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首度成为民营银行第一大股东受到关注。

8月12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公告,批复同意江西裕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西裕民银行”)变更股权事宜,同意南昌金融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昌金控”)受让正邦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正邦集团”)持有的江西裕民银行6亿股股份。

受让完成后,南昌金控取代正邦集团成为江西裕民银行的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为30%。前者第一大股东为南昌市人民政府。换言之,地方国资首次成为民营银行第一大股东。

“属于市场化行为。”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此次国资成为江西裕民银行第一大股东属于正常的市场化行为,业内一直有关于民营银行放宽股东限制的呼吁,在民营银行经营愈发困难、股权转让频遭流拍的当下,引入多元化股东形态,放宽股东身份限制,有利于民营银行行稳致远,未来或有望成为趋势。

国资入主民营银行首例

获批筹建于2019年的江西裕民银行,是江西省首家、全国第18家民营银行,由江西省多家民营企业共同发起设立,注册资本20亿元。在此次第一大股东更替获批前,江西裕民银行由江西最大的民营企业正邦集团持股30%,后者为第一大股东。

本次股权更替受让完成后,正邦集团不再持有该行股份,将完成“清仓式”转让。新晋的第一大股东南昌金控将取代正邦集团的位置。

企查查数据显示,南昌金控成立于2018年7月,注册资本为40亿元,是南昌市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市管国企)的全资子公司。南昌金控的第一大股东为南昌市人民政府,持股比例为91%。也就是说,地方国资将首次成为民营银行第一大股东。

此次国资入主民营银行,引起业内关注。分析人士认为,此个案主要是由于原第一大控股股东和民营银行两方都处于经营难续的情况下,股东不得不选择退出股权。某地民营企业管理层人士对记者表示,双方都出现资金紧张、资产质量受到考验的难题,选择退出并让有实力的股东接手,对于双方来说都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

正邦集团成立于2000年,曾是江西省最大的养猪企业,凭借2019年、2020年生猪价格进入新一轮的上涨周期,正邦集团的A股上市主体正邦科技两年分别实现出栏量578.4万头生猪、累计销售生猪955.97万头,居于A股上市猪企第三、第二名。

不过到了2021年,生猪养殖行业遭遇“寒冬”,仅2021年、2022年两年,公司净利润分别亏损188亿元、134亿元,累计亏损322亿元。2023年,经过一系列重整措施,正邦集团遭“出清”,正邦科技控股股东变更为江西双胞胎农业有限公司。

与第一大控股股东同时陷入经营泥潭的,还有江西裕民银行。财报显示,2019年、2020年,成立之初的两年,该行净利润均处于亏损状态,直到2021年,才实现净利润0.62亿元。但好景不长,江西裕民银行2022年净利润又出现同比下滑,下降19.03%至0.5亿元。

2023年财报一直处于“难产”状态,此前已有不少业内人士猜测,江西裕民银行2023年年报至今尚未披露,主要原因和其经营状况不佳、不良贷款率提升速度较快有关,相关财务指标和会计师事务所尚未达成一致,导致年报迟迟不现身。

“地方国资接手江西裕民银行,会为民营银行带来更多发展机遇。”前述人士对记者说,地方国资相较于民营企业而言,具备较强的资金“兜底”能力。而当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相对于具有资金成本优势的大型银行,民营银行在发展中困难愈发凸显,对于银行来说是一件好事。不过未来经营状况尚待观察。

股东准入门槛难题

落地于2014年的民营银行,出生起就被打上了“民营资本”的标签,主要体现在控股股东身份限制上。

近些年来,随着民营企业自身经营遇到瓶颈,不少民企出手拍卖手中民营银行的股权,使得民营银行股权频遭转让。但无论股权如何变更,股东身份总是在民营企业之间流转。比如,2020年时,天津金城银行就更替过第一大股东,由360集团取代天津华北集团,两者都是民营企业。今年1月,网商银行也迎来首位新股东,民生人寿受让10.96%的股份。

但随着近年来监管趋严、不少中小银行成长空间有限、民营股东自身经营受限等多重因素下,不少民营资本无法符合监管对民营银行股东准入的资质要求,使得民营银行股权转让的受让方并不多见,多次出现流拍。

“对于民营银行来说,股权转让找到合适的接手方一直是一个难题。”华东一位民营银行高管对记者表示,一方面,部分民营银行困于息差收窄、利润下滑、分红情况不佳等因素,股权接手方不多见;另一方面,监管部门对民营银行股东资质审查较为严格,往往受到地域、行业、资产规模等条件限制,即便找到了接手方,也因监管审查不过关无法顺利受让股权。

今年7月,梅州客商银行17.6%股权被第四大股东超华科技摆上拍卖台,拍卖价格相较于市场价打了9折,但最终无人出价限于流拍。众邦银行股权此前也两度被拍卖,但最终因股东未通过监管审查,遭遇流拍。据记者不完全统计,19家民营银行有10家成立以来出现过股权转让或拍卖的情况,多数因股东资质审查问题陷于流拍。(详见报道《民营银行存款利率“迫降”,息差缩窄下注资焦虑待解》)

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民营银行股权变更申请遭到监管否决的,大多与受让方财务资质未达到要求有关,比如要求接手方有庞大的资金流、净资产占全部资产比例等等。这就使得民营银行发展愈发困难。

一家民营银行高管此前撰文指出,受限于股东资质要求高,民营银行资本补充约束明显。近年来,大型银行和股份制银行资本基础不断夯实,呈逆势走高态势。而中小银行普遍则在11%-13%间徘徊,资本补充面临很多困难。尤其是民营银行缺乏常态化的资本补充工具,而且股东准入门槛高,增资扩股难度大。

从现行条件看,一方面,民营银行受限于30%的持股比例上限,虽有增资意愿,但不能突破监管上限规定,造成权责不对等,挫伤股东投入资金资源支持民营银行发展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新股东要符合民营银行发起人股东资质以及‘两参一控’等条件,实际符合受让条件的股东不多。”该高管在文中指出。

基于上述背景,业内一直有应当适度放宽民营银行股东资质要求的呼声。比如,允许民营银行引入符合条件的省外民营企业投资入股;在坚持民营资本控股的前提下,允许国资或其他混合资本参股民营银行;放宽一般财务性投资的股东资质门槛,将所有股东须满足监管要求的多项财务指标,改为持股5%以上的主要股东须持续满足上述要求。

股东多元化或成趋势

此次民营企业“清仓式”退出江西裕民银行股权,由地方国资南昌金控全盘接替、成为第一大股东,被部分业内人士视为民营银行试验十年的一次重大变化。

有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允许民间资本发起设立民营银行是我国金融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标志性事件,问世十年,民营企业资产规模从0发展到两万亿,也面临着不少经营困难,“但更替第一大股东性质是首次,会让人困惑和混淆,未来民营银行是不是都要打上‘国资’的标签了。”

事实上,民营股东在中小银行股权层面的退出已不鲜见,近年来地方国资接盘的趋势也在加强。2014年~2017年,是民营资本入主银行业的热潮期,多家民营企业参股或发起设立银行,主要集中在中小型银行,包括城商行、民营银行、农商行、村镇银行、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等金融机构。

“当时的民营企业,现金流较为充裕,加上对银行经营的高额利润有追求动机,促使其有能力且有意愿参与控股中小银行。”一位从事银行业研究的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

但随着近年来民营股东自身经营受限等多重因素下,部分民资股东选择退出中小银行股权经营,主动或被动选择减持,由具备实力的地方国资接盘,这把火此前在不少城农商行、村镇银行上燃烧,近期才蔓延到民营银行身上。

今年5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浙江监管局文件显示,该局同意浙江柯桥转型升级产业基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转型升级公司”)受让精功集团持有的绍兴银行2.88亿股股份。受让后转型升级公司持有绍兴银行的股份比例约为12%,将直接跃升为第二大股东。公开信息显示,转型升级公司是当地国资系企业,由绍兴市柯桥区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全资控股,实控人为柯桥区财政局。

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认为,当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相对于具有资金成本优势的大型银行,中小银行在发展中困难愈发凸显。在此背景下,部分机构优化股权结构,引入更有实力的股东,是正常化的市场选择。

有业内观点也认为,对于民营银行来说,此次引入地方国资是对股东身份放宽限制,释放出了积极信号。“这次放宽限制,允许其他类型的股东进入,意味着未来民营银行的股东类型将趋于多元化,有利于民营银行的发展。”多位民营银行人士对记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