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长安县志》记载,该村建于汉朝。因王莽造反,京城皇家官宦子弟后代迁居此地。由三大姓氏组成,肖姓居村东北角,刘姓居村西南角,华姓居村东南角,故依肖、刘、华三大姓起名三角村。
据传,明朝后期华姓无后而消失,由翟姓继承。清咸丰年间宁夏回民起义军到村中烧杀,使村人口减少多一半。村民们在当时地方政权的领导下,为抗击外来势力的侵略破坏,才分为南、北二村,建城墙。南三角村由刘、翟两姓居住,当时村内有300余人,修有城楼,东西门各一座。村内有刘姓祠堂三间,翟姓祠堂三间。当时全村城墙周长500米,城墙底宽2米、高15米,黄土夯成。
(王莽)
明清和民国时,村域是地方政府所在地。保甲制时期,主管楼子村、安丰、孙家湾、徐寨、童家寨等村,村南建有小学一所,是周边村孩子上学的学堂。
新中国成立前村东有东头庙,西门外有关帝庙、药王庙,南有三官庙,三官庙前有戏楼一座,普贤寺南端三门楼建在此。
农业以小麦、玉米为主。目前,村内以建筑业为主要龙头。翟亚民现有民营建筑工地两处,年收益在100万元以上。还有翟保林等中型建筑工程队。其他村
民主要以建筑业外出务工为主,全村人均年纯收入在8000元以上。
2004年村内道路全面完成水泥硬化,村内绿化以柿树为主,建设果树生态林。
新中国成立初期,翟万义是本村第一名西北大学学生,大学毕业后参加革命入党,在陕北榆林定边县任县长10年后,调到杨凌农业科学院任党组书记;刘定宽陕西师范大学毕业,1958年在咸阳机械学院任教。
北三角村名称来历及村史参见“南三角村”。
2004年对村内道路进行全面硬化,已全面完成以柿树为主的果树生态林。各类组织齐全。目前,以种植业为主要龙头,形成西瓜种植130亩,年收益在100多万元。其他村民主要以建筑业外出务工收入为主,传统农作物和瓜果蔬菜种植收入相当可观。全村人均年收入在12000元以上。
联系小编:
zai-chang-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