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普遍抱怨价格战让中国汽车产业越发艰难。但是,价格战未必是中国汽车最艰难的时刻。
在国内,外资品牌已经被自主新能源车打得溃不成军,新能源渗透率接近50%,乐观估计未来两年会向70%的目标冲刺。
站在全球范围看,新能源的上半场竞争,中国新能源车技术优势、价格成本优势、供应链优势,一应俱全,已经拿下了主导行业的话语权。
但是进入智能网联下半场竞争后,在这些领先优势的背后,还有一大“命门”掌握在别人手里。
汽车进入新能源时代后,对芯片的需求量大幅提升。上代电子电气架构下,一辆汽车的芯片数量大概在300-500颗不等。预计到2025年,单车平均芯片数量需求将会在1000颗以上。更高级别的智能汽车,芯片需求量甚至有可能达到3000颗/辆。
机构预计,到2030年我国汽车芯片市场年需求量将超过450亿颗。这是数倍于传统燃油车的需求量。
虽然目前国产芯片应用的比例已经在大幅增加,但芯片的自给率仍然不足10%。特别是在高端芯片上,随着欧洲、美国、日本出台了一些芯片相关的法案,给高端芯片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程度的制约。
日前就有大V透露,整个行业已经开始在排查芯片自主化率的情况,结果不容乐观:
在目前主要的12类汽车芯片中,ASIC芯片国产化率不足5%;
Soc芯片、MCU芯片、车载计算芯片、存储器芯片国产率目前均不到10%;
IGBT和碳化硅国产化率较高,分别达到30%和35%;
主驱领域芯片国产化率约20%;
信息娱乐系统芯片国产化率约为15%-20%;
通信芯片国产化率约为10%;
模拟与混合信号芯片国产化率约为15%;
传感器领域,温度传感器领域国产化达到60%-70%,压力传感器和加速度传感器国产化率较低;激光雷达传感器目前以进口为主;摄像头CIS芯片领域除了韦尔股份以外,其他供应商与国际巨头仍有较大差距。
工业和信息化部已要求部分国内汽车制造商于2025年将汽车相关芯片的本地采购比例提高到20%-25%。
虽然近年来涌现出一批如地平线、黑芝麻(参数丨图片)智能、芯驰科技、紫光展锐、全志科技、芯擎科技等中国芯片企业。但目前真正自主可控的芯片很少,真正做到从设计制造到封测完全自主可控的不到三成,而且都是偏向低端的MCU或者存储类的芯片。就高端芯片而言,目前对于跨国公司的依赖度非常高。
中国不是没有芯片设计能力,核心问题还在于制造工艺上。
高端芯片需要高端制造工艺,特别是在诸如智能座舱、智能驾驶领域,工艺上“卡脖子”的问题仍然存在。这恰恰是目前中国智能电动车的核心竞争力。
计算芯片方面,存在供应链及软件生态不足,制造依赖台积电,EDA和IP被“卡脖子”、高端座舱算力芯片被高通垄断等问题。
控制芯片方面,存在关键IP和制造工艺能力严重不足,制造工艺落后,产能不足,由于投资回报低,国内产线开发积极性低等问题。
以小米SU7为例,小米SU7采用了2颗芯片。一颗是NVIDIA DRIVE Orin芯片,另一颗是高通骁龙8295芯片。两颗芯片一颗来自美国的英伟达公司,另一颗来自美国的高通公司,都是世界顶尖级的汽车芯片。
目前国内主流品牌的中高端电动车,主要芯片的使用情况也都与小米SU7雷同。
前几年,疫情影响,叠加新能源汽车的逆势狂飙使得供需错配问题日益凸显,全球汽车产业陷入缺芯危机。今年以来,缺芯话题已鲜少被提及,但这样的情景或许还将会重新上演。
欧美国家都希望能够从各方面阻击中国新能源车在全球的崛起。特别是6个月后大洋彼岸的一场大选结果,将直接决定中国新能源的狂飙势头是否会全面刹停。
美国芯片硬脱钩,并非是危言耸听。芯片大战不是即将开始,而是已经开始。(文/优视汽车 老炮)
注:配图来自网络,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一并感谢!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优视汽车的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