,进而造成经济损失,而损失的终点是毁灭。

根据牛津经济研究院的研究,到2050年,升温数据可能会到达2.2°C,全球GDP水平也因此会降低20%,而到2100年,如果变暖达到5°C,则可能导致人类文明的经济毁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研究起了气候对经济的具体影响。

一些新闻则显示了气候异常对物流运输的影响,从莱茵河到长江,由于水量下降,船只不得不降低货物载量以便顺利通行。在这种状况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考虑其他运输方式。

一份孟加拉服装工人的报告说,当工作环境气温高过25°C,生产效率将下降1.5%。而在其他国家,户外劳动者在酷夏中晕倒甚至死亡的案例,正在掀起劳工运动。

比如美国快递UPS在多位快递员晕倒甚至死亡的事件发生后,他们和UPS工人协会谈判达成了新合同,承诺未来几年涨薪,并为车辆等工作环境加装空调等通风设备,提高待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仅就目前的劳工权益来说,很多企业并未做好准备迎接极端气候时代。

但现实的劳资纠纷、旷工、职业病以及生产率下降,正让人们不得不关注沸腾时代的劳工权益。

“无论是工厂老板还是写字楼里的总裁,经营者必须要关注劳工福利了,无论是提高休息时间、通风设备还是什么别的,必须要对这些进行投资才能保持稳定发展。”国际咨询机构WGSN在一份报告中这样说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报道指出,北美青年工人正在成为气候运动和劳工运动的桥梁

气候危机也带来了新的机遇。

不只是再生能源、可持续发展我们已经听腻的玩意儿,服饰、房地产等行业也都在强调气候危机的概念。

气候危机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在迪拜,为了躲避酷热白日,夜间游泳已经成了国民流行的休闲活动。热潮之下,从救生员到服务员,夜间工作岗位的需求正变得越来越大。

而在美国,同样的事情也在发生,由于主要的农业产地的气温不断升高,导致越来越多的农民在半夜进行收割,以保障农作物的质量,相关的夜间作业装备也销量增高。

在更多地方,夜间经济、夜间运动的消费概念也在气候危机下被着重提起:在韩国,夜间高尔夫球场正在变得火热,还举办了夜间旅游节。在西方,从阿姆斯特丹到伦敦,政府任命了“凌晨市长”以提振夜间经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初创企业也开始加入气候危机的赛道。

美国小众品牌claudent在推出98%防紫外线的服饰后,被市场关注。同时,越来越多的品牌开始思考,如何在极端时代让防晒这种功能性服饰变得更时尚。这一点只要去小红书上检索一下关键词,大家自己就能体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气候危机下,宜人性也开始被加大强调,先行实践的品牌总能获得市场关注。

比如2022年的时候,美国啤酒公司Coors就推出了一种能够反射阳光的户外广告,这种广告可以让室内温度降低,被当时美国网民称为残酷夏日的救世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两年媒体总说的一个概念是气候难民。

据说到2100年,会有10亿人不堪忍受故乡的气候移民他国,特别被关注的是印度,一些专家预测说会有6亿印度人会因气候原因,远走他乡。

在这样的恐惧下,气候安全正在成为旅游和房地产标榜的概念。

比如美国明尼苏达州的杜鲁斯市的房地产销售,他们就在广告里声称这里是全世界气候最安全的城市,还打出了“到2100年,人人都会搬到杜鲁斯”的口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3年的一项网络调查显示,全球84%的年轻人(16-24岁)正在经历生态焦虑,面对这种集体情绪,调研机构给予了品牌和机构“减轻不确定性和伤害”的新时代营销建议。

但面对这样一个危局,你很难不承认这是另一种维度的地狱笑话。

毕竟在一些社会学家看来,当生活在极端气候时代已成人类定数,未来能否在室内工作将成为新的社会阶级区分方式。

虽然专家们说的很多气候危机的恐怖结果都是预测,但从我们日常生活的体感可以确定,过去灾难电影的前奏已经到来。

未来已至,人类对它的可能性几乎一无所有,也尚未摆好应对它的姿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