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多方信号显示,伴随楼市新政落地、需求回暖,房地产市场正酝酿新一轮变革。有数据称,2021-2023年,中国房地产市场销售面积已从18亿平米下降到11.7亿平米。业界普遍预期,随着2024年下半年的到来,楼市将迎来"十大变化",引领行业驶入新赛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首当其冲的变化,是存量时代的全面来临。随着越来越多的家庭买房置业,刚性需求在逐步减少,特别是在不少中小城市,去化难题日益凸显。有业内人士直言,随着人口增速放缓,三四线楼市面临需求"天花板",后续库存消化难度不小。

房企洗牌也将进一步加剧。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房地产公司多达9万余家,而美国仅不到500家。在市场下行期,中小房企面临被兼并或破产的风险急剧上升。有机构预计,未来行业CR20有望突破60%。对购房者而言,选择那些财务稳健的大品牌开发商将尤为关键。

为了稳定市场预期,保障房建设和商品房去库存有望双管齐下。未来五年,全国计划推出600万套保障性住房,同时地方政府或将出手收储商品房,化解库存压力。这对那些暂时买不起商品房的群体无疑是利好。

传统的拆迁安置模式也在悄悄生变。在很多城市,货币化安置正逐步退潮,取而代之的是房票制补偿。有评论称,那种一夜暴富的拆迁神话,怕是再难上演了。

伴随着建筑规范的调整,低容积率、高得房率或成新的市场宠儿。未来买房,不仅容积率2.0以下的别墅将更受青睐,就连高层住宅,实现90%甚至100%的得房率也将成为可能。对普通购房者而言,100平的房子最终得到100平的使用面积,无疑是一大利好。

与前几轮调控不同的是,本轮去库存可谓"国家队"亲自下场。有观点认为,在新一轮强刺激下,大部分城市房价有望在2024年底见底企稳。但也有声音提醒,房价何时见底,关键要看二手房的成交量走势。如果没有持续性放量的过程,所谓的"止跌回升",不过是镜花水月。

房地产之所以举足轻重,不仅因为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地位,更因为它事关亿万家庭的切身利益。可以预见,调控的力度之大、决心之强,将是空前的。因此,对于那些观望的购房者来说,趁着"窗口期"适度入场,未尝不是一个选择。

理性择房的重要性也愈发凸显。在当前环境下,盲目跟风置业的风险不容忽视。倘若收入预期、还贷能力等因素都不具备,贸然上车反而可能陷入财务困境。对此,专家建议,购房一定要立足自身,未雨绸缪才是上策。

面对千变万化的市场,普通老百姓大可不必过度焦虑。在"房住不炒"的大方针下,住房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将为无房家庭提供更多选择。租购并举,因地制宜,人人安居的美好愿景,终会照进现实。

随着"存量时代"的到来,中国房地产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变局。在这场"代际更迭"中,旧的行业规则和游戏法则,都将被重新书写。无论是对房企,还是购房者,唯有审时度势、因应变化,才能在下一个十年的长周期中,笑到最后。

理性看待市场,不盲从、不跟风,摒弃投机心理,才是普通人应对之道。买房,归根到底是为了安身立命,而非图一时的财富幻想。在这个再平凡不过的道理面前,任何的风云变幻,都不过是过眼云烟。人生漫长,置业不过是其中的一站。无论房价涨跌,生活终将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