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9日《聊城晚报》1版
“作为宜居宜游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近年来,聊城吸引了越来越多人前来‘打卡’。为了传播聊城特色文化,我积极进行绘画创作,再现了‘聊城古八景’。”暑假期间,东昌府区河东小学美术教师马玉国并未休息,这不,8月6日一早,他便来到工作室进行创作。
马玉国在创作
1973年,马玉国出生于聊城。他自幼喜欢绘画,1998年毕业于聊城师范学院(今聊城大学)美术系。今年5月21日至6月17日,由聊城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聊城市美术馆、聊城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承办的“自涂自画·马玉国绘画作品展”展出,他的“聊城古八景”线描作品获得观众和业界专家学者的一致好评。
圣泉携雨
马玉国告诉记者,起初,他受聊城市光岳楼管理服务中心原主任魏聊之邀,通过发掘整理,绘制了“聊城古八景”,并成功申报聊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后来,他还参与了《“聊城古八景”的活化利用研究》课题研究。与此同时,“聊城古八景”绘画展在河东小学启动,之后在各学校巡展,引起较大反响。
巢父遗牧
“我出生在聊城,且一直生活在这座城市。以前,我对‘聊城古八景’的认知并不详尽、系统,其实,八大景观的命名与聊城城址的变迁有着密切联系。我翻阅资料、现场记录、拍摄图片,并不断请教专家学者,几易其稿,最终以中国画线描的形式再现了‘聊城古八景’。绘制这八大景观时,我以遵循景观原貌特征为前提,不断对画面元素进行组织,对画面整体效果进行渲染营造,使画面具有一定的观赏性和连贯性,让参观者欣赏聊城古代风物景观、历史遗迹的同时能够领略到线条起伏带来的意趣。”马玉国说,在创作“聊城古八景”的过程中,他深刻感受到聊城文化的深厚底蕴。他认为,“聊城古八景”见证了聊城从古至今的沧桑变迁,是读懂聊城、研究聊城的重要支点。
铁塔烟霏
关于八大景观的命名,早在清朝康熙二年(1663年)《聊城县志》中就有记载,其中兼顾了历史遗迹和历史传说。马玉国对“聊城古八景”的绘制是沿着聊城三次迁城的时间脉络展开的,从春秋时期第一个聊城城址上的“圣泉携雨”开始,一直到明清时期繁忙的崇武驿大码头所展现出的运河盛景“崇武连樯”。“聊城三次迁址都与黄河泛滥有直接关系,但黄河也孕育和塑造了这座城市。这八大景观讲述着聊城在不同时期的历史风貌,同时也是黄河文化和运河文化在鲁西平原融合发展的佐证。”马玉国表示,“铁塔烟霏”“崇武连樯”这两大景观,再现了聊城作为京杭大运河沿岸九大商埠之一的辉煌。
崇武连樯
“文化需要传承,文脉才能永续。在今后的创作中,我会继续弘扬和传播优秀传统文化,让更多人感受这座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蕴。”谈及未来的创作,马玉国说。
文/图 记者 张目伦
来源:新聊城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