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鲜蔬、一勺香酱,一口吃尽菜园子里的味道。”在东北,如果有一道菜能老少皆宜,那必然是蘸酱菜。无论是饭店聚会还是家庭饮食,无论是过年过节还是一日三餐,或精致或粗放,或豪华或简朴,东北人餐桌上一年四季都有它的身影。
蘸酱菜,是东北餐桌上的一道“清流”,被人们称作“丰收菜”“中国沙拉”,当你吃腻了大骨头、铁锅炖,来一盘水灵灵的蘸酱菜:红的萝卜、翠绿的葱、白绿相间的小白菜、浅绿色的尖椒,再配上用来包裹蔬菜的金黄色干豆腐,蘸上东北大酱,吃起来自然清淡又开胃怡人。
在东北,只要是能生吃的蔬菜皆是蘸酱菜。新鲜菜,蘸酱吃,这是东北的饮食特色。在过去艰苦的岁月里,蘸酱菜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以其朴实无华却又饱含生机的姿态,给予人们力量和满足。如今,它依然是家中常备的佳肴,成为了东北饮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东北人无论走到哪里,餐桌上总会点上一盘蘸酱菜,作为正餐里的辅佐美食。有些稍微上年纪的东北人,没有蘸酱菜就吃不下饭,会在屋前小院种点小菜,想吃就薅点。蘸酱菜宛如一道清新的风,吹开了人们心底对家乡美味的深深眷恋。在东北人眼中,故乡之外的蘸酱菜,都是只得其形,不得其魂。唯有踩在黑土地上,才能吃到土生土长的青菜和家常大豆酱,才能真正抚慰一个漂泊许久的游子的心。
东北的蘸酱菜种类极为丰富,常用的蔬菜包括生菜、黄瓜、萝卜、菠菜、白菜等,这些蔬菜都可以生食,还有婆婆丁(蒲公英)、刺老牙这类山野菜。蘸酱菜的特点是蔬菜新鲜、口感清脆,搭配酱料,既保留了蔬菜的原汁原味,又增添了丰富的口感和风味。
“小葱蘸酱,越吃越胖。”蘸酱菜中最有名的不外乎“小葱蘸大酱”了,这也是蘸酱菜的最基本吃法,一碗刚从酱缸里盛出来的色泽金黄的生酱,散发着酱香,一大盘从清水中捞出的翠绿色小葱,令人垂涎欲滴。抓一两棵小葱蘸上大酱,放入口中,浓郁的酱香伴着小葱的清新翠嫩且略带丝丝辛辣,那滋味从口腔发散到全身,提着人们的食欲,此时再配上一口米饭,吃一口茄子炖土豆,脑海中只浮现出一个字——香。
东北地区四季分明,各季节能拿到餐桌上用来蘸酱吃的蔬菜也不同。在乍暖还寒的早春,蘸酱菜主要是山野菜,像婆婆丁(蒲公英)、小根蒜、荠菜……还有少数本地蔬菜大棚种植的小青菜,如小白菜、小毛葱、苦苣等等。野菜蘸酱吃微苦,有着浓浓的山野清香,一些味道较重、生吃口感不佳的野菜,像是柳蒿芽、四叶菜、山芹菜,需要先焯水再蘸酱,可以去掉刺鼻的冲味,突出野菜的鲜劲儿。小白菜吃起来水灵灵的,毛葱带着微微的辛辣,这些鲜嫩水灵的小青菜一口咬下去都是春天的味道。
到了夏天,顶花带刺的旱黄瓜便成了蔬菜最好的代言人。拿起一根黄瓜蘸上大酱,轻轻咬下,先是那一声清脆的“咔嚓”声,随后一股清新的气息在口腔中弥漫开来,带着淡淡的甜味和黄瓜特有的清香,瞬间驱散了夏日的燥热和烦闷。夏天蘸酱菜十分丰富,除了黄瓜,还有水灵灵的小萝卜、青翠欲滴的生菜、辛辣开胃的辣椒、纤细柔嫩的香菜、风味奇特的臭菜,它们口感各异,有的吃起来水份充足,有的清淡爽口,带有微微的甜味和植物的清香,还有的虽闻起来略臭但咀嚼之后,能品尝到一丝别样的鲜香和微微的苦涩,在炎热夏日里,来上一口蘸酱菜,感受满口的清爽与惬意。
秋天是丰收的季节,这个季节大型蔬菜都已成熟,把新鲜的土豆、倭瓜、茄子等在大铁锅里蒸熟,同时再蒸上一盘用大酱打成的鸡蛋酱。蒸熟的茄子,烀熟的土豆再加上一碗喷香的鸡蛋酱,这样的蘸酱菜又别有一番风味。
在寒冷的冬天,虽然菜色比较单一,但把秋天晒好的干白菜、黄瓜干、萝卜干、用开水焯一下,腌好的酸菜切丝用水多清洗几遍,也是蘸酱菜的佳品。
吃蘸酱菜,菜大可随意选择,但酱绝不能马虎。蘸酱菜不只用大豆酱,东北人还经常把酱换着花样做,肉酱、鸡蛋酱、辣椒酱。酱的做法很简单,锅中烧油放入鸡蛋或者肉沫、辣椒翻炒,把大酱用水化开后倒进锅里,加入葱花翻一翻,稍微收汁,美味浓香的酱就炸好了。蘸一口青菜,裹着油润的酱香,美味升级。
东北蘸酱菜,它不仅仅是一道菜,更是东北的文化符号,是东北人性格的写照。它的简单直接,就像东北人豪爽的性格;它的质朴无华,恰似东北人内心的纯真。它没有华丽的外表和复杂的烹饪技巧,却始终占据着东北人餐桌的一席之地。
作者:吉林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姣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