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警方已经确认:“33岁女子死在出租公寓内”一事属实,只不过并非事发在西安,而是与之一河之隔的咸阳市秦都区。至此,网上关于此事真实性的种种质疑终于尘埃落定。

在国内的舆论场上,每次一有什么事引发激烈争议,总有许多人怀疑事件的真实性,因为不说别的,这种争议性本身就值得怀疑。

这次也不例外,我看到太多人说,越看越觉得可疑,因为它太符合“爆款”的特征了:在这个舆论场上,要引发关注往往就得激起情感共鸣,但这却又像是网文的原罪,自有人怀疑这是“制造”出来的。然而,“爆款”和“真实”是两回事。

“真实”是当下这个众声喧哗的舆论场上最基本的共识,是无法质疑的立足点,然而怎样才算足够“真实”? 别看人们说着同样的 语言,但他们 其实表达的是不同的意思 。

对一些人来说,这是指事件本身没有捏造,细节无误;另一些人还不止如此,要求的是没有情绪渲染,客观呈现;还有一些人,只有符合他主观认知的,他才肯承认那是“真实”的。

有一篇《 》从新闻专业性的角度做了细致的事实核查,认为其基本事实是“没有问题的”,但对听说的一些细节欠缺更深入的核实。我猜想这或许与作者的身份有关:她在写那篇文章时,并不是作为媒体记者,而是作为与死者生前有过来往的房东。

“正在新闻”倒是去死者老家核实细节了,当地村民的身份,也很容易让人相信那更接近第一手的“真相”。然而,那位村民的回答其实是自相矛盾的:他上来就断言死因不是网传的“饿死”,但又说“具体的死因我不太清楚,也不太方便透露”。实际上,想想就知道,你的邻居对你又了解几分?如果老家的亲友真那么理解她、懂她,那个女孩或许也不会死了。

专业性的求真,很容易陷入这样一种境地:要求绝对的真实,但凡看到一点不够准确,就全盘怀疑表述乃至事件本身都是虚假的、编造的。这种质疑当然有其必要,但断言则需要谨慎。这么说吧,《马可波罗游记》被很多专业学者质疑存在种种疑点,但这位伟大的旅行家真的只是个从没到过中国的骗子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多数人对真实性的怀疑,其实都谈不上专业性的角度,更多的只不过是凭借直觉:有的人是上当受骗多了,也看了太多“反转”,不敢再轻信,不愿第一时间献出自己的同情心;另一些人则认为这样的事难以置信,因为那不符合自己对社会现实的感知,本能地抗拒这是真实发生的。

有位朋友在仔细看完此事的相关评论后,向我感慨:

最引我注意的是那个最常见的论调“让子弹飞一会儿”。其实这种悲惨的故事并非个例,如果了解如今的社会,就知道这个事实。但我现在对这些“捂眼”的人有了新的理解,以前是认为他们不敢、不想面对现实,经过跟一些人的相处,我想他们看不见的最基础原因还是没有同理心。 他们幸福地生活在自己的圈层内,一方面知道自己是幸运儿并因此满足,另一方面舒适的生活令他们对世界产生错觉,认为所有人的生活都不错,毕竟圈层外的穷人是另一种不同的生物。我以前以为他们的怀疑是因为这些事破坏了他们的岁月静好,但现在我发现,他们是真不信。

也就是说,这些人虽然也在质疑真实性,但从根本上说,他们的真实动机不是为了求取真相,而是为了捍卫自己的认知。这看上去是在攻击平台和作者,实际上却出于一种防御心态,因为这是在自发地维护他心目中的秩序感和现实感不遭到动摇,不愿意接纳那是“真实”的——反过来,这类人对于那些符合他们价值预期的,通常很少质疑其真实性,原因无他,因为他们愿意相信。

即便在警方已经证实事件属实之后,仍有人揪住细节不放,“不是西安,文章里一口一个西安,还保真吗?”另一些人则说死者经查不是211大学毕业,这样的细节都不对,那剩下的也不用看了。

这些既不考虑作者也需要模糊一些信息自保,更不去想她作为房东也只能从死者家属那儿得到一些零碎的、未必完全准确的信息。值得注意的是,这次的质疑声,很多都是平时的自由派,其中就有人说,有NHK的报道水平(因为它报道了“无缘社会”),他们就不会质疑,然而这其实是一种道德苛求。

在我们这个社会上,不同立场的人竟然会在这一点上达成共识:只有绝对正确、无可挑剔的观点和陈述,才能容许它存在。与此同时,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去指摘别人的纰漏、错误,也能让人自我感觉良好——实际上,知识精英尤其难以抗拒这样的诱惑。

这种要求绝对正确的表述,深植于绝对化的道德观土壤之中,全然不顾这在现实中是做不到的, 其结果,很多人都相信 ,只有和“正能量”保持一致,才是最安全的,舆论场就此变成互相秀道德正确来攻击他人错误的角斗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求真的困境

谁也经不起这样360度无死角的审视,再伴随着种种压力深挖平台和作者,下次谁还敢写?于是,我们的舆论场一再出现这样的怪现象:“求真”变成了“求全责备”,最后以闭嘴告终。

本来,在最好的情况下,像这样的事件应当不断挖掘、补充细节,逐步接近真相,进而触动全社会去关注、反思那个悲剧,然而在我们这里,往往是作者被批倒搞臭,归于沉默,而舆论场的喧嚣则滑向始料未及的方向——你可能想不到,这次事件现在很多文章的关注重点竟然是在讨论考公,因为死者生前多次考公失败。

正因此,我的朋友 癸夏认为,在细枝末节上过分吹毛求疵是没有意义的:

太关注这个质疑点,很容易会让大众对整个事情偏移重点,最后得出“作者搏流量虚构”的结论。实际上是普通学校还是211,在沟通中出现偏差,又不影响整个事件的存在。顺带有人纠偏是可以的,但没必要为此投入更多的关注力,尤其在现在民众狂欢的舆论时代,这种探究精神“让子弹飞”,往往最后就导致主要视线转移。 求真的出发点是很好的,但是就我们目前面对的环境吧,它必然会带偏。因为个别瑕疵的表述被推翻,就会生出那种“造谣传谣”的全盘否定。包括蓝底白字的警方通报,出于地方形象以及舆论平息的要求,常常在行文里玩文字游戏,有时候需要民众有非常强的辨别能力,才能看得出它实际上否定的是哪一部分小内容。

我同意这一看法。每次有这样的公共事件爆出,通常第一时间披露的都是不完整乃至不准确的,我不想在细节的真实性上纠缠,只要那些不影响事件本身的意义,我总是更愿意聚焦在社会问题和个体生存困境上面,毕竟那才是真正需要正视的。

我知道,这是吃力不讨好的事,太多人并不想正视,只想吃瓜,而我也没少被指责是在蹭流量、带节奏,连真实地见证我们所经历的这个时代,现在都显得像是需要巨大勇气的事,但是,这样的事,总要有人去做。我想,这也是求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