迹象从未如此清晰。
一
8月7日,中央气象台发布高温预警,橙色警报涉及18省市,从东向西,覆盖中国。
流火之夏仍在延续,而在刚刚过去的七月,烈阳、暴雨和洪水轮番考验中国。
陕西断桥,洞庭决堤,湖南平江大水倒灌县城。胶东半岛暴雨如注,龙卷风在菏泽盘旋而起,飞沙走石、天昏地暗、白昼如夜。
极端天气频登热搜,而将世界各地新闻连缀读起,会发现我们已进入一个极热纪元。
早在今年4月,热浪便已席卷亚洲,17国最高气温纪录全被打破,气候学家称为“前所未有的可怕天气”。
老挝果实被晒爆裂,缅甸农田颗粒无收,菲律宾关闭多所学校,柬埔寨一军事基地因高温发生弹药爆炸。
泰国西北地区气象站,4月监测温度45.4℃,不久后曼谷气温高达52.3℃,而邻国孟加拉,宣布迎来58年最热一天,国内部分路面已融化。
在印度,3月到5月,中暑病例2.5万,死亡人数211人,交通部长竞选时热昏现场,全国竞选活动被迫改在深夜和清晨进行。
5月最后一周,印度37个城市气温超45℃。学者在电视上说,“热浪已达人类忍耐极限”。
水火浩荡蔓延,阿联酋迎75年最大降雨,中东满目洪灾,暴雨掠过大陆,欧洲多瑙河、内卡河等多河流水位上涨,法国玉米产量骤降25%。
希腊雅典古城关闭,救护车停满全国景点,意大利16城高温警报,他们把热浪称为“卡戎”,神话里的阴间摆渡人。
在大洋彼端的美国,加州野火肆虐,浓烟映红天空。大火方歇,飓风又至,德州121县进入灾难状态,270万户断电。
我们已进入全球沸腾时代,这是联合国秘书长去年夏天的警告。而今年,他说:
我们的气候正在崩溃,迹象从未如此清晰。
反常的迹象越来越多。今年4月,广州降水相当于北京一年,超同期“世界雨极”乞拉朋齐,广州网友抱怨“广州的雨,比热带雨林还多了”。
在河南,人们一度求雨,干旱蔓延各地,然而旱涝急转,接踵而至的暴雨冲毁农田,“好不容易浇了三次的苗,最后被一场洪水淹死了”。
南阳盆地被淹,周口停运停产,商丘人涉水上班,自嘲河马,永城雨灌小区,人们扒开电梯门,看到滚滚洪流。
杭州灵隐寺大雨倾盆,然而一周后,又烈阳高照,西湖断桥地表温度50℃,当天,浙江发布35条高温红色预警,创今年纪录。
有年轻网友感叹,新闻里百年一遇太多,“我二十岁就已见证三次百年一遇”。
这仅仅是开始。世界气象组织报告显示,未来5年,我们将迎来前所未有的高温。
而欧盟数据显示,去年6月到今年5月,12个月,每个月都是有气象记录以来最热那个月。
长期追踪气温变化的气象学家埃雷拉,在社交媒体上写道:
“我们正在看到的是三个世纪以来气象学上从未见过的景象。”
二
异象背后,所有反常都指向全球变暖。
新世纪前20年,暴雨事件增加了134%,高温事件增加了232%,诸多50年一遇变成了5年一遇,而全球则在不断变暖。
科学家称,全球气温每上升1℃,极端降水强度就增加7%,五十年一遇的极端气候,发生频率将增9倍。
2015年,《巴黎协议》提出目标:本世纪末,全球升温控制在1.5℃以内。
然而不用100年,2023年,全球升温已达1.3℃,科学家预计2030年左右,全球升温将超1.5℃。
联合国气象机构失望表示,未来五年内,世界气候会迅速攀升到一个至关重要的变暖阈值。
学者称,越过阈值,气温将持续增高,增速将比过去10万年都快,地球变为高压锅,人类进入自造的“热地球时代”。
所有异象皆为自造。千禧年时,诺贝尔奖得主克鲁岑,提出了“人类世”概念。
从冰川期结束到20世纪中期,是大自然主导的全新世。而全新世之后,便是人类世,人类活动主导着地球地质。
我们用火车征服荒野,用渡轮跨越大洋,开山伐树,填海造田,无数个体的行为,最终改变了全球气候。工业革命后,全球变暖速度远超之前百万年。
学者测算后表示,过去50年,全球变暖造成的温室热量,相当于约250亿颗原子弹爆炸,而今年加速到每秒增加3至6颗原子弹。
今年6月25日,达沃斯论坛发布报告,极端天气是全球未来十年最需重视的风险。
而中科院研究员受访称:中国地形复杂,更易受升温影响。
科普推测中,此后抗洪抗旱交替轮转,高温暴雨切换无常,骤冷骤热是为常态,“想不到”的气候将不断上演。
学者受访举例,如全球升温2℃,上海夏季40℃以上天数将增10倍,天津有淹没风险,别想着迁居北方,2020年台风已三访哈尔滨。
变化的气候将永久改变我们的生活。
连续降雨引发洪涝,导致农作物欠收,继而让物价上涨;高温消耗能源,发电需化石能源,加速全球升温,陷入恶性循环。
而在更高维度,冰川释放病毒,紫外辐射增强,海平面上涨物种灭绝,全球一半以上人口将受“气候病”威胁。
中科院学者魏科称,我们已经翻过了“气候临界点”,未来升温已成定局,80后和90后的晚年生活将面临严峻挑战。
三
流火之夏,气候博士拉比称,当下气温水平,地球可能已有12万年未出现,“是时候行动了”。
人类对抗气候的行动,可以上溯到56年前。
1968年,科学家富勒提出“穹顶计划”,用直径2英里的穹顶,覆盖曼哈顿中心城区,人工调节风、光、热,自制气候。
他已望得极远:
“大自然每产生一加仑的石油,所代谢的消耗,相当于要付出100万美元以上的代价。”
穹顶计划一度风行,休斯顿提出休斯顿穹顶,英国设计康沃尔郡伊甸园,俄罗斯则在西伯利亚巨大钻石矿坑内,筹建穹顶城市。
这些计划最终停在纸面,而最可能实现的穹顶城市,是沙特2021年宣布的未来城。
那座未来城市呈直线状,长达170公里,投资近2000亿美元。两条平行的镜面建筑,横跨海岸、沙漠和山峦,挡住所有风沙暴雨。
这些宏伟计划之外,也有人在推行微小的“末日掩体”。
七十年代,建筑师雷诺兹在新墨西哥州,用七万多个废弃瓶罐,建成第一所“大地之舟”。这种环保住宅,不接城市水电,可自给自足。
此后,大地之舟四处推广,美洲、欧洲、亚洲等地都有环保人士搭建自然社区。
雷诺兹曾遭嘲讽,但他的理念渐被接受,他说大地之舟并没有什么复杂科技,只是借用自然循环:
人类不贪婪,便能长久。
然而,无论是能容纳百万人口的穹顶城市,还是散布各国的大地之舟,终究是杯水车薪。真正的穹顶,依旧是头上的天幕。
科学家推算过用已有科技,逆转未来,但均告失败。
模拟火山爆发可抵太阳辐射,但臭氧层会遭破坏;向海里施肥让浮游植物生长,但后续会让生态恶化;种树绿化虽好,可一万亿棵树也无法吸收现有碳排量,且缺足够场地。
科学家最后结论:人类效率最高、最理想、几乎没副作用的改造,就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
7月的演讲中,联合国秘书长继续呼吁减碳,称当下正是节点,“通往气候地狱的高速上,我们急需一个出口”。
减碳需要所有人共同努力。
BBC纪录片中,科学家呼吁减少购买无用商品,尽量买耐用商品,不浪费食物,避免空运。空运是海远产碳的100倍。
所有微小的行为最终将改变人类的命运。
白发苍苍的科学家说,地球诞生这45亿年里,经历过大陆漂移、行星撞击、以及反复出现的冰河时代,而人类来到地球却不过10万年,“地球不会消失,我们会。”
纪录片结尾,他做出最后呼吁:如果我们在十年内不采取有力措施,将面临对自然不可逆转的伤害,以及星球的崩塌。
他说:我们快没时间了,但仍然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