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钟书老先生在《围城》中写道:城外的人想进来,城里的人想出去。
围城,就是围着各自的婚姻,分分合合,来来往往。
婚姻,严格地说是男女双方两人之事,但婚姻也是国家的大事。
现在出生率那么低,那么让你更方便结婚,早点生子,为你结婚的扫平一切障碍,就是国家要做的事。
这不,《婚姻登记条例(修改草案征求意见稿)》开始向社会征求意见。
你结不结婚,咋结婚,咋离婚,就是国家的事。
按惯例,任何“向社会征求意见”的法律法规、文件等,基本就是一种告知,你有意见可以提提,但并没说一定得听你的。
意见,也得分合理不合理。
至于啥是合理,啥是不合理,这由制定政策的机构或专家来解释。
这个《条例》征求意见,大家很关注的就是结婚不需要户口了,还有一个是离婚有30天的冷静期。
之前结婚,要进行户口审查,你去拿户口我审核一下,看起来不复杂。
但在操作层面,你结婚之前,户口都在父母手上,而且会放在一个相对隐秘的地方。
你结婚拿户口,你的婚姻要过父母这第一关。
父母对你另一半看不惯,不顺眼,估计这个户口是拿不到的。
你的婚姻会卡在这里。
父母的意见重不重要?
当然重要。
作为过来人,他们对婚姻的看法没有你这么冲动。
你或许认为婚姻是两个人的事,住在一起厮守终身就行。
从父母角度看,你的婚姻起码得匹配才行,还有双方的性格、工作、事业、住房乃至你们的下一代的抚养、上学等都会一并考虑进去。
“婚姻自由”和“父母把关”,哪一个更重要?
或许父母把关更重要。
这是决定婚后生活质量的重要条件之一。
一段崇尚所谓“自由”,而背弃双方父母意见的婚姻,大多没有好结果,或连好过程都没有。
婚姻,其实不是两个人的事,其实是两个家庭之间的事情,一旦任何一方有点问题,那么婚姻是很难延续下去的。
我不太相信新婚小两口,离开了父亲的支持帮助,会走得很顺。
只不过,不要户口,国家把门槛降低了,你结婚是自由了,仅此而已。
那么以下这个场景以后会不会经常出现呢?
多年不见的儿女,突然回家把两三个你从未谋面的他们的儿女扔给你,不带不带?
这就是婚姻中会面临的非常现实的问题。
如果结婚这么便利了,那会不会经常有“哎,早知道不结婚啊”的感叹呢?
抛开父母的眼光、审核,婚姻未必不幸福,但不幸福的比例肯定不低。
现在把结婚条件和门槛放低,无非是人口老年化,年轻人结婚动力不足导致的。
现在的人很现实,即使不拿户口可以结婚,也未必能大大促进结婚率。
毕竟,现在社会经济形势不乐观,不恰当的婚姻不是相互抱团取暖,而是互相伤害,这个伤害遗传到下一代。
那么结婚方便了,但离婚倒是设置了冷静期30天。
个人觉得,结婚和离婚政策搞颠倒了。
一个婚姻无法存续下去,要离婚,肯定是长期的婚姻关系所致,相互都那么知根知底,决定离婚,另一半基本对另一方是死心了的。
设置30天冷静期,意义不大。
相对离婚冲动,其实冲动结婚的更多。
很多结婚后,才发现公主王子也得锅碗瓢盆啊,现在会击碎很多婚前的浪漫,从幻梦回到现实才是婚姻的本质。
没有父母的建言献策,那么离婚也是一种选择。
从某种程度上说,结婚更需要冷静期。
让准备结婚的人,冷静冷静,看看自己是不是冲动结婚,盲目的公主王子病,把结婚弄扎实,才不会时时想到,啥时候,我得把这婚离了。
不管结婚或离婚,有缘人终成眷属吧。
至于多接,少离,看造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