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家铁路局颁布的《高速铁路设计规范》,我国只有新建设计时速在250到350公里才能被称之为高铁。
截至2023年年底,我国高铁营业里程已达到了4.5万公里,而地球赤道周长也才4万公里。
相信,很多朋友都坐过高铁,也有疑惑的地方,比如说高速运行的高铁时速可以达到350公里,却要连接一根“高压线”,为何头顶的高压线不会磨坏呢?看完涨知识了。
何为受电弓
其实我们说的高压线及其高铁车顶上的组件被称为“受电弓”,不仅仅在高铁上出现,很多快速列车都会配备。
受电弓主要配件包括基座、升降机构、滑板(或接触条)、弹簧系统等。
这个装置能够伸展到接触网下方,通过滑板与悬挂在铁路上方的接触线接触,实现动力传输。
工作时,受电弓通过升降机构抬起,并在空中伸展,由于弹簧或气动系统的作用,受电弓的滑板会与接触线紧密接触,形成电气连接。
很多列车之所以能够高速行驶,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受电弓提供的压缩空气经过电力进入气缸,然后满足列车高速行驶的性能需要。
【受电弓种类很多】
滑板是受电弓与接触线直接接触的部分,它通常由耐磨材料制成,可以承受列车运行中产生的摩擦与磨损。
当受电弓升起并与接触线接触后,电能透过接触线、滑板进入受电弓,再通过导电臂传导到列车的牵引系统中。
牵引系统将电能转换为动力,推动高铁的运行,为了保证电能传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受电弓需要克服行驶中的振动、接触不良等问题。
这就需要依赖精密的弹簧系统来维持与接触线之间匀称的压力,同时也要考虑到了风力、列车速度、线路几何形状等因素的影响。
为了进一步确保受电弓与接触网之间接触良好,现代高铁受电弓常采用气动或电控技术来调节接触压力,使其能够根据不同的行驶状态动态调整。
气动系统会用压缩空气作为抬升和施加压力的介质,而电控系统会通过电机来调节受电弓的位置和压力。
这样一来,可以在高速行驶时减少接触网与滑板之间的摩擦,降低磨损,同时保持稳定和高效的电能传输。
不被磨损、限制很大
为了保障滑板足够耐磨,在受电弓和高压线之间的滑板一般用的是碳纤维,碳元素的性质相对来说比较稳定,不容易被破坏。
而且这种碳滑板是特制产品,可以经受住几十个小时的不间断高速摩擦,都是经过了设计师不断测试的结果。
假设一块碳滑板的预期使用寿命是140个小时,那么这款滑板会在70个小时左右进行检修,如果没有问题继续使用,如果有问题就会更换滑板。
一块140小时寿命的滑板真实使用时间也不会超过120个小时,甚至有的不到100个小时就已经被更换,这无疑让高铁多了一层保障。
而且,更换受电弓的滑板高效快捷,成本也低,非常好用。
尽管受电弓是快速列车的重要设备,但是它对于列车来说其实限制还是很大的。
就像在2024年春节期间,我国很多地方的高铁受到江雪及其结冰的影响,不得不停运。
这主要是因为高铁由电网供电,而雪天容易导致电网出现故障,列车运行也不是特别稳定。
尤其是受电弓,很有可能因为接触不良导致事故发生,安全性往往得不到保障。
【高铁难以在这样的环境下运行】
所以,真要到了这种恶劣的天气环境,还得咱们得绿皮火车出场,它使用的内燃机可以在很多恶劣的环境提供稳定动能,驱动列车前进。
高铁轮子
除了受电弓之外,高铁的轮子也很有讲究,因为高铁的速度快,对于轮子的磨损要比普通列车更强,如果质量不过关就很容易出现问题。
在以前的时候,中国的高铁轮子多是从德国等国家购买,但是由于轮子属于“消耗品”,一辆列车跑个120万公里就得换。
而德国等国家的产品卖的价格也比较高,导致了相关行业的成本长期居高不下。
为了能够减少运营的成本,我国开始独立研发轮子,并着手打造自己的高质量产品。
制造高铁轮子并不简单,除了需要承受快速运送受到的摩擦之外,高铁本身的重量也很大,一辆10节的列车高达500吨重。
在这种重量的压迫下,很多金属都容易产生金属疲劳,从而降低本身的性能。
因此,在高铁轮子的建造工艺上,我国尤其注重细节,很多工艺需要精确到1毫米,前期还得测试极端环境下的韧性等等。
在经过反复并且大量的实验之后,高铁轮子产品才能初步亮相。
如今,中国不仅仅在高铁运营方面位居全球领先行列,并且高铁轮子的制造工艺也达到了顶尖水准。
如果说未来印度想要进军高铁领域,为了保障产品的质量,说不定都要从中国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