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我国胰腺癌的发病人数达11.87万人。胰腺癌具有病情发展迅猛、预后不佳、患者病死风险颇高的特性,故而被称作“癌中之王”。相关研究表明,胰腺癌患者在接受根治性手术治疗后,病灶在短期内转移复发的概率在 50%~ 90%不等。术后病灶转移、病情复发会引发疼痛、消化道梗阻等多种症状,患者的生存时间将会明显缩短[1]。所以,需要采取科学且有效的治疗手段,来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放射治疗是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近些年来,放疗技术发展迅速,精准放疗时代已然来临,肿瘤的局部控制率有了明显提升,放疗技术的优势在胰腺癌的治疗方面也得以彰显。随着精准“放疗武器”的完备,相应的放疗治疗模式也随之改变,从常规剂量模式逐渐朝着大分割、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BRT)的方向发展,靶区范围从大范围照射转变为针对可见病灶进行放疗。

单独的放疗能够治愈肿瘤,放疗还可以和手术、化疗、免疫治疗等相配合,成为综合治疗的一部分,提升癌症的治愈率。vNKT 细胞治疗作为免疫治疗的一种,在与放疗联合用于胰腺癌的治疗时,达到了1+1>2的效果。

小贴士:什么是vNKT细胞?

清华大学张明徽团队发现的vNKT免疫细胞亚群同时具有NK细胞的非特异性识别功能和CD8+T细胞的特异性识别功能,所以vNKT细胞的双重抗肿瘤效应,可以非常快速地杀伤肿瘤细胞。它不仅仅直接杀伤癌细胞,还可以杀伤抑制性免疫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s是一群来源于骨髓的异质性细胞,具备显著负向调控免疫应答的能力。),调节癌组织内部的微环境,为实体瘤的治疗提供新的希望。同时vNKT细胞是通过采集健康人群的免疫细胞,培养扩增后回输到患者体内,因此,更易于实现治疗。

病情概述

王先生因无明显诱因体重下降伴纳差、腹胀、排便异常等现象,于2015年2月到医院检查,CT及MR示胰体占位,并于2月28日行胰体尾+脾切除术。

术后病理示胰腺中分化导管腺癌,伴神经侵犯及坏死,累及被膜脂肪,未侵犯脾脏,淋巴结未见转移,BRAF-V600E(-),Ki67(25%),术后分期T2N0M0Ⅰb期。术后行辅助放射治疗35次。

王先生在确诊胰腺癌后,及时展开了手术和化疗。然而,鉴于胰腺癌恶性程度高、预后差,对此王先生十分担心。经过多方探寻,王先生及其家人经朋友推荐知晓了清华大学医学院张明徽教授的 vNKT 技术,并仔细查阅了 vNKT 细胞治疗的相关展示案例,极其渴望尝试,以降低肿瘤复发的风险,延缓复发、转移出现的时间。在全面了解了张先生的病情后,乐和新医团队综合评估给出第二诊疗建议:

1. 王先生较早发现了肿瘤,并及时进行了手术治疗,术后分期处于较早阶段。

2. 病理显示癌细胞已侵犯神经,累及被膜脂肪,即便当下通过影像学检查未发现肿瘤,但无法确保不会再度出现复发转移。术后放疗通过杀伤肿局部残存肿瘤细胞,有助于减轻复发转移的风险。 那么,如何更有效清除可能已经迁移出胰腺的肿瘤细胞呢?巩固前期的“成果”,就需要探寻另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细胞免疫治疗。

3. 经过 35 次的放射治疗,肿瘤细胞在死亡过程中能够激活免疫系统,从而引发针对肿瘤的免疫反应,导致肿瘤细胞的清除。放疗结束后,及时跟进 vNKT 细胞治疗,能够更好地促进肿瘤的免疫源性死亡,两者协同作用,可更有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张明徽教授与上海长海医院放疗科张火俊主任共同解读:放疗+免疫治疗在癌症治疗中的重要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先生于2015年4月采用vNKT细胞免疫治疗,截止2021年3月共行42疗程治疗,后续未再进行治疗。已平稳度过9年,多次随访及影像学检查均未见明确肿瘤复发征象。现李先生精神状态良好,食欲睡眠俱佳,生活质量良好。

结论与点评

王先生在乐和团队的评估下,于 2021 年 3 月停止了 vNKT 细胞治疗。在这将近 4 年的时间里,王先生的病情始终保持稳定。这大概是免疫治疗的拖尾效应所致,当患者完成手术、放化疗后,仍存在复发转移的可能性,此时联合免疫治疗便能获取更优的治疗成效。vNKT 细胞治疗能够激活或强化患者的免疫系统,特别是激活记忆 T 细胞和记忆 B 细胞,这些细胞在治疗结束后能够长期存续,当肿瘤细胞再度出现时,能够迅速做出反应并将其消灭,所以一旦免疫起效,便能维持很长时间,为患者带来持久的疗效。

免疫治疗在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疗里发挥着关键作用。在临床治疗中,通过手术、放化疗、介入等多种手段来治疗肿瘤,如果患者的免疫系统崩溃,那么之前所有的努力都将前功尽弃。反之,如果联合 vNKT 细胞治疗来改变肿瘤微环境,激活免疫系统,那么,就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撰稿人:赵润团

审核:乔佳程、王瑛、高辰

编辑/排版:赵润团

参考文献:

[1]刘洪豪,李江琳,石明亮.肠系膜上动脉全周清扫在胰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学工程,2024,32(07):66-70.DOI:10.19338/j.issn.1672-2019.2024.07.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