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马伟教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马伟

山东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流行病学系主任、山东大学气候变化与健康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先后任世界卫生组织临时顾问、未来地球健康知识—行动网络(Future Earth-Health KAN)指导委员会成员、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科学评审专家、原卫生部(国家卫健委)人才中心全国卫生人才评价领域专家、中华预防医学会公共卫生教育分会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测量与评价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公共卫生医师分会委员、山东省性病防治协会副会长、山东预防医学会公共卫生教育分会主任委员、流行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比尔盖茨基金会山东省艾滋病项目专家等职。

服务国家社会 彰显责任担当

关注重大健康问题为人民健康保驾护航

“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新时代科学家精神,是中国科学家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正是怀揣着这种精神,山东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马伟潜心治学,求真务实,秉承“求真、求精、求新、求恒”的精神,关注重大健康问题,协助国家解决重点和热点问题。多年来致力于传染病流行病学、气候变化与健康方面的研究,在艾滋病高危人群创新干预策略、极端天气事件与健康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的突破性进展。

作为公共卫生领域具有广泛影响力和卓越成就的学者和领导者,凭借深厚的专业造诣及丰富的从业经历,马伟先后获任世界卫生组织临时顾问、未来地球健康知识—行动网络(Future Earth-Health KAN)指导委员会成员、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科学评审专家、原卫生部(国家卫健委)人才中心全国卫生人才评价领域专家、中华预防医学会公共卫生教育分会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测量与评价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公共卫生医师分会委员、山东省性病防治协会副会长、山东预防医学会公共卫生教育分会主任委员、流行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比尔盖茨基金会山东省艾滋病项目专家等职,同时担任Biomedical and EnvironmentalSciences等4本杂志的编委和The 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等50余本杂志的审稿人,每年审稿50余篇。

积跬步才能行千里,尽精微才能致广大。从业30余载,马伟作为项目负责人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以及世界卫生组织项目等20余项国家级和国际合作课题和项目,在艾滋病高危人群创新干预策略的探索与推广、极端天气事件对传染病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等方面取得重要的突破性进展。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收录论文100余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九届全国艾滋病学术大会分论坛合影

应对气候挑战

探索气候变化对传染病影响

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8次缔约方大会(COP28)上,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博士提出的警示——“气候危机就是一场健康危机”,已在大众生活中随处体现。

气候变化通过高温热浪等极端气候事件直接影响人类健康,也可通过媒介生物和病原体等时空分布动态变化引起传染性疾病暴发与流行,还可通过减少农作物产量、降低食物营养成分、加剧水资源短缺和污染等诱发食源性、水源性疾病及营养不良。

未来,气候变化或将超过环境污染,成为全人类健康的最大外部威胁。在全球变暖的推动下,极端天气事件越发频繁、影响程度越发强烈、影响范围越发广泛,如何全面认识气候变化与健康的关系,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健康风险,是人类社会在21世纪所要面临的严峻挑战。

作为山东大学气候变化与健康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马伟带领中心成员以气候变化与公众健康问题为主线,以创立和完善全球变暖背景下的气候变化对人群健康影响的理论和方法为长远目标,以气候变化影响健康的机制为研究重点,探索气候变化、环境变化、人类活动与公众健康的相互关系,为适应和缓解我国气候变化以及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

团队承担了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973)项目、国家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10余项、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SCI收录160余篇。马伟及其团队在气候变化、气象因素与健康研究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马伟参与并圆满完成了科技部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课题,首次在全国范围内系统地开展了大时空尺度的极端天气事件对传染病影响的研究,建立了一套适合我国气象因素对健康影响评估的方法体系(《极端天气事件与健康:研究方法与应用》,副主编)。此外,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热带气旋—媒介伊蚊—登革热病因链的传播动力学研究”、传染病预防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课题“热带气旋对登革热发病的影响研究”,在气候及环境变化与包括登革热关系的研究中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为当前及未来气候变化背景下登革热的预防与控制提供了新的流行病学证据和政策建议。他还参与编写《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6次评估报告》《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担任深化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技术帮扶组专家,并作为咨询专家参与了《中国气候变化健康风险研究报告》《气候变化健康风险评估技术指南》《气候变化国家自主贡献进展报告》等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四川凉山开展HIV母婴阻断项目

潜心艾滋病防控研究

创新干预策略和措施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新报告《2022—2030年全球卫生部门关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和性传播疾病行动计划》,全球艾滋病毒、病毒性肝炎流行和性传播感染继续构成重大公共卫生挑战,每年造成250万人死亡。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UNAIDS)于2014年提出的“2030年终结艾滋病”宏伟目标,正激励着全球各界共同努力,在2030年前终结艾滋病对公共卫生的威胁。

马伟带领团队在该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与探索,创新性地开展了一系列艾滋病防控干预模式研究与公共卫生实践。针对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艾滋病母婴传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实际需求,依托世界卫生组织资助的项目“家支参与的HIV母婴阻断项目”,通过开展针对家支和育龄妇女的健康教育、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能力、提供早孕检测试剂等方式,显著提升了当地孕产妇产前保健的全程参与率,使当地孕产妇早期和全程参加产前检查的数量和比例有了大幅提高,为提高当地母婴健康水平、减少艾滋病的母婴传播发挥了重要作用。

针对艾滋病感染率最高的人群——男男性行为人群(MSM),马伟在美国NIH项目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支持下,已完成“HIV检测与关怀新方法研究”和“男男性行为人群及青年学生艾滋病创新干预模式研究”两项课题。通过在艾滋病MSM人群中采取新型干预措施,提高了其HIV检测率和抗病毒治疗服药依从性,减少高危行为。项目利用数学模型对干预措施的效果进行评估和预测,并估算了免费检测和抗病毒治疗可避免HIV感染者的人数和伤残调整生命年。

此外,马伟在艾滋病综合干预技术的应用与实施性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基于课题“精准导向的艾滋病高危人群综合干预技术研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任务),通过干预促进了MSM对暴露后预防(nPEP)的使用,使有较高HIV感染风险的MSM人群通过预防性服用抗病毒药物,达到保护易感人群、降低新发感染的目的,为降低HIV在MSM人群中的蔓延与传播作出重要贡献。

未来,马伟及其团队将继续聚焦于HIV重点人群的早筛早治,致力于缩短从检测到治疗的时间间隔,实现感染者的早诊断与早治疗,以改善患者生命质量。同时,团队还计划联合北卡罗莱那大学中国项目办、南方医科大学皮肤病医院,整合数字健康技术、自取样策略与接力检理念,构建数字化接力检干预模式,促进高危MSM人群淋病与衣原体的检测。

勇担社会责任

服务国家健康战略

创新探索永无止境,追梦步伐永不停歇。2020年,新冠疫情席卷中华大地,山东大学迅速响应,汇聚科研精英,依托其在公共卫生领域的深厚底蕴,为抗击疫情的前线注入了坚实的科研动力。公共卫生学院组建攻坚团队,收集分析疫情数据,做出预测提出意见,为前线科学研判、精准施策提供更多数据和决策支持。

在此期间,马伟的身影活跃在疫情防控、健康科普、政策咨询等多个领域,展现了公共卫生人的使命与担当。他积极参与疫情防控,起草疫情防控应急预案,确保全院师生工作与学习环境的安全;参加山东大学一校三地疫情防控知识线上科普宣传系列活动,得到了校内外师生的广泛关注。同时,他多次做客山东省教育电视台、齐鲁电视台、山东综合广播等权威新闻媒体,围绕疫情防控参加访谈,从流行病学角度对疫情进行了特点描述,从传染源、传播途径、传染性以及易感人群等进行了讲解,对自我防护进行了指导,为全民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了公卫力量。

此外,马伟深知健康科普对于提高公众健康素养和防控意识的重要性。因此他积极参与健康科普活动,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能力为公众提供科学的健康指导。他通过讲座、访谈、撰写科普文章等多种形式向公众普及传染病防控、气候变化与健康等方面的知识,不遗余力地宣传健康理念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帮助公众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和行为习惯,为提升公众的健康素养作出了积极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马伟教授团队合影

因材施教

培养栋梁之才

传承齐鲁医学精神,为天下储人才,为国家育人才。自加入山东大学以来,马伟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真正把为学、为事、为人统一起来。他以身直气正的为人拓展为学的境界,用人格的力量彰显真理的魅力。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心,兢兢业业、持之以恒地做好教书育人工作,办公室永远亮起的灯为每位学生指引前进的方向。他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和严谨治学的科研作风受到全院师生的一致好评,也深刻影响了他一届又一届的学生,先后培养研究生80余名,其中博士研究生14名。他以德施教,每年主讲研究生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专题讲座,引导学生立足平实,志存高远。

他积极探索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改革,负责的《流行病学》获得了首批国家级线下一流课程,主持开展了全国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项目“公共卫生硕士国际比较研究及国际化培养模式探索”等教研项目,获得山东大学研究生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主编全国规划教材2部,副主编教材3部。

他循循善诱,化解学生科研路上的迷茫,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科研兴趣,并为他们提供锻炼的机会和全面发展的最大空间。他坚持每周一次的课题组例会制度,为学生们提供了互相学习与自我锻炼的平台,也提升了整个科研团队的凝聚力。他还十分关心学生的生活状况,对学生关怀备至,用“亦师亦友”来描述马伟和他的学生们之间的关系最为恰当,也正因为有如此的良师益友,他培养的学生均成绩优异,多次荣获国家奖学金、宝钢优秀学生奖、山东省优秀毕业生、山东大学学生“五四”青年科学奖、山东大学最美医学生、山东大学研究生优秀学术成果奖等荣誉称号。而他本人也荣获山东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山东大学优秀研究生导师、山东大学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山东大学优秀本科毕业论文指导奖、山东大学优秀博士论文指导奖、山东大学齐鲁医学优秀教师等荣誉。

自从负责学院的研究生教育工作以来,马伟又在学院研究生教育方面投入了大量精力。每年的招生录取、中期考核、毕业答辩工作中都有他忙碌的身影,教研项目组织申报、培养方案修订、学位点评估、专业学位评估中也倾注了他的心血。

科学无止境,精神永流传。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科学家座谈会上强调指出:“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马伟带领团队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一如既往深耕于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的教学、科研工作,将理想信念扎根祖国,把科研成果写在祖国大地上,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科技力量。

——原文刊载于《中华英才》半月刊2024年第15期

作者:张强 本刊记者 姜丹

责编:卡咪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