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
住在小区,看着楼下的店铺开了又关,关了又开,反反复复,线下社区生意,还值得做吗?
A:
疫情之下,一公里以外的消费骤然停滞,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 开在“回家路上”的社区商业显现出了蓬勃的生命力。例如, 盒马鲜生社区店同比 2019 年逆势增长 2 倍以上;罗森社区便利店的销量与 2019 年相比增长了 70%~80%,消费者对社区商业的依赖性显著增加。
但即便如此,社区商业仍未在大部分社区消费者心中形成积极印象。或许正如便利蜂高管所言: “所有人都意识到社区是一个不可失去的场景,但具体怎么做没人知道。”
那么,我们先来看看社区消费者的六大特征: 距离近、会员办 理意愿高、口碑影响大、易厌腻、易产生地点依恋、家庭型消费为主。易厌腻和地点依恋两大特征是核心。
消费厌腻是指消费者对重复消费同一产品或服务的效用感、享乐感或满意度显著下降, 负面感知逐步抑制正面感知的主观情绪体验,也就是通俗说的审美疲劳。
地点依恋有助于提高消费者的自愿复购行为(自愿行为Volunteering),也愿意支付更高金额(过度回报行为Over- Reciprocation), 甚至成为门店的代言人(代言人行为Ambassadorship), 吸引更多他们的朋友前来体验与消费。
所以,社区商业要想长久发展,需要抓住这两个关键。
1.缓解消费厌腻:
(1)会员异业联盟。有集合产品优势的品牌联盟、捆绑产品的联合促销,也有社区商家间开展会员相关的异业联盟,比如会员积分联盟, 消费者在某社区A便利店办理的会员可以在同社区的B餐厅消费积分并兑换。
(2)丰富产品线,新增产品类别。
(3)社区消费者对可分享的优惠券的厌腻程度更低, 购买意愿更高。
(4)知名度低的社区品牌开在老旧社区,有更高的概率提升销售额。
2.提升地点依恋:
(1)社区消费者对含有“家”字的社区商家品牌名称的购买意向更高,能为消费者带来熟悉、真实和家的感受的店铺更有助于消费者产生地点依恋。
(3)社区消费者对提供功能性附加服务的社区商家产生的地点依恋更高。
(4)社区消费者对服务人员展现温暖形象的社区商家产生的地点依恋更高。
(5)相比物质类,体验类的会员活动更有助于社区消费者对社区商家产生地点依恋。
社区商业被描绘为开在“回家路上”、“有家的温度”,社区就是一个以“熟人关系”维系的小型社会,商家服务人员与消费者形成的“人际友谊”会延伸出“商业友谊”。
参考来源: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心理科学进展 2022, Vol. 30, No. 7, 1482–1495 《理解社区消费者: 地点依恋和消费者厌腻理论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