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空到底是一只什么猴子?依然是一个未解的问题,也再次成为了外界所关注的焦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被誉为巅峰之作的国产3A游戏《黑神话:悟空》上线当日便刷爆了朋友圈,该游戏核心内容基于《西游记》原著世界观,融入了大量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进行二次创作,一经发布便在全球范围掀起“西游狂潮”,也让“悟空”再次成为全球焦点。

悟空到底是一只什么猴子?依然是一个未解的问题。

(一)

孙悟空可谓是出世即“谜题”,在《西游记》第一回目中“有诗为证”:

三阳交泰产群生,仙石胞含日月精。

借卵化猴完大道,假他名姓配丹成。

内观不识因无相,外合明知作有形。

历代人人皆属此,称王称圣任纵横。

“三阳交泰产群生,仙石胞含日月精”指明了孙悟空是由仙石孕育而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自百家号:朕说)

既然出身不明,孙悟空自己是怎么认为自己的显得很重要。于是在其后的第七个回目中,孙悟空在如来面前不知天高地厚地自我炫耀身世,也自证了一次身份:

天地生成灵混仙,花果山中一老猿。

水帘洞里为家业,拜友寻师悟太玄。

孙悟空好歹没把师傅是谁说出来,但认为自己是“一老猿”。这就有意思了,如果从“猿”的角度来分析,孙悟空是“猴子”一说,就需要分门别类来聊一聊了。

在《100 种动物的世界史》一书猴子篇中,就特别载明了“猴子”一词是被人类随意地用了几百年。而猴子其实是两个关系不那么相近的生物学分类:新世界猴和旧世界猴。

换言之,除了狐猴(lemur)、婴猴(galago)、 类人猿(包括长臂猿)外的所有灵长目动物以及——如果你非要将二者区分开来的话——人类都可以被称为猴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具体点说,旧世界猴都来自灵长目下同一科,约有130个物种;新世界猴也有约130个物种,但分布在5个科下。

大多数猴子都生活在树上,双眼朝前,灵长目动物方便抓握的对生拇指就是身体为适应树上生活而发生的改变。你需要非常精准的立体视觉来判断树枝之间的距离,从而帮助你抓牢你所在的树枝以及目标树枝。(更确切地说、长臂猿是类人猿,而非猴子,它们的拇指退化了许多,因为它们在树枝间穿梭靠的不是抓握而是吊挂。这种荡秋千式的行进方式被称为臂跃行动,是动物园里喜闻乐见的动物生活场景之一。)

新世界猴里的许多物种除四肢外还有第五肢:一条善于抓握的卷尾,帮助其支撑全部身体重量。这其中,蜘蛛猴(Spider monkey)算是名副其实。行动时,它的四肢和尾巴齐动,让你不由自主地联想到蜘蛛。

如果说悟空是猴子,也属于“没有善于抓握卷尾”的旧世界猴。

(二)

其实,关于孙悟空的身世问题,100 年前就有了主流化的讨论。讨论的双方就是鲁迅和胡适。早在1920年前后,鲁迅在讲中国小说史时就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明吴承恩演《西游记》,

又移其神变奋迅之状于孙悟空,

于是禹伏无支祁故事遂以湮没也

——《中国小说史略》

他推测孙悟空的形象借鉴于传说中的水怪无支祁(qí),并遗传了它神变奋迅(大致为神通广大外加迅捷有气势)的特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自网络)

这一推测不无道理,据《古岳渎经》中记载:

乃获淮、涡水神,名无支祁,善应对言语,

辨江淮之浅深,原隰之远近。形若猿猴,

缩鼻高额,青躯白首,金目雪牙,颈伸百尺,力窬九象

说的是大禹治水那阵子,淮水里有只长得像猿猴的水怪,法力异常高强,经常兴风作浪,后面被大禹制伏镇压在龟山脚下,它便是无支祁。

这个剧情和悟空拜师前的身世似乎有点相似。

而巧合的是,无支祁是淮水水怪,《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是淮安人,生于淮水流域。把自己听过的无支祁传说融入到孙悟空形象的创作中,也是非常合理的事情。

在鲁迅提出悟空身世的观点几年之后,胡适提出了另一个观点:

我依着钢和泰博士的指引......在印度史诗......

寻得一个哈奴曼,大概可以算是齐天大圣的影子

——《<西游记>考证》

胡适认为,孙悟空的原型来自于印度神猴哈奴曼,否定了鲁迅的无支祁说。胡适是从印度史诗《罗摩衍那》(又名《拉麻传》)中找到了神猴哈奴曼(Hanuman)。

根据他的理论:

哈奴曼→猴行者→孙悟空

猴行者是孙悟空的爹,哈奴曼则算是祖宗了。

《100 种动物的世界史》中提到东西方文化背景下猴子的差异:在西方文化中,人们往往会用猴子来代表那些为我们所不齿的人类特征:无纪律性、愚蠢以及自我放纵。

在东方,印度教中的神猴(它也出现在了佛教和耆那教中)哈努曼则是美德的化身,尤以其坚忍不拔的品性、真挚的情感和忠诚闻名于世。他是印度史诗《罗摩衍那》中的主要角色,也是罗摩神的得力助手。史诗中有一则著名的故事,罗摩神让哈努曼去一座山上找一种药草。爬上山后,哈努曼弄不清楚罗摩神让他找的是哪种药草,于是就把一整座山都搬了回来。从不半途而废,这就是哈努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罗摩衍那》还有记载:哈奴曼有一次同拉凡纳决斗,被拉凡纳们用计把油涂在他的猴尾巴上,点起火来,那其长无比的尾巴就烧起来了。然而哈奴曼的神通广大,他们不但役有烧死他,反被哈奴曼借刀杀人,用他尾巴上的大火把敌人的都城楞伽烧完了。

这又与《西游记》中孙悟空在太上老君炼丹炉中练就的金刚不坏之身有异曲同工。

遗憾的是,哈奴曼被描述为神猴和母猴子,具体属于猴子的哪一种并无明确的说法。

鲁迅和胡适的观点分歧,其实是“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分歧,佛教作为外来文化,在唐朝发展兴盛,孙悟空的原型借鉴印度神猴的传说也符合《西游记》故事中发生朝代的文化背景。

(三)

如果把孙悟空是什么猴子的问题扔给 AI 来回答,他认为孙悟空是我们日常生活所常见的两种猴子的化身:

第一种说法,孙悟空是猕猴。猕猴在中国分布广泛,其聪明伶俐、行动敏捷的特点与孙悟空有一定的相似之处。猕猴具有较高的智力和适应能力,能够在复杂的环境中生存。孙悟空在取经路上展现出的机智和应变能力,让人联想到猕猴的聪慧。

还有一种说法,孙悟空是金丝猴。电视剧《西游记》种金光闪闪的美猴王形象与金丝猴颇为相似:金丝猴外形美丽,毛色金黄,气质高贵。而且孙悟空在花果山自封“美猴王”,其对自身形象的重视以及在众猴中的王者风范,与金丝猴的高贵气质有一定的契合度。

但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孙悟空的形象显然被“人格化”了,其所代表的价值观、精神属性、意志品质,已经不能用自然界的“猴子”来身份固化。

就像《自然系统》的作者林奈在给位朋友的信中写道:“把人类置于灵长目下并非一件令人愉悦的事,但是人类了解自己。让我们先不去理会那些字眼。无论给它们安上什么样的名字,对我而言都没有区别。不过,我要问你以及全世界一个问题:依照自然史的原则,人类和类人猿之间有何本质区别?我当然觉得没有。要是有人能告诉我一个就好了!如果我将一个人叫类人猿,全世界所有的神学界都会表示抗议。

显然,在《黑神话:悟空》的原型《西游记》中已经把这个“自然进化论”和“神学论”的最大分歧解决了,让孙悟空“石破而生”,其实就是用“神话”的手法赋予孙悟空角色的合理性,解释其现实中“猴子”身份无法回答的问题:它拥有一切自然界生物无法拥有的超能力——七十二变、火眼金睛、一个筋斗云十万八千里……

这也许已经回答了孙悟空的身世问题。

人人心里都住着一个孙悟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封面图及部分插图来自《黑神话:悟空》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