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真正的贫穷,是思想的贫穷。思想贫穷的人,无论多么富有,也不可能在思想史上留下一抹痕迹。

即使那些看似不可一世的帝王将相,史书虽然对他们大书特书,可一旦放至人类思想史之中,他们便立即显得如此微不足道。可见“思想的牢笼”之外,还有更广袤的思想。

▌拥有什么样的思想,就会看见什么样的世界

20世纪最具革命性的哲学家维特根斯坦,在《哲学研究》中提出过一个影响深远的批评:

他认为,几千年来,哲学家们始终围绕一些古老的问题争论不休,但却越吵越糊涂,就像“困在瓶子里的苍蝇”找不到出路,根本的原因在于,他们没有意识到自己得了一种“偏食症”——“只用一类例子来滋养思想”。

可以说,“用不同的例子滋养思想”,既是避免“偏食症”的最好办法,也是人类在这个高度复杂、多元化的世界中,最不坏的一种思维方式。

在《穷查理宝典》一书中,查理·芒格曾反复提醒他的读者:“手里有锤子,看什么都是钉子”。

他的意思是说,人对世界的想象,跳不出自己的思维框架。框架越少,想象空间就越小。当头脑里只剩下一种思考框架时,人就不可避免地要拿着这一套框架,往所有的现象上生搬硬套。

所以,他一再强调,跨学科阅读对思维纠偏的重要性——这和维特根斯坦对“综观”的重视,本质上如出一辙,可谓“英雄所见略同”。

思想史大家彼得·沃森说的就更直接、也更容易理解——“历史不是单线程的演进,历史是山峰底下相连的山脉。”

▌真正思想富有的人,一定是洞悉人类思想史的人

思想太抽象,因此它的重要性不易被看见,但推动人类文明向前的“第一因”,却非它莫属。真正思想富有的人,一定是洞悉人类思想史的人。

无论我们将文明史上哪个历史事件、智力成果拿出来,只要不断抽象、不断向上追溯,最终都不得不在某个思想面前停步。无论王朝政治、军事史,还是人类众多学科的发展史,思想始终是那个隐藏在背后的“最终解”。

一个深谙人类思想史的人,就像是开启了“上帝之眼”一般,对人类历史的脉络和本质了然于心,对人类当下创造的文明也洞若观火,甚至能对人类的未来做出较准确的预判。思想富有,才是真正的富有。

彼得·沃森,20世纪博学的天才之一,就是注定为思想史而生的一个人。在沃森之前,人类所有关于思想史的著作,都严重地“偏食”。人文、社科、自然以及内部的分支学科,无论是在思想的定义,还是在对思想史的写作上,都各执一词,所有的偏狭、分裂、误解,也全都因此而起。

因此,要真正理解思想、理解思想史,仍需回到维特根斯坦所强调的“综观”——用全局视野“鸟瞰”思想在长时段历史中、在各个学科中的不同用法,如此才能弥合分裂、消融误解。

而彼得·沃森的《思想史:从火到弗洛伊德》和《思想史:从弗洛伊德到互联网》,也正是在这一严格的意义上,成为人类第一部真正的、整全的思想史。

在这部巨著中,人类思想史的纵轴,第一次被扩展至25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并一路向下延伸至20世纪至今,而横轴更是打通了人类的所有学科。

沃森将人类智力史的全貌在书中一网打尽,不含糊、不省略、不跳过,不仅结束了此前混乱、割裂、充满误解的思想局面,还让读者在“综观”思想全貌时,真正实现“知识大融通”。因此,他被西方知识界广泛地赞誉为“思想英雄”,而他的这套恢弘巨著,更被视作“知识分子们的梦想”。

这套《思想史》在引入中国后,豆瓣评分一直高居9.0,多位读者留言说,这本书的“深度与广度令人震撼”,不仅融合了人类所有的重要思想,且绝不是维基百科式的科普,而是不断将思考推至极限。

最重要的是,在这个学科分工、知识膨胀不可逆的时代,从抵御思维偏见、告别“思想的牢笼”、“综观”人类智力史的角度来看,无论读过多少单一的学科史、国别史,都难以替代《思想史》在“知识大融通”上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