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不是这两人,我根本不至于失败!”
晚年的蒋某人,曾在自己的日记中写下这样一句话,并付诸文字痛斥这两个“害他失去江山”的人。语言极其激烈,可见老蒋对他们有多痛恨了。
那么,这两个人究竟是谁?他们做了什么,才引得老蒋到了晚年还耿耿于怀、在日记中痛批他们?
美国的“背刺”
按照后来公布的蒋某人日记内容,这两个老蒋认为的“罪魁祸首”,其中之一是美国的五星上将——乔治·卡特里克·马歇尔。
这个美国人怎么就被老蒋记恨上了呢?
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珍珠港,美国因日本的这一行动亲身参与到二战中去,太平洋战争就此爆发。由于珍珠港被偷袭那天,没有一个美军将领提前察觉到日军的行动,这次事件过后许多将领都被处分撤职。
马歇尔原本也该是他们中的一员,但他主动提出应当将美军军官推陈出新:他说,这些高级军官并不是缺少能力,而是年事已高,且作战思想依然停留在一战时期。
马歇尔列出了一份应当退役的将官名单,他自己的名字也在其上。当时的美国总统罗斯福虽然同意辞退年老的将官,却坚决将马歇尔留了下来。之后,在马歇尔的举荐下,埃森豪威尔、乔治·巴顿等新的军官将领纷纷上任。
1945年,日本战败并无条件投降,中国的抗日战争也得以结束。
当年8月份,马歇尔向新任总统杜鲁门写信要求卸任,并提出由埃森豪威尔继任他的参谋长位置。这一次,总统没有拒绝。
11月,卸任仪式结束过后,杜鲁门向马歇尔保证,不会再拿任何事打乱他的退休生活。
不料,这一保证在10天过后就被打破了。
那天,马歇尔刚回到家中,正打算坐下好好休息一番,思考今后的生活,就被来自总统的一通电话打乱了计划:
电话中,杜鲁门要他去一趟中国。
抗日战争刚刚结束,蒋某人就又开始计划着将中国的土地全部统一,将一切“反对者”统统消灭。当时我军的兵力与国军相比,差距相当悬殊。因为这一点,老蒋对自己的胜利充满了信心,叫嚣着在6个月内就能打赢内战,统一全国。
当时的国民党内,几乎没有人认为武器装备和兵力都弱于国军的共军能够赢下这场内战,他们已经在计划着战后该如何治理了。
就在这时,马歇尔带着杜鲁门总统的命令来到了中国,他与蒋某人进行了会谈,表示美国对国民党接下来的道路有些意见。
蒋某人满心欣喜地以为,美国这次又是来帮他的国民党的。本来美军在此前的抗战时期就曾为国民党提供过援助,无论是军事上还是经济上,国民党都从美国那里获得了许多扶持。蒋某人能够拥有此时的地位,很大程度上离不开美国的支持。
然而还不等蒋某人畅想美国这次又会给他带来多大的援助,马歇尔就一盆冷水浇在了他的头上:马歇尔表示,美国希望中国能维持和平的现状,对任何冲突都尽量采取和平的方式解决。
马歇尔劝老蒋,现在他最应该做的事不是发动什么内战,而是和毛主席好好谈谈,遵循西方国家的道路组建起一个联合政府,争取“稳定”而不是“冲突”。
最后,马歇尔用看似商量实则通知的语气,对老蒋表示:到双方决定和谈的时候,国共的军事谈判将由他来主持。
马歇尔说到这份上,老蒋也没什么不明白的了:美国人过来调停内战,当然不是为了中国好,而是因为陷入内战的中国对美国没有太多好处,只有一个稳定的中国才能使美国获利。
其实老蒋对美国并没有多少好感。尽管美国给了他很多好处,但他下决策时,美国也常常干涉他的决定。
而马歇尔对老蒋也并不喜欢,在他看来,老蒋就是一个脑中除了暴力想不出更有效手段的家伙,和希特勒区别不大——至少不是个好人。
但是毕竟两人都身居高位,一个是国民党的领导者,一个是在此次调停中代表美国的五星上将;更何况老蒋还指着从马歇尔这里获得更多美国的援助,所以谈话再不愉快,两人一时间也没有将局面弄得太难看。
很快,毛主席、周总理等人就作为我党的代表前往重庆,与老蒋等人进行了会谈,并签下一份协定。后来,这份协定也有另一个名字:“双十协定”。不得不说,马歇尔的工作在这一时期确实取得了成效。
然而没过多久,老蒋就无视了马歇尔的调停,将这些成效扔进了垃圾桶,第二次国共内战处在了爆发的边缘。
马歇尔尽力进行了劝说,希望老蒋能打消内战的念头,但老蒋仍然一意孤行,还在日记中怒骂马歇尔是在给中国添乱。
在得知老蒋的想法后,马歇尔对老蒋彻底失望。他坐上了回美国的飞机,一到华盛顿,就对杜鲁门提出了他的结论:是时候放弃蒋某人,在国民党内扶持一个新的代理人了。
而在大洋彼岸的中国,蒋某人见马歇尔回到美国,便迫不及待地对我党发动了内战。
结果国军一败涂地,最终不得不退守台湾,只能在海的那边远望大陆。
老蒋一心认为,自己之所以会输掉内战,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美国没有援助国民党。而为什么不援助呢?这当然要怪到马歇尔头上——当初肯定是他回美国对杜鲁门毁谤自己,才导致国军只能“孤军奋战”,最后溃败。
蒋某人在日记中称马歇尔是“阴毒”的,可见他对此事有多大的怨念。
桂系的背刺
在老蒋眼中,另一个导致国军溃败的“罪魁祸首”,则是李宗仁。
李宗仁是新桂系的首领,也是后来当选“民国副总统”、代总统的国民党高层。
李宗仁,或者说整个新桂系,本就与老蒋关系极差。在1929年,李宗仁、白崇禧等新桂系领袖还与老蒋带领的军队爆发了一场内战。这场内战以新桂系大败而告终,李宗仁等人一年后才回到广西,在那里休养生息许久才重新将新桂系组建起来。
在那之后,新桂系与老蒋之间的关系就更是到了互相视对方为眼中钉的地步。让这关系变得更加恶劣的是,在马歇尔对老蒋失望回到美国之后,美国就改变了在国民党内的扶持对象,而这对象好巧不巧,正是新桂系的领袖李宗仁!
李宗仁后来之所以能当选副总统甚至行使代总统职责,背后也是有美国在支持。
此前为了尽量将桂系控制在自己掌中,老蒋还曾与李宗仁结拜成为异姓兄弟——当然,不是出于真心。后来两人的关系越发糟糕,到了李宗仁会被老蒋派兵追杀的地步。到那时,这份兄弟情谊早被两人忘到不知道哪里去了。
解放战争时期,眼看着国军不断溃退,李宗仁心中多少明白,国军在这场战争中已经讨不到好了。本来老蒋领导下的国民政府就不得人心,此时失败也不出他所料。于是桂系军开始尽量避免与我军产生冲突,尽可能地保存有生力量。
这作风可气坏了老蒋,此时老蒋还没意识到桂系究竟为何不听他的指挥,只一心认为李宗仁又是在故意与他作对,弃国民政府的存亡于不顾,简直贪生怕死。在他眼中,桂系的不作为给其他国民党军队带来了巨大且不必要的压力,军队溃退桂系难逃其咎。
1949年,人心瓦解的国民党已经难以忍受接连的战败,在这样的压力之下,老蒋不得已选择了下野,由副总统李宗仁暂时代理职务。
当老蒋听闻李宗仁正在打算与我党和谈时,他又没能沉住气,开始四处找人帮忙——虽然不得人心,但老蒋毕竟在总统的位置上坐了那么多年,找到能够阻止李宗仁和谈的人还不算大问题。
但还不等两人做出什么行动,解放军就以摧枯拉朽之势解放了全国,国民党彻底溃败。老蒋在战争失败后带领几十万国军退守台湾,李宗仁则在看到自己手下的桂系军被几乎全歼之后逃往美国。
在台湾的日子里,老蒋没少在暗地里辱骂李宗仁,日记里更是直白地写道:李宗仁背离了国民党,更是他率领的桂系军导致了国军最终的惨败。
即使人到晚年,老蒋依然对此事耿耿于怀,在日记里不止一次地写下对李宗仁的斥责。当然,马歇尔也没被落下。
尾声
老蒋固执地认为,就是马歇尔和李宗仁害得国民党在战场上失败,让他丢了江山。恐怕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老蒋也没有改变这种想法。
其实,不管是马歇尔还是李宗仁,老蒋对其的控诉或许有一定道理,但最终导致惨败的还是老蒋自己。
对于老蒋此人,人们都早已有了清晰的认知,战败的原因究竟是不是在那两人身上,历史自会给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