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革命时期,并不是所有的红军都参加了长征,也有一部分红军选择留守根据地,坚持游击战争,这部分红军也被称为“南方八省留守红军”。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南方八省的留守红军改编为新四军,他们也在我党的领导下投身抗日救国的时代号召当中。
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个人就曾参加过新四军,他的名字叫傅奎清,新中国成立后,傅奎清担任了沈阳军区副政委、南京军区政委等职务,是一名正大军区职干部。那么,傅奎清的身上都有什么故事呢?
傅奎清出生于1920年,湖北省英山县人,出生于一个革命家庭,他的父亲是一名老红军,曾在红军独立第十三团担任过文书。也是在父亲的影响下,傅奎清自从懂事起就对革命充满了向往,1931年,年仅11岁的傅奎清加入了当地的儿童团,主要为红军站岗、放哨、传递情报,支援苏区的反“围剿”。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傅奎清参加了革命,成为了我党的地下交通员,多次冒着生命危险为游击队传递情报。1938年,傅奎清加入了我党,成为一名光荣的党员。1939年,傅奎清参加了新四军。参军之后,傅奎清进步很快,他也在战争中学习了战争,积累了丰富的指挥经验,为以后走上重要岗位奠定了基础。
傅奎清戎马一生,他印象最深刻的战斗发生在1942年,当时傅奎清担任了新四军十八团八连指导员,他也是第一次带领连队抗击日本侵略者。在这第一场战斗中,傅奎清就率部取得了胜利,并且活捉了四名日本侵略者。要知道,在真实的抗战中,活捉一名日军是非常困难的,但傅奎清一下子活捉了四名,他也因此一战成名。
解放战争时期,傅奎清参加了莱芜、南麻、临朐、胶河、莱阳等战斗,率部歼灭了敌人大量有生力量,促进了华东战场的胜利。那段时期,傅奎清经历了无数次战火的考验,他不畏艰难,不怕流血牺牲,为革命的最终胜利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傅奎清又参加了抗美援朝,担任了二十三军六十九师政委以及二十三军政治部主任等职务。在朝鲜期间,傅奎清在一次美军轰炸中身受重伤,头部被弹片击中,在这之后,这块弹片一直在他的头部,没有取出。《朝鲜停战协定》签订之后,傅奎清继续留在朝鲜,协助朝鲜人民重建家园,朝鲜的百姓也对傅奎清等军人充满了感激:“你们打仗是英雄,劳动是模范!”
从朝鲜回国后,傅奎清积极投身我军的各项建设,陆续担任了二十三军政委、沈阳军区副政委、沈阳军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福州军区政委以及南京军区政委等职务,是我军的正大军区职干部。
进入上世纪八十年代后,傅奎清严格按照“四化”的标准培养后备干部,积极推进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另外,在军区的精简整编、练兵备战等方面,他也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促进了我军的革命化、正规化与现代化建设。
1988年,傅奎清被授予中将军衔,成为“88式军衔”的中将之一。1990年,他退出领导岗位,在这之后,傅奎清依然关心我军的建设,并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1998年,傅奎清离职休养,晚年他主要生活在南京,于2022年因病去世,享年102岁。值得一提的是,傅奎清还培养了一个优秀的儿子,他的儿子名叫傅沿江,曾担任江苏省军区副参谋长等职务,是我军的一名少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