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风传媒》近日引述了美国《纽约时报》的一篇深度报道,再次将台积电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建厂的复杂挑战置于公众视野之中。自2020年5月台积电首次宣布赴美设厂计划以来,这家全球芯片代工巨头已规划在美国投资高达650亿美元,建设三座晶圆厂,这一规模堪称美国历史上最大的外方直接投资项目。然而,四年时间过去,台积电亚利桑那州的工厂仍未产出任何半导体产品,其背后的困境与挑战逐渐浮出水面。

台积电在美国亚利桑那州面临的首要挑战便是跨文化的工作差异。台积电以其严格的工作节奏和高效率著称,员工经常需要在半夜处理紧急情况,这种工作模式在台湾行之有效,但在美国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阻力。据台积电亚利桑那厂员工沟通和关系处处长刘庆煜透露,“在台湾行得通的做法,亚利桑那没办法照单全收。这个芯片制造业界的巨人面临的挑战比预期大很多。”

文章进一步描述了台积电员工在亚利桑那州的工作体验。刚从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毕业的工程师杰弗逊·帕兹在加入台积电后,被派往台南接受了长达18个月的培训,他深刻感受到台积电工作文化的严苛:“天哪,大家工作很努力。”然而,当他回到亚利桑那州时,却发现由于工厂建设进度滞后,员工不得不承担超出职责范围的工作,这种高强度的工作模式让许多美国员工感到难以适应,甚至有人因此选择离职。

为了缓解台湾管理人员与美国员工之间的紧张关系,台积电进行了大量的沟通培训,并减少了会议的频率和参加人数。然而,这种妥协能否持续下去,尤其是在工厂即将满负荷生产的情况下,仍是一个未知数。目前,亚利桑那州工厂的2200名员工中,约有一半是从台湾调派而来,但随着时间推移,这一比例势必将进一步下降。

除了文化冲突外,台积电在亚利桑那州还面临着激烈的劳动力竞争。作为美国芯片行业的另一巨头,英特尔正在该地区积极扩建其芯片工厂,并大量招聘熟练工人以增加产量。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台积电不得不与附近的大学加强合作,通过学徒、实习、研究项目和招聘会等方式吸引人才。然而,即便如此,台积电在劳动力市场上的竞争力依然有限。由于英特尔在资金和技术上的优势,以及其与当地学院长期建立的合作关系,台积电在招聘过程中往往处于劣势地位。一些优质人才更倾向于选择英特尔而非台积电,这使得台积电在亚利桑那州的劳动力市场上倍感压力。

台积电在亚利桑那州建厂还面临着来自政治层面的威胁。长期以来,美国官员一直对美国对台积电的依赖表示关切。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多次强调,美国购买的最先进芯片中有92%来自台湾,因此台积电亚利桑那州工厂被视为美国降低对海外生产芯片依赖的重要试验田。然而,这一政策目标却给台积电带来了额外的压力和挑战。特别是近期美国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特朗普的言论更是让台积电感到不安。他在采访中直指“台湾夺走了美国的芯片产业”,并批评美国政府资助台湾公司在美国生产芯片。这种政治氛围无疑给台积电在美国的投资环境蒙上了一层阴影。

除了上述挑战外,台积电还不得不面对“芯片法案”带来的双重影响。美国总统拜登于2022年8月签署了这一法案,声称将提供超过4000亿美元的抵税优惠、贷款和补助以吸引半导体企业在美国建厂。然而,根据英国《金融时报》的最新调查,许多企业响应的投资案中约有四成延后进度或暂停。台积电便是其中之一,其亚利桑那州二厂的量产时间已被延后两年。“芯片法案”虽为台积电提供了一定的资金支持,但也带来了诸多限制和不确定性。一方面,台积电需要遵守严格的补贴条件和监管要求;另一方面,该法案还可能导致台积电在技术创新和市场竞争中失去优势地位。正如岛内科技界人士所言,“芯片法案”是一项非常糟糕的政策,它将削弱台积电的实力并损害半导体行业的整体利益。

面对重重挑战和困境,台积电的未来走向备受关注。许多网友和舆论认为,台积电赴美建厂并非出于纯粹的商业利益考虑而是受到了美国与民进党当局的共同施压。他们呼吁台积电应重新审视其海外扩张战略并考虑适时退出美国市场。然而,对于台积电而言退出美国市场并非易事。作为全球最大的芯片代工企业,台积电在全球半导体产业链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任何决策都将对全球市场产生深远影响。因此,台积电需要在权衡利弊的基础上做出明智的选择。

展望未来,台积电在美国的业务仍面临诸多不确定性。除了跨文化挑战和劳动力竞争外,政治因素和市场环境的变化也可能对其产生深远影响。因此,台积电需要保持高度的警惕和灵活性,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和挑战。同时,台积电也应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合作,以分散风险并寻求新的增长点。例如,日本等国家和地区正积极邀请台积电设厂,并提供优厚的政策支持和资源保障,这为台积电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机会。

总之,台积电赴美建厂是一项充满挑战和机遇的决策。在未来的发展中,台积电需要不断适应新的环境和条件,加强内部管理和技术创新,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和挑战。只有这样,台积电才能在全球半导体行业中保持领先地位,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本文源自:金融界

作者:青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