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聿明打不了逆风仗。”在评价国军将领的时候,粟裕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这个问题。
杜聿明淮海被俘后,就被关押在战俘营中。所以他并不知道,粟裕对自己的评价。
粟裕为什么说杜聿明打不了逆风仗?杜聿明知道粟裕是怎么评价自己的吗?杜聿明对于自己的战败是什么态度?
年少也有豪情壮志
少年时的杜聿明,和后来的杜聿明完全不一样。杜聿明家中是封建的地主家庭,他家是远近闻名的大地主。
杜聿明的父亲杜良奎在读书上有天分,家中对他寄予厚望。杜良奎也是争气,在家人的支持下考中了举人。
然而清末社会混乱,各种党派层出不穷。考上举人之后的杜良奎,接受了革命派的思想,加入了同盟会。
清政府的官员盘剥老百姓,连杜家这种大地主也饱受剥削。只不过杜家家资丰厚,对他们来说,孝敬官员也没什么。
不过对杜家来说没什么,对当地老百姓可是十分困难了。杜良奎曾经多次联络乡里的民团,赶跑了为非作歹的政府官员。
杜聿明出生之后,他的父亲就对他寄予厚望。但杜聿明小时候不喜欢上学,他更喜欢舞刀弄枪。
不过在父亲的强势镇压下,杜聿明收起了玩乐的心思,开始好好读书。杜聿明的父亲是个闲不住的,他并不想在家当个富贵老爷。
所以杜聿明开始读书之后,他的父亲也找了一份教书先生的工作。杜聿明读书的地方,是他的表哥创办的学校。
杜聿明在表哥和父亲严厉的督促下,学习成绩一直都名列前茅。同时在父亲的影响下,他怀抱着一个救国的梦想。
杜聿明的父亲给他讲过,外国人是如何在我们的土地上肆虐的。清政府的不作为,使得外国人在我国横行霸道。
他告诫杜聿明,千万不要拘泥于这个小小乡村。世界很大,只有多看看,他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
在父亲的教导下,杜聿明对清政府也是厌恶不堪。即便清政府已经被推翻,杜聿明却知道,我国变成当时的模样,都是清政府的原因。
杜聿明曾经想,只要自己小学毕业之后,就按照父亲的说法出去走走。可惜杜聿明的这个想法没能实现,国家大业压在了他肩上。
那时杜聿明的祖父母和伯父都去世了,他的父亲也不肯接过管家的担子。小小年纪的杜聿明只能撑起这个家,也因此荒废了学业。
不过在管家的这段时期,杜聿明见了太多的人情世故。因此和同龄人比起来,他的心智要更成熟一点。
杜聿明16岁的时候,父亲将他带在身边,去了陕北榆林中学读书。在杜聿明的老师和同学里,不泛有未来声名显赫的人。
榆林中学的校长,是杜聿明的一个堂哥。在学校任教的老师中,也有很多都是我党的党员。
杜聿明的堂哥并不是国民党,他只是一个怀揣爱国之心的民主人士。受到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杜聿明的堂哥对我党也比较友善。
黄埔出名将,血战昆仑关
杜聿明选择报考黄埔军校是个偶然,那时他本来是打算考北大的。他的父亲是个文人,从没想着让儿子变成一个武夫。
一直以来,杜聿明受到父亲的影响,接触的都是文化人。来到北京之后,杜聿明却突然改变了想法,想要报考军校了。
因为杜聿明发现,腐败的不只是清政府,还有现在的北洋政府。北洋政府的腐败程度,丝毫不比清政府差。
北京作为当时北洋政府的政治中心,对政治的讨论尤其热烈。杜聿明在北京待了几天,就听了几天学子们对北洋政府的批判。
北洋政府无耻卖国的行为,让杜聿明非常愤怒。他们读书是为了报效国家,可要是政府是如此腐败无能,还有什么值得他们报效的呢?
这几天杜聿明除了听学生们批判北洋政府,也听说了很多新的东西。也就是在这时候,他第一次知道了黄埔军校。
得知这所军校是孙中山创办的,杜聿明想要报考的心蠢蠢欲动。杜良奎作为同盟会的一员,也给杜聿明讲过孙中山的故事。
这个为革命奔波大半辈子的先驱,让杜聿明十分敬佩。杜聿明很早之前就想和孙中山一起共事,还曾感叹过生不逢时。
如今有机会进入黄埔军校,杜聿明自然要努力。当时和杜聿明同行的,有他的堂兄杜聿鑫,来自陕西的关麟征和阎揆要等人。
从北京到广州,杜聿明坐火车转轮船,一路颠簸却不减兴奋。等到了广州之后,杜聿明才发现黄埔军校需要考试。
没有考虑过自己考不上的问题,杜聿明信誓旦旦地参加了考试。而他确实有自信的资本,成功考入了黄埔军校。
黄埔军校前六期,那真是名将辈出的时候。无论是国民党还是我党,许多著名将领都是出自黄埔前六期。
在黄埔军校的时候,杜聿明见到了太多的人才。他的傲气被打磨,傲骨逐渐收敛,开始变得沉稳内敛起来。
老蒋为了收揽亲信,给黄埔学生们灌输忠君爱国的思想。杜聿明原本就受儒家思想的熏陶,很容易就接受了老蒋忠君爱国的那一套。
在老蒋的劝说下,杜聿明成了他的一员大将。在围剿我军的过程中,杜聿明的表现更是让老蒋交口称赞。
抗日战争开始之后,杜聿明和日军进行了艰苦的战斗。老蒋的嫡系部队在淞沪会战中损失严重,杜聿明奉命训练新兵。
1939年,日军进犯昆仑关。杜聿明奉命迎战日军,夺回昆仑关重地。在杜聿明的指挥下,国军将士浴血奋战,在昆仑山取得了重大的战果。
昆仑山战役结束后,杜聿明被老蒋派去远征缅甸。在面对后勤不足,配合散漫的情况下,杜聿明依旧数次击溃日军。
后来远征军遭遇了重大失利,杜聿明将生死置之度外,带领战士们克服重重困难回国。
此时的杜聿明身上,还有着那种一往无前的孤勇。正是因为这份孤勇,让他在绝境中找到了一条生路,让他屡屡战胜强敌,成长为了一代名将。
致命缺陷,不能逆风
然而到了解放战争的时候,杜聿明好像变了一个人一样。他的行事不再果决,变得犹犹豫豫止步不前。
解放战争时期的杜聿明,好像失去了之前那种一往无前的气势。杜聿明之所以变成这样,和老蒋也有很大的关系。
解放战争开始之后,国军基本上成了老蒋的一言堂。老蒋什么都喜欢插上一手,尤其是在战役部署上,要以他的指示为先。
杜聿明虽然立下了赫赫战功,战绩也很辉煌,但老蒋还是认为自己比杜聿明更强。所以在杜聿明制定计划的时候,老蒋总是会发表自己的意见。
但老蒋的意见,和杜聿明制定的计划经常会产生冲突。按理来说,杜聿明身在战场,更能掌控全局,所以老蒋应该按照杜聿明的计划走。
可老蒋就不一样了,老蒋觉得自己虽然不在战场,照样可以运筹帷幄。他总是按照自己的想法下命令,让杜聿明左右为难。
一开始的时候,杜聿明还会和老蒋争论。可忠君爱国的理论根深蒂固,他根本无法反驳老蒋的命令。
这就导致士兵们在打仗的时候,往往会接到两个意思相反的命令。而一旦战局逆风了,老蒋就会当机立断,将指挥权还给杜聿明。
可杜聿明的部署已经被老蒋打乱了,一时之间他也拿不出新的作战方式。这就导致一旦逆风,就会越来越逆风。
而老蒋自然不会承担这些责任,就将战败的锅甩给了杜聿明等一帮心腹。时间长了,杜聿明根本不想好好制定计划。
毕竟无论他制定多么好的计划,只要老蒋来横插一杠子,计划统统白费。这也就导致了杜聿明的仗越打越烂,最后在淮海兵败被俘。
淮海战役之后,粟裕等人谈论国军将领打仗的本事。说到杜聿明的时候,大家其实都还是比较惋惜的。
杜聿明在抗日战场上表现得越好,就衬着他在解放战争中有多差。当然,杜聿明在解放战争中表现差,是我军喜闻乐见的。
毕竟相较于一个强劲的对手,还是一个无能的对手更让人喜欢。对手无能,我军的损失就会小,敌人的损失就会增大。
不过粟裕对杜聿明的评价,还是相对保守了一点。粟裕只说杜聿明打不好逆风局,其实杜聿明在解放战争中顺风局也打不好。
就像淮海战役的时候,一开始优势完全不在我军。可杜聿明盲目听从老蒋的指挥,导致各兵团之间行动混乱。
而粟裕在战场上的赫赫威名,也让杜聿明止步不前,不敢去营救自己被困的兵团。
种种原因加持在一起,最终导致了杜聿明的兵败。
而被俘之后,杜聿明脑子里心心念念的,还是为他的委员长尽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