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是紫沐,这是我第411篇日记。

最近楼市没什么好写的,碍于后台催更严重,简单写一篇。

就聊聊保障房吧。

过去十几年,总能听到一种声音。

说什么“我们刚需只求有房住,不求房价涨,涨跌没关系,反正不卖”。

但随着保障房落地节奏越来越快,这种声音反而淡下去了。

很有意思不是吗。

说实话,这批保障房地段不差的。

比如海珠新滘西项目,隔壁就是中海大境。

比如天河奥体新城项目,隔壁就是天河壹品。

比如荔湾葵蓬南项目,隔壁就是保利和颂和中海浣花里。

妥妥的地段好,配套好。

而且申请门槛还很低。

广州户口+3年社保,或者非广州户口+人才标准+3年社保。

只要本人和配偶没房,并且3年内没买过房,基本都能申请。

核心地段,成熟配套,还好申请,这不是那些嚷嚷着“有房住就行”的刚需们,最渴望得到的结果吗?

为什么,梦想要实现了,声音反而淡下去呢?

那只能说明,他们骨子里,还是希望自己的房子,能有金融属性。

保障房是100%没有金融属性的。

想卖,只有两种方式:

要么以不高于原购房价的价格,卖给同样具有保障房资质的下家。

要么卖回给政府,但要扣折旧费,按购房价每年扣1%。

也就是说,哪怕后面行情卷土重来,你家周边的商品房全部价格翻倍。

手持保障房的你,也赚不到一点上涨行情的红利。

对那些不准备卖房的刚需来说,房价不涨可以接受。

但对那些嘴上说有房就行,实际对房价有要求的“刚需们”,这是万万不能接受的。

而且他们对“有房住”的标准可高了。

不但外立面、户型、设计、交标,要向商品房看齐。

连业主圈层,也要和商品房一样纯粹。

既要便宜,又要高品质,还要好申请。

怎么,会哭的孩子有糖吃吗?

简直是把人性的贪婪,展现到极致。

所以保障房真的很有意思。

我觉得大家可以好好关注一下,后续的数据。

看看这些保障房,好不好卖,卖得快不快。

你就能看清楚,混在真刚需群体中,戴着“弱者”面具的狐狸们,到底藏了多少。

再换个角度。

广州这批保障房入市,会不会冲击本就岌岌可危的市场行情?

我觉得不用太担心。

首先这1万套保障房,不会一次性推出市场,每年大概也就几千套。

而且保障房受众和商品房受众,本就是两类人。

没错,保障房确实很便宜。

它的定价逻辑,普遍是周边商品房的6-7折。

比如大境单价8万,那海珠新滘西项目很可能就单价5万。

由于保障房面积不超90㎡,也就是400万出头,你就能享受到大境800万产品,同款的环境配套和商业配套。

但如果你真有400万,你会买海珠的保障房吗?

我觉得很多人会不乐意。

因为400来万,我能在海珠买燕语堂悦,或者去万博买面积更大的万博城。

配套好,产品强,还有金融属性,未来有上涨资格。

那我为什么要花同样的钱,去买完全丧失上涨资格的产品呢。

所以为什么,就算保障房有明显的价格优势,我依然觉得它很难冲击市场。

就因为地段比较好的,总价比较高。

如果买家真有这个预算,很多都会选商品房。

地段比较弱的,周边低价商品房同样很多。

比如知识城,商品房都天量供应了,价格被打到冰点。

6折的保障房,吸引力就不大了。

唯一可能被保障房影响的,我觉得是市中心老破小。

因为以前想在市中心买房,预算又不高,200万以下只能买老破小。

但现在呢,就比如说荔湾葵蓬南项目,如果参考周边商品房价格,单价可能就2万出头。

一套80㎡小三房,200万以内完全能搞定。

如果还是新规户型,100%使用率,配套和周边商品房同款。

那对一些低预算真刚需来说,还真有不小的吸引力。

他们能享受老城的成熟配套,还不用忍受老破小的破旧。

如果以后事业起来了,只要把房子折价卖掉,同样可以换回商品房。

每年折价1%,200万也就折价2万。

2万块钱,能在核心区100%使用率新房租一年,很香的啊。

所以保障房对真刚需来说,肯定是好东西。

便宜、实用、扎根广州更方便。

但对那些打着“刚需”旗号,心里却想着低价抄底布局的人来说,保障房真是把他们虚伪的面具,给戳到支离破碎。

等着看吧,等保障房彻底落地,有些人就再也装不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