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发现了吗?

曾经理所当然的服务,如今竟然都开始收费了。

一场"不知不觉"的价格革命,正在悄然发生。

而商家们似乎也找到了发家致富的新路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明明可以免费提供的服务,非要额外收费。

明明承诺的会员福利,实际体验大打折扣。

明明环保、服务的成本并没有大幅上涨,收费标准却高得离谱......

种种乱象,无一不在挑战消费者的神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这些收费,究竟是良性的服务升级,还是变相的涨价圈钱?

商家们的理由是否站得住脚?消费者的利益又如何保障?

让我们一起聚焦几个典型领域,看看那些鲜为人知的"收费门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电视台疯狂推VIP,直播内容却愈发low

还记得小时候,电视是家里的主旋律。

爸妈守在电视机前,等着看“八点档”。

然而现在,电视的地位岌岌可危。

除了内容难吸引人外,"VIP"服务的泛滥。

让不少观众纷纷弃TV投网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少电视台推出所谓的"高端"频道。

号称有独家内容、高清画质,但需要额外付费。

比如某卫视的VIP频道,月费高达48元,比视频网站VIP还贵。

但仔细一看,所谓的独家内容跟普通频道区别不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更离谱的是,一些本该公益普及的内容,也被打上了VIP的标签。

例如,有些把科教频道划分成了普通和VIP两档,后者需额外付费。

试问,科普教育难道不该惠及大众吗?

何况VIP内容也强差人意,不少是过时、低质的劣质节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线电视的VIP服务也好不到哪去。

动辄上百的年费,除了几个体育频道,其他收费频道内容平平无奇。

有些VIP节目打着高清的幌子,实际画质连720P都不到。

种种名不符实的服务,难免让人觉得是"智商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了VIP服务质量堪忧,电视内容也在愈发荒芜。

卫视综N代、收视率造假、选秀一地鸡毛......

观众审美疲劳,收看热情骤减。

反观网络平台,优质内容层出不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统计,2023年中国有线电视用户已跌破2亿。

直播节目收视率屡创新低。

面对流失的观众,电视台非但不反思提升内容质量。

反而把VIP服务当成"救命稻草",殊不知这样只会加速用户流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电视的VIP狂潮,背后是内容创新乏力、经营理念滞后的尴尬现实。

与其把时间浪费在设置收费壁垒上,不如专注做好内容。

否则,在互联网时代,电视的没落只会越来越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外卖平台疯狂圈钱,餐盒餐具费让人愁

随着外卖行业的火热,各大平台为了提高利润,纷纷推出餐盒费、餐具费等额外收费项目。

某某平台表示,这些费用是为了支持商家提升用户体验。

然而在消费者看来,这更像是平台和商家联手割韭菜的新套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按照规定,餐盒费的收取应由商家自主定价,平台不能强制。

但实际上,有些商家反映平台暗中施压,否则会影响店铺排名。

更离谱的是,有的平台明明提供的是最低档的塑料餐盒,却收取高达2-3元的餐盒费。

这相当于餐盒成本的四五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某些餐饮店铺打着"环保"的旗号,对一次性筷子、饮料杯等收取高额费用。

以一双筷子为例,采购成本不过几分钱,餐具费却高达1-2元,溢价近十倍!

更有甚者,筷子、餐巾纸等本该免费提供的餐具,现在也要单独收费。

如此坑人的做法,令消费者叫苦不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面对消费者的不满,一些外卖平台装聋作哑,客服投诉难有回音。

商家则以"成本上涨""配送费上涨"等理由搪塞。

但究竟涨了多少,谁也说不清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更让人气愤的是服务质量却每况愈下。

不少消费者反映,外卖餐盒质量低劣,常常出现漏油、易碎等问题。

送餐员为图省事,常常不提供餐具,导致消费者"吃个外卖都不方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人说,不想付餐盒餐具费,大不了不点外卖。

但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外卖已经成为许多人的刚需。

平台和商家利用这一点,肆意在消费者身上"薅羊毛",实在让人不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景区疯狂圈钱大法,让你钱包瘦身不停歇

五一、十一等小长假……你计划去景区游玩放松?

但当你买好门票,满心欢喜地进入景区时。

可能会发现自己的钱包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瘦身。

停车费、环保费、观光车费......景区的各种乱收费简直让人应接不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以停车费为例,很多著名景点的停车费简直是黑洞。

例如某地“脚下”的停车场,按次收费30元不说。

时间稍微超过一点就得重新收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黄山风景区更离谱,停车费高达100元/天。

与市区动辄10元/天的收费标准相比,这简直是在抢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至于观光车费,简直就是明抢。

不少景区动辄十几公里的游览线路,如果靠双腿跋涉几乎不可能。

但强制乘坐观光车的价格却高得吓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门票价格虚高、二次消费严重等问题,已经成为游客的普遍诟病。

但面对公众质疑,一些景区却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

"停车费高是因为土地成本高""观光车是为了游客安全""收取环保费是景区管理需要"......

种种冠冕堂皇的理由,难掩他们趁火打劫的本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旅游是为了放松身心,而不是在一个个收费项目中愁眉苦脸。

"茶水成本两三元,茶费标价二三十。车位一天十块钱,停车动辄百来元。"

面对景区层出不穷的收费项目,网友们纷纷吐槽:"节假日又快到了,我们这些'韭菜'又要被收割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些看似离谱的收费,反映出一些景区唯利是图、不顾游客感受的经营理念。

他们用断章取义的理由粉饰太平,实则是在趁火打劫、揩游客油。

殊不知,游客的钱包不是取之不尽的魔法口袋,一味压榨只会适得其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古语有云:"取之有道,用之有度。"

景区若想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摒弃急功近利的心态,把更多精力放在优化服务、创新体验上。

至于广大"韭菜"们,也要擦亮双眼,理性消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毕竟,再美的风景,也不值得用智商买单。

相信只要消费者与监管部门形成合力。

那些伸向游客钱包的黑手,终会缩回去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