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人可以忘记,在红土赛场上,郑钦文创造了历史!
在此之前的奥运网球项目中,中国选手个人单打最好的成绩是李娜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进入四强。
郑钦文不仅是首位在奥运历史上获得网球单打冠军的中国人,也是亚洲选手首次在奥运会上夺得网球单打金牌!
郑钦文创造历史的背后,是她钢铁般的意志和毅力,也是一个家庭的豪赌。
这场以一个家庭、2000万资本、一个孩子的人生为赌注的赌局,最终大获全胜。
郑钦文小时候就展现了体育天赋,不爱坐车,偏偏喜欢跑步到目的地。
运动员出身的父亲郑建坪敏锐地察觉到这一点,他不厌其烦地带着女儿尝试各种运动。
乒乓球、羽毛球、篮球、排球、跑步等试了个遍,但结果都不尽如人意。
直至到在北京2008年奥运会上,6岁的郑钦文和爸爸一起去看奥运,从此爱上了网球。
也正是那次比赛,李娜成了郑钦文的偶像。
天赋和兴趣是相辅相成的,郑钦文刚接触网球就展现了惊人的天赋,力量、速度、准确度都超过了同龄人。
为了训练,郑钦文对自己极其“残忍”。
郑钦文的启蒙教练陈宏鸣说,从小时候开始,郑钦文从不吃零食,不喝饮料。
为了保持常年的低体脂,一年365天里,有360天郑钦文都在坚持吃鸡胸肉西蓝花。
教练余丽桥评价郑钦文“不老实”,如果两个人一组轮流打20个球该换人了,她经常会偷偷多打10个,想尽办法多练。
另一位教练佩雷·里巴也说过,郑钦文是所有运动员里最刻苦的一个,这辈子没见过像郑钦文那样努力的人,训练场上永远最早到、最晚走。
在奥运赛场上,决赛之前,郑钦文已经打败了前世界第一德国老将科贝尔、现世界第一斯瓦泰克,两场比赛都持续3个多小时。
在和斯瓦泰克对战的时候,面对打败自己6次的劲敌,郑钦文没有胆怯、没有认输,而是凭借超强的意志力实现逆转。
身处艰难的局面,观众表现得甚至比她本人还要着急,但在她脸上却看不出波澜。
她专注比赛,把看似不可能的事情,变成现实,把看似越不过的高峰,踩在脚下。
当时郑钦文在接受记者采访说,“其实打到后面,我真的已经没有劲了。有一段时间,我可能都已经喘不过气了,腿像灌铅一样重。
但是她依然表示自己可以为了国家再奋战三个小时。
时间来到决赛,她依然凭借钢铁般的意志和强悍的精神和爆发力,突破了生理极限,突破了人种。
追随李娜、成为李娜、超越李娜。
曾经在电视上看到李娜澳网夺冠的小女孩,已经开创了自己的历史。
现在,网球史上有她的名字,郑钦文是独一无二的,是当之无愧的Queen Wen。
要说郑钦文的成功来自一个家庭的豪赌,一点都不为过。
我们很难想象一个家庭为了托举下一代,可以做到什么程度。
当时网球世界被欧美国家垄断,中国网球的成绩并不出色,国内网球训练水平较低。
但是郑建坪依然选择满足孩子的心愿,举家庭之力支持郑钦文学习网球。
让她接受更加专业的训练,以李娜为目标,李娜谁教的,就找谁学。
当郑建坪找打李娜的当时的省队教练余丽桥时,余丽桥觉得郑钦文太小了,不愿意教。
郑建坪到处托人说清,最后一家子几乎直接跪在了余丽桥面前,让郑钦文认她作为自己的干妈。
有了专业教练的支持,郑钦文的球技突飞猛进,郑建坪意识到现在的训练已经不能满足女儿的进步需求。
很快,郑建坪放弃好不容易找到的教练,取而代之的事李娜退役前的最后一位教练卡洛斯。
当女儿已经开始海外比赛后,郑钦文的教练又换成了带李娜拿过冠军西班牙教练佩雷·里巴。
但是由于里巴没达到郑建坪对女儿的成绩要求,毫不留情地立马解除合作。
为了女儿得到最好的训练,郑建坪足够狠,只谈结果,绝不不拖泥带水。
郑建坪为女儿铺的网球路远不止这些。
网球是出了名的老钱运动,郑钦文走的是体制外路线。这样的训练方式更加个性化,但是也更加费钱。
为了让女儿打网球,郑建坪卖车又卖房,有网友推测,这些年他为了郑钦文投资近2000万。
在国内训练的时候,全家人围着她,无微不至地照顾她除了比赛之外的一切事宜。
为了方便她随时随地挥拍锻炼,家里没有电视,客厅没有家具,没过过年,没过过节。
上体校时,郑钦文的父母在训练场外租了一个房子,一开始是外婆陪着她,后来父母轮流在十堰和武汉之间跑。到后期,妈妈辞职专心陪伴她参赛和训练。
郑建坪放弃自己的事业,每一次比赛都会亲临现场,陪伴女儿比赛复盘和总结。
从郑钦文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家庭的孤注一掷。
无论是金钱、精力还是时间,这个家庭为了实现女儿的天赋和梦想,不惜一切代价。
如今的郑钦文已经成为商业价值最高的中国运动员,赞助收入近4000万,未来会更加“钱途”光明。
父亲的慧眼、家人的牺牲和破釜沉舟,这一家子最终赌赢了!
果不其然,郑钦文已经取代谷爱凌和江旻憓,成为新一代鸡娃榜样。
但是她的路真的可以复制吗?
一直以来,很多家长都认为,鸡娃相当于砸钱。但事实上,砸钱只是鸡娃中最简单的一步。
世界上有钱的富人不少,但能够培养出创造历史的奥运冠军不多。
因为花钱容易,但时间和精力的100%投入不容易,倾计一切培养孩子更不容易。
梳理郑钦文的经历,可以看到一个父亲对女儿教育的重视,他可以发现女儿的天赋并愿意培养。
可以看到父亲对女儿成长的无微不至,从教练挑选到陪伴比赛,父亲不仅是郑钦文的引路人,还是精神支柱。
还可以看到一个家庭毫无怨言的牺牲,不求回报的支持。
郑钦文的成功,是家庭的倾力托举,是父亲的独具慧眼,是一个家庭的牺牲。
当然也不能忽视郑钦文的体育天赋,以及异于常人的自律和意志力。
试问有多少家长可以为孩子做到这一步,又有多少孩子具备这样钢铁般的意志?
多少家长一边希望孩子可以在体艺领域做出成就,一边有担心孩子影响学业,最后两手抓,两手空。
郑钦文和她的家人几乎没有后路,她的生命只有打球,也正是因为没有退路,所以只能勇往直前。
不得不说,这条路实在是太苦、太残酷。
她的成功太难复制,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说,并没有多大的参考意义。
但是郑钦文的经历会激励无数父母把目光聚焦到自己的孩子身上,发现孩子的天赋和兴趣,倾力培养,或许将会出现新的奇迹。
因为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不可复制的。正如郑钦文说的那样,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自己,都有不一样的路要走。
我们不必成为第二个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