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YouTube,10岁大的孩子为什么要看《网络明星战》?他们才不想看。但X世代的孩子没别的选择,所以他们非看《网络明星战》不可。结果是X世代拥有比过去更为统一的流行文化经验,形成他们大多数都能认可的流行文化标准。
网路出现以前,X世代最喜欢的科技是电视。虽然婴儿潮世代是第一个小时候就有电视的世代,X世代却是把看电视当成天经地义的第一代——也是还记得没有第四台和录影机的日子的最后一代。
摆进传媒史来看,X世代和婴儿潮世代尾的成长岁月十分独特:当时电视无所不在,但收看选择十分有限,还没有分裂成像后来那样令人目不暇给的几百万种选项(线上和串流影片出现之后尤其如此)。 X世代的孩子有什么节目就看什么,因为电视上只有那些。
如果有YouTube,10岁大的孩子为什么要看《网络明星战》?他们才不想看。但X世代的孩子没别的选择,所以他们非看《网络明星战》不可。结果是X世代拥有比过去更为统一的流行文化经验,形成他们大多数都能认可的流行文化标准。
X世代收看的节目,反映了他们的成长经历
图片来源:GettyImages
X世代的童年回忆有很大一部分与电视有关。对他们来说,最美好的事莫过于在周六上午起床后倒碗玉米脆片,坐在电视前看卡通。如果你是钥匙儿童,八成会成为周间下午情境喜剧的忠实观众。
X世代收看的节目反映了他们的成长经历:虽然大人试图将70年代「规则仅供参考」的文化变得适于儿童,但经常失败。这养成了X世代关键性格:独立、愤世嫉俗、热爱流行文化。
1970年代的儿童电视节目迷幻味十足,简直像婴儿潮世代边嗑药边写的,也许是编辑开始打字前先躲进厕所抽了大麻。有个节目叫《喷斯托夫先生》(HR Pufnstuf)(请问你喷的是烟还是……?)
图片来源:《西格蒙德与海怪》,来源:IMDb
另一部《西格蒙德与海怪》(Sigmund and the Sea Monsters)里有一只被赶出家门的年轻海怪(其实是穿上绿色人造纤维装的比利巴蒂,身上有毛,眼睛傻呼呼的,还有一根大牙)。
同样脑洞大开的还有《失落之地》(Land of the Lost):一家人被水卷进浴缸,结果落入丛林,发现那里全是恐龙和一种叫史力斯塔克(Sleestaks)的生物(显然有语言学教授为这种生物编了一整套语言,惦量过这出戏的制作品质和演技之后,你会觉得他们大部分预算一定都用到那里)。
在周六上午的各种节目之间,还有内容活泼的教育卡通《摇滚学习乐》(Schoolhouse Rock),X世代可以透过它学到历史、政府和文法。如果你想知道某人是不是X世代,这样做就对了:走过去对他唱「我只是法案,是的,我只是法案……」如果对方回唱:「我正坐在国会大厦里。 」没错,他是X世代。 X世代也许不记得连接词是什么,但他们一定记得〈连接词用来连结〉的曲调。
这两部作品,可说是最具X世代风格的节目
Photo Credit: 《叔比狗,你在哪里! 》,来源:IMDb
X世代的儿童节目基本上有两种典型,一种是《叔比狗,你在哪里? 》(Scooby-Doo, Where Are You!),另一种是《脱线家族》(The Brady Bunch)。这两部卡通淡化了沉默世代和婴儿潮世代的问题,让儿童观众更能接受,可以说是最具X世代风格的节目。
《叔比狗》有四个青少年和一只狗,他们每一集都忙着破案,也每一集都穿着同样的衣服。其中一个婴儿潮世代青少年叫薛吉,好像随时都像喝醉酒或嗑了药一样。他非常贪吃,而且老是看到鬼。
每一集最后总是「怪老头」或某个坏蛋的诡计被拆穿,原本可以从闹鬼的地方拿到的好处都没了,怒气冲天地说:「要不是你们这些死孩子瞎搅和,我早就拿着东西跑了!」(1992年的《反斗智多星》完美致敬了这个「叔比狗结局」哏,让X世代开心得很)。
Photo Credit: 《脱线家族》,来源:IMDb
《脱线家族》演的是拼装家庭的故事,三个女孩和三个男孩同住一个屋檐之下,后院是人工草坪,屋子里不晓得怎么塞进了第二层楼。 《脱线家族》在1970 年代初首播,后来没完没了似地在1980年代一再重播。
制作人舍伍德施瓦茨(Sherwood Schwartz)当初看到离婚率上升,决定跟上文化潮流,用戏剧呈现继兄弟姊妹的生活互动─不过这家人不知怎地总是能完美融入彼此。
不论是手足拌嘴还是约会难题,都可以在30分钟内完美解决。有人认为X世代儿童之所以这么喜欢这出戏,是因为他们的家庭问题通常没那么简单。在1994年电影《四个毕业生》(Reality Bites)里,薇诺娜瑞德(Winona Ryder)的角色抱怨:「我真不知道事情为什么不能像《脱线家族》一样,半个小时一到就恢复正常。」伊森.霍克回答:
「嗯,因为现实世界不是如此──连布莱迪先生都死于爱滋。」是的,饰演布莱迪先生的演员罗伯特里德(Robert Reed)验出HIV阳性1992年去世,享年59岁。
X世代一马当先,冲进越来越具互动性的数位世界
Photo Credit: Shutterstock / 达志影像
此外,X世代还拿电视作新的用途:打电动。雅达利(Atari)游戏机在1977年上市,到1980年代初已随处可见。许多X世代沉浸在《太空侵略者》、《一级方程式赛车》、《大蜈蚣》的世界,一打就是好几个钟头。
到1980年代中期,电子游戏渐渐转移到电脑和其他公司(如任天堂),《大金刚》、《超级玛利欧》、《拳无虚发》等游戏风靡一时,不只小孩和青少年为之疯狂,许多大人也趋之若鹜。电子游乐场让电动成为社交活动,朋友之间会彼此帮忙找铜板、凑零钱,好再战一局《小精灵》、《打空气》或《青蛙过河》。
就这样,X世代一马当先,冲进往后几十年将越来越具互动性的数位媒体世界。打电动和看电视不一样,看电视是被动的,打电动是主动的。这是十年后的先兆,预示网路将赋予个人更大的控制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