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还是不要进去了。”宋希濂叫住刚要往里走的杜聿明。
杜聿明回头看他:“怎么了?”
此时是1973年的一天,他们来到韶山,正要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参观毛主席旧居。
不止杜聿明觉得茫然不解,工作人员们也用疑惑的目光看向宋希濂。
宋希濂叹了口气,说出了他不愿进去的原因。
杜聿明听了却笑起来,他说:
“别忘了陈毅说过的话!”
说完,杜聿明抬脚走了进去。
宋希濂思考片刻,恍然大悟,也放下心结向里面走去。
宋希濂一开始为什么不愿意进毛主席旧居呢?陈毅又究竟说过什么话?
管理所的生活
宋、杜二人都曾是国民党的将领。1949年,他们被我军俘虏,之后便一直被关押到1959年。
在这10年间,两人充分了解到我党的理念,并为我党人对战俘的优待所打动。
两人都曾在战场的最前线战斗过,身上有些大大小小的伤病。他们本以为,自己在战俘管理所中的生活一定会十分艰难,然而接下来的真实经历让他们简直不敢相信。
为了替他们医治伤病,管理所专门请来了医生;需要用于治疗的药品国内很少,管理所就特地从国外帮他们买回来;杜聿明的脊椎炎使他无法平躺着睡觉,在询问过医护人员的意见之后,管理所还为他订制了一副石膏样板,让他睡觉时躺在上面,杜聿明从此再没有为失眠而担忧过。
谁的心都不是钢铁做成的。面对我党如此的诚意,他们的态度也渐渐软化,从一开始的坚决不配合,到后来的积极接受改造,两人并没有花费太长时间。
1959年9月17日,我党发布了第一次特赦令,释放了首批33名国民党和伪满洲国战犯,其中就包括宋希濂和杜聿明。
重获自由之后,两人都选择了留在大陆。他们都先前往田间地头劳动了两年,随后在周总理的安排下,两人都担任了文史专员的职位,不过宋希濂在文史资料委员会,杜聿明则在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十多年后,宋希濂与杜聿明一同来到韶山,想要更多地了解毛主席的故乡。他们一路欣赏着这里的美景,感受着当地的风土人情。
这场旅行的最后一个目的地,就是毛主席的旧居。
到了门前,一路与他人有说有笑的宋希濂却显出了退却之意。
老蒋的得力干将
1907年4月9日,宋希濂出生在湖南湘江。
1923年冬季,宋希濂考入了程浅开办的陆军讲武学校,随后南下前往广东,为入学做准备。
1924年1月,在说服家人之后,宋希濂自己筹备路费,与湖南湘乡的小同乡陈赓和其他十来个人一起,从长沙一路途经武汉、上海和香港,最终到达广州。
一行人在广州刻苦学习数月,直到当年的5月份,宋希濂与陈赓一同考入黄埔军校,成为第一期的学员。在第一期的所有学员中,宋希濂的年纪是最小的。
1925年5月的一天,陈赓突然前来拜访宋希濂,询问他愿不愿意加入共产党。
在陈赓的解释下,宋希濂较为深入地了解了共产主义理念和我党的思想,很快,他就通过陈赓的介绍成为了我党的一员。但他同时也加入了国民党,因为所有黄埔军校毕业生都会自动加入。
同年9月下旬,广州国民政府发动了第二次东征,宋希濂也升任副营长,在潮州驻防。中山舰事件发生之后,国民党与我党的关系迅速恶化,宋希濂从此脱离我党,服务于国民革命军新编第21师、黄埔军校同学会,参与到北伐战争之中。
两年后,宋希濂赴日本学习,在军校就读,直到1930年5月中原大战爆发,才回到中国。
从那以后,宋希濂便在国民党军中屡建奇功,一步步成为老蒋的得力干将。
他在抗日战争时期英勇战斗,率领手下的部队共同抵抗日寇,面对敌人从不退缩。
8年的战争过去,我国终于取得了胜利。一时间无论国民党还是我党,举国上下都为日本战败的消息激动不已,宋希濂当然也不例外。然而还没等大家在战后获得多少喘息时间,中国大地再次陷入战火之中。
在老蒋眼中,国民党与我党势如水火,绝不可能相容。于是,长达4年的第二次国共内战——也就是解放战争——就此爆发。
被俘
在武器装备上,国民党相比我党是存在较大优势的。当时,国民党部队大规模配备了美式武器,而我军的给养水平装备水平,都远不如他们。在当时几乎所有国民党人看来,这是一场能够轻松取胜的战斗。
但我军的组织力、凝聚力和战略水平,远远超乎国民党所能想象的程度。最终,出现大规模溃退的反而是看似更加“精锐”的国民党军队。
宋希濂算是为国民党坚持到最后一刻的那一批将领之一。
1949年年底,我军南渡长江之后,宋希濂察觉到了我军的动态,便抢先在各处小型战斗中试图打击削弱我军,但当时他的部队实力已经不足以与我军的第四野战军精锐抗衡。最终他决定放弃鄂西,带领部队向四川撤退。
在撤退途中,宋希濂的部队遭到我军追击,被彻底冲散。
他艰难地率领残部逃脱了我军的追击,渡过了大渡河。但此时他们已经看不到国民党胜利的希望。
这场战争,他们已经败了。
念着老蒋平日里对自己的厚待,宋希濂没有犹豫太久,便举起手枪,顶上自己的太阳穴。他本就对老蒋有着十足的忠心,此时宁愿死去,也不愿面对自己兵败的事实。
好在宋希濂身边的士兵及时把他的手推开,子弹射向了另一个方向。
恰好就在这时,我军赶到,将宋希濂和他手下的残部全数俘虏。
转变
听说自己曾经的友人被俘,陈赓很快赶来看望。但此时的宋希濂并没有叙旧的兴致。
自我了断未果,他依然不愿承受俘虏身份带来的耻辱,只想让陈赓给他个痛快。
看到昔日好友变成这副模样,陈赓心中很不是滋味。他又向当年那样对宋希濂解释我党一直以来的原则,向他保证:我党一定会给予他和他的部下优待。
宋希濂了解陈赓的为人处世,知道对方没有骗自己。
后来,宋希濂也用自己的双眼见证了陈赓话语的真假。
当宋希濂被转移至功德林战犯管理所时,杜聿明已经在这里待了好几个月。
被俘之后,杜聿明也深入了解了我党的各项理念与原则,他们逐渐放下了敌意与心防,最终因积极接受改造,成为了第一批被特赦的战犯的一员。
出狱之后,杜聿明才了解到自己的家人在台湾的情况:
杜聿明被俘时,其妻曹秀清在老蒋的命令下携婆婆与子女前往台湾。在那里,他们一家的生活十分艰苦,曹秀清要用自己微薄的工资养活全家七口人。
在此期间,留学美国的长子杜致仁向老蒋申请学费补助,申请到的金额却少得可怜,他愤而服用了大量的安眠药,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他们的生活状态直到1957年才算是有所改变:
这一年,女婿杨振宁获得了诺贝尔奖。次年,曹秀清前去与老蒋进行面谈,表示自己愿意前往美国游说杨振宁回台湾,“帮忙反攻大陆”。得到老蒋的同意之后,她便离开台湾前去美国,就这样在那里生活了5年。
1963年,杜聿明已经在大陆工作生活了4年,曹秀清这时前来大陆,得以与丈夫团聚,从此与国民党彻底分道扬镳。
毛主席的故居
1973年,宋希濂和杜聿明相约前往毛主席旧居参观。工作人员说,毛主席旧居里展出着许多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照片与资料。
宋希濂突然就感到有些脸红:
自己和杜聿明都是毛主席的手下败将而已,看到解放战争时期的历史,不就相当于看到自己的屈辱史吗?
更何况,虽然此时的他们早已成为我党的成员,但只要一想到自己曾在老蒋的手下犯过许多错误,宋希濂就更加感到无地自容,实在没有面对过去那些历史的颜面。
听完宋希濂的解释,杜聿明只是笑了笑。他提醒宋希濂,别忘了当年宣布特赦名单时,陈毅对他们说过的话。
那天,周总理亲自前来与他们会面,陈毅也在总理身边。
陈毅主动对他们提起当年战场上的事:
“当初在山东,我可是被你们给打败了呢。”
既然连元帅都可以坦然面对过去的失败,他们又为什么不行呢?
杜聿明先走进了毛主席旧居,而宋希濂站在原地思考着。片刻之后,他想明白了这一点,顿时露出笑容,跟着杜聿明的脚步向前走去。
两人一边慢慢地走着,一边看着周围解放战争的记录。他们都不禁为毛主席长远的目光和高超的指挥技术感到震惊。
大约一个小时之后,他们才从毛主席旧居中走出。他们看向彼此,都不禁露出微笑。面对拥有这样英明领袖的我党,当初老蒋和国民党的失败也就不难理解了。
宋希濂望向天空,也望向新中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