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湛卢山下

现在到大同市乘坐出租车,司机往往会指着窗外的建筑对游客说:“我们大同多漂亮啊,多亏了耿彦波市长。”一位普通市民自然地说出,游客听来,有一番别样的感受。耿彦波已离开大同十多年,但他的离开,仿佛从没离开过。
“像耿彦波这样的好干部没有了。”司机往往这样感叹。

耿彦波以“上任之时万人唾骂,离任之时下跪挽留”,创造了一个政坛奇观。这是怎么回事?

2008年2月耿彦波来到“煤都”大同市当市长。他发现,城市“垃圾基本靠风刮,污水基本靠蒸发,游商基本没人抓,市容基本无人夸”。这是当地的顺口溜。

耿彦波从失望中求希望,他从文化视角发现了大同的希望:1600年前(前秦),大同是一座都城,共历经六帝七世,长期是中国北部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耿彦波在大同市里考察了一圈,发现大同城里城外,大量的古城墙、古遗迹在历史的风雨中日益斑驳。

“旧城换新颜,那就是一个字‘拆’!”

三分之一的大同老城,涉及50万人的拆迁安置、补偿等。人们对他的投诉从未中断过,给他起了外号“耿拆拆”、“耿一指”——耿彦波指哪哪拆。

但他更操心的是尽快解决工程延期的问题。他天天下工地,满身土、两脚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拆迁拆到一半,矛盾越来越多。耿彦波说,如果今年能把拆迁做下来,大同就走出困境了。但村民拦路,不让施工队进行,政府出动警察维护秩序,引来老百姓破口大骂。

有一位妇女拦在工程车的前面,耿市长问她遇上了什么困难。她说,自己住在拆迁区,想要一套新房。耿市长答应了。她又说,自己有病,想要低一点的楼层,耿市长又答应了。大娘又说,自己想要南环西延的新房,因为自己的女儿在那边上班。耿市长犹豫了一下,让她跟当地的街道办商量。

有村民说,自己家里的东西有很多还没搬,家就被拆了,自己还被打伤了。耿市长给村民签了个三期的房子。

耿市长的努力调解下,大同第一年拆迁1.7万户,第二年再拆迁2万户,5年下来拆迁户近10万户,涉及人口50万。

古城修复、新城建设,资金缺口大,项目怎么推进?耿彦波采取先拆旧房,新房盖好后,用新建房补贴给老住户;开发商先垫资,修好新城区的楼盘后,用老城区拆出来的地补贴开发商。“就是‘卖地’搞拆迁、建新城。”

争议随之而来。老百姓回建房并不能人人满意;开发商想捞钱,不想好好办事,垫了钱,担心工程不过关,白干。“耿拆拆”的坚定反对者众多。

2011年国土资源部约谈耿彦波:大同在375宗新增建设用地中,有179宗属于违法用地。耿彦波心中明白,搞城建、搞拆迁,如果拥有长远眼光、长远规划,而不是搞短期政绩行为,政府是一定要做的。

“大同只有这一次翻身机会了,历史不会给大同第二次机会,冲上去了大同就是繁荣盛世,冲不上去大同就会淹没在历史洪流中。”

耿彦波每天早上5点钟起床,穿着破烂的皮鞋到各个工地查看,亲自监工。这期间,他8次晕倒在工地上,2次有生命危险。

“我本可以不这么操劳,我知道怎么才能既清闲又出政绩,但我不想这么做。”

一次他走到铺好地砖路上,发现不对劲,指着负责人说:“你这个家伙表面上看起来挺老实的,一肚子坏水,把政府的钱退回来,工程不给你干了。”

耿彦波蹲下身来,用手轻轻一掀,铺设好的地砖就翻了出来:“这下面没有水泥,敢公开在我面前糊弄,这背后是做了多少糊弄我的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时至今日,人们感慨山西的转型艰难,感慨需要几十个乃至几百个市长,才能完成。这位《人民的名义》“达康书记”原型,曾留下这样一副对联:“燕居田园,静听蛙声一片,动情于山水之间也,淡泊方是人生根本;财取天下,拓开长路万里,报国尽匹夫之责耳,富贵不过身外浮云。”

耿彦波当年哪来的勇气敢那么大刀阔斧地大拆大建?哪来的自信?

耿彦波市长是个城市规划专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位美国公司的规划专家在规划模型前,向时任太原市长耿彦波汇报规划构思和规划理念。“我们为太原商业区做的规划,在城市空间布局上,我们采用了开敞空间理念,使空间意象得到进一步加强;在环境设计上,我们采用了现代设计手法,突出了现代性;在空间功能上,我们注重了商业功能,使空间功能得到高度统一 。”

耿彦波打断这位专家的讲话,说:“这就是你们的规划啊?你们说了半天,没有一句话说到正地方,太原商业区的特色是什么?它解决了太原商业功能的什么问题?它对太原商业未来起到哪些作用?它对太原城市形象起到哪些作用?在你们的规划里一点都没有表达出来,我疑心,你们到太原去考察过没有?这样千篇一律的规划,我个人就能规划出来!”

耿彦波曾被誉为城市特色文化的“保护神”,山西几个大院都是在耿彦波领导、组织保护下来的。他对城市特色文化的保护和同济大学阮仪三教授齐名。

耿彦波眼中的中国的城市,不能“千城一面”,不能南方、北方一个样;市长必须是城市规划的把关人,如果连关都把不好,城市怎能有特色呢?

有人说,要在中国近20年里,寻找一位对人民贡献巨大,让人又爱又恨记忆深刻的人物,他就选《中国市长》耿彦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95年,耿彦波就任灵石县县长后,决定举全县之力修复王家大院,到2000年王家大院总投资2888万元,修复工程全部完工。

当时旅游业尚未井喷,王家大院还没有给灵石县带来明显收益。他花掉“千万巨款”离开灵石时,有人用三个花圈为他送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06年,王家大院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今,王家大院成为灵石乃至山西的著名旅游景点,游客络绎不绝。“修建王家大院是耿彦波最成功的项目,那才叫原汁原味。”一位古建专家回忆。

在耿彦波眼里,文化财富是经济发展的动力之一。他到了大同,不仅复兴大同古城、重修文瀛湖、升级云冈石窟、修好华严寺、开发火山地质公园,同时打造经济技术开发区、改善城市交通网等等。

同时,还建起了博物馆、图书馆、大剧院、美术馆、体育中心、能源馆等各大现代化场馆;御河生态公园、文瀛湖森林公园等生态绿地重获生机;高档住宅、学校、医院、科研机构等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整个御东是大同人对更高质量生活水平的追求,大同对现代都市生活的希望。

大同变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3年,就在他在大同就任第五年,一纸调令下来,他担任太原市副书记、市长。消息很快在当地传播,当地上万市民自发组织起来,为这位市长送行,高喊着:“耿市长,不要走!”

坐在车上的耿彦波看着这些为他送行的百姓们,没有说什么,但一向紧皱眉头的他,默默在车里流下两行热泪。

耿彦波来到太原后,组织调研全市有价值的文化遗产,确定了142片历史遗存保护:在太原古城区,以路为基,把点穿成线、以线形成面,做成城市会客厅,展示太原厚重的历史文化。

“我们传承传统文化,要沿袭原结构、原工艺、原材料、原技术、原汁原味,要保证文化的厚重,不能变。”“‘老’就是价值,这些‘老文化’非常珍贵,要将这些珍贵遗存认真梳理,用先进的方式加以保护。”

如今的太原市旅游景区,在国内也是罕有的:有太原植物园、晋阳湖公园、迎泽公园、太原动物园、晋商博物院;太原古县城、钟楼街、纯阳宫、天龙山、双塔寺、狄仁杰文化公园等。

如今的太原城市景观,汇集名山、石窟、寺院、庙宇、湖泊、森林、温泉、溶洞、峡谷、河流、古建筑、古遗址、名人故居、历史文化纪念地、博物馆等,旅游资源丰富,高品质文物集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耿彦波的文化情结、大拆大建、固执强势、满身泥土,使他成为一个争议巨大、名声远扬的人,但这些争议也会让他永留青史,被每个人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