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辽东》的主题是写明末辽东的战事,从努尔哈赤的崛起,写到山海关之战,整体字数在15到20万字之间,每日更新。
前面章节请点下面阅读:
战辽东(32):大凌河之战
就在阿敏决定放弃永平北归之日,皇太极派遣杜度率领官员40名,精兵千人南下增援。这个增援的数字对于明朝远超10万的人马来讲,可以说是少得有些可怜。
杜度和阿敏两军在路途之中相遇,杜度见阿敏已经归来,只得同他一起回沈阳。皇太极得知此事,极为震怒,令阿敏部所有士兵入城,而官员和将领均在城外,随即宣布了阿敏的十六条大罪,一众将领都要求将阿敏处死,而皇太极不忍,免其一死,将其软禁。
清朝的史书有时候是信不得的,事实恰恰相反,真正要治阿敏罪行的是皇太极,众将领也不可能一致要求来处死阿敏。后金的制度有点类似贵族共和,皇太极虽然名为大汗,但重大事务都是贝勒,尤其是四大贝勒一起商议,而且每个大贝勒手上都是有兵权的,最弱的莽古尔泰有22个牛录,阿敏手下则握有两旗61个牛录,比代善还多几个牛录,实力非比寻常。皇太极正是借助此次大败来削弱其势力,以稳固自己的地位。
阿敏在此次战争中也确实犯下了错误:
一、没有得到命令,擅自撤退,致使四城全部丢失;
二、违背皇太极善待城中百姓和投降官兵的命令,在撤退之时大行杀戮。
皇太极也的确表示自己将要亲率大军前来救援,但又说要等粮食收完才能前来,须知此时才五月,等到粮食收完还要数月之久,阿敏根本不可能凭着几千人坚持数月。从滦州之战来看,即便杜度率领援军千人到来,永平依旧是很难坚守的。所以皇太极没有举大兵救援阿敏,是此战后金失败的重要原因,而皇太极最终却将罪责推在了阿敏身上,不过是政治上的借故打压而已。阿敏在重围之下,还保全了2000多人回到沈阳,其实不但没有过错,反而是有功劳的。
这里又需要来讨论一下明军为何能够取得遵永之战的胜利,为何能够斩杀3200名后金军,将领数十人。
一、就如贾谊在《过秦论》中所说的“攻守之势异也。”以前是后金主攻打,明军防守;现在是明军攻打,后金防守。而且被围在城中,后金骑兵的野战能力无从发挥。
二、明军发动了百姓。明军的主力是祖大寿、马世龙为首的正规军,但前来乡勇数量不计其数,估计在数万人,甚至在数十万人,这些人员源源不断地进行着战壕挖掘、情报传递、粮食保障、弹药输送等工作,后金实际上陷入了一场明朝军民联合作战的巨大熔炉之中,焉能不败。
三、后金军的残暴。面对城中百姓与明军的联络,阿敏以屠杀来应对,这只能激起更多的反抗。城中百姓早就把城中的一切信息报知给了明军,后金实际处于内外夹击的尴尬之中。
四、双方军力的巨大差异。阿敏仅有5000人,虽有一些投降的仆从军,但仆从军根本没啥战斗力,反观明军,集结的正规军就超过了10万,是后金的20倍,更有数量庞大的乡勇助战。
尊永之战的结束,让皇太极想要在关内占据城池,以此为据点攻明的策略落空,而明朝取得了空前的胜利,信心倍增,全面负责此战的孙承宗受到崇祯的重用,第三次全面负责辽东事务。
明军既然得胜,当然是要在辽东防线上更进一步。
辽东巡抚丘禾嘉建议直取广宁。
袁崇焕时期,为了独掌大权,没有设置辽东巡抚和登莱巡抚,袁崇焕被下狱之后,一一重设,由丘禾嘉担任辽东巡抚,孙元化担任登莱巡抚。丘禾嘉仅仅一举人做到三品巡抚,是十分罕见的,之前的50多年,仅仅有张守中、艾穆两人有这样的待遇,但崇祯帝常常破格提拔人才,这种情况在崇祯朝多次出现,后来的陈新甲甚至以举人身份做到了正二品的兵部尚书。
丘禾嘉的建议提出之后,遭到了孙承宗的反对。
禾嘉巡抚辽东,议复取广宁、义州、右屯三城。承宗言广宁道远,当先据右屯,筑城大凌河,以渐而进。兵部尚书梁廷栋主之,遂以七月兴工。 ——《明史·孙承宗传》
孙承宗很显然没有被眼前的胜利冲昏头脑,3200人的损失并不足以对后金伤筋动骨,如果取广宁,广宁离海180里,距离辽河160里,运输困难,而且距离更远,如果遭到后金攻击,很容易失败,所以孙承宗的意见是稳扎稳打,先在大凌河修筑城池,这项任务就落在了祖大寿的身上。
后金得知明军在大凌河筑城,深感不安。袁崇焕修了宁远,向前又发展了锦州,形成了关宁锦防线,现在孙承宗又向前修筑大凌河城,如果筑城完毕,那不就成了“关宁锦大”防线,明军这样一步一步向前蚕食,后金岂有宁日?所以皇太极断不能让明军筑城完毕。
崇祯四年七月二十七,皇太极率军西征,随他一起出发的还有新造的红衣大炮。在入关之战中后金掠得红夷大炮,并将其带回沈阳,让一同俘获的工匠进行仿造,终于在崇祯四年正月铸造成功。这类巨炮的称呼,在明为:红夷大炮,后金当然不会这样称呼,而是称其为:红衣大炮。
此时大凌河城尚未修筑完毕,但好在主体已经完成,当后金大军到时,祖大寿、何可纲率领骑兵7000,步兵7000,以及修城夫役、商人万余人赶紧闭城迎敌。
但皇太极鉴于前两次攻打宁远、宁锦的失败,不再贸然攻城。
攻城恐士卒被伤,不若掘壕筑墙以围之。彼若出兵,我则与战;外援若至,我则迎击。 ——《清太宗实录》,卷9,天聪五年七月癸巳
皇太极大军将大凌河城围了个水泄不通,并且在城外连挖三道壕沟封锁城池。第一道,挖了一条深和宽都约丈余的壕沟,并在壕沟外筑城墙,约丈余;第二道在墙内又挖壕沟一条,深五尺,宽七尺五寸;第三道,在后金军营前均挖深、宽各五尺的壕沟一条。
城中的明军见到这样的场景顿时傻眼了,如此防线,想要突出将十分困难。而且城中的明军携带的粮食极少,所以在粮食不足的压力之下,祖大寿多次带领城中精锐试图突围。八月初九、十二日,三十日,九月十九日,祖大寿四次组织兵力突围,均被打回城内。
明军明知修城很有可能会遭到后金攻击,为何不准备丰富的粮草呢?原来支持修筑大凌河城的兵部尚书梁廷栋在修筑未完成之时去职了,朝廷又商议撤去大凌河,既然要撤去,那城中的粮食就不能资助敌人,就从城中把粮食车走了,仅剩下几日之用。巡抚丘禾嘉和祖大寿兄弟登高而望,眼见大凌河水蜿蜒盘绕,远处的十三山巍峨耸立,好一片大好河山。丘禾嘉说当初袁崇焕敢于一人独守宁远,今天要丢弃如此河山,难道就没有袁崇焕那样的人物了吗?很显然,丘禾嘉是在言语激祖大寿,祖大寿目视其弟祖大弼,祖大弼也看着哥哥,两人当即愿意以四千精兵,统率万人守卫此城。但此时城中粮食已经运走,尚未来得及运来,城中仅有几日口粮而已。
城中缺粮的明军只能希望于锦州、宁远的明军来援了。
鉴于大凌河的紧张局势,孙承宗亲赴锦州,居前调度,明军先后组织了三次小规模的救援,都被后金军击败,遂有了九月二十四日,最大规模的一次救援。总兵宋伟、吴襄带领4万明军出锦州城救援大凌河。这支部队深知后金骑兵的冲击力,遂采取了稳扎稳打的方式,每进一地,则深挖壕沟,以战车环列四周,严布枪炮,列阵待敌。
明军事实上就是把自己打造成了一个乌龟壳,缓慢前进。
皇太极则一点都不急着作战,既然这支明军是来救援大凌河,就让他远离锦州到了大凌河城下再行攻击。
二十七日,明援军距离大凌河城仅有15里,皇太极认为时机已到,以骑兵冲击明军。这类战争之前我们已经无数次见过,无论明军的防守有多严密,在野战之中面对后金主力,是万难取胜的。在后金骑兵的冲击之下,吴襄营溃不成军,宋伟军亦跟着败退,4万明军大部被歼,仅有少数逃回了锦州。这里就有疑问了,明军援军在与后金主力决战之时,城中的祖大寿尚有1万多人马,为何不乘势冲出,合击后金军呢?原来皇太极在之前派遣一些后金士兵穿上了明军的衣服,佯装前来救援的明军,祖大寿一看,赶紧出城接应,没承想杀到跟前一看竟是后金军,祖大寿本人差点就成了俘虏,吓得祖大寿赶紧退回了城里。这次真正的明军来援,祖大寿不知真假,所以未出城接应,错过了突围的最佳时机。
后金大军围城,给城内的明军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同时也给自己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后金军不像明军有足够的后勤保障,几万大军每日消耗是一个巨大的数字,围城日久,后金军也开始缺粮。
后金开始把目光聚集在明军的一些堡垒上,这些堡垒就是为作战而生,守军人数不多,少则数十,多则数百,以坚固的堡垒以达到存活的目的,后金想要攻取这样的堡垒,必定付出沉重代价。但现在后金有了红衣大炮,遂对明军的一个堡垒——鱼子嶂台发起了炮击,中炮死者多达57人,堡垒中的明军根本未曾想到后金火炮威力如此巨大,很快就选择了投降,堡垒中的存粮皆为后金所有,而鱼子嶂台的投降带来了连锁效应,周围百余台或逃或降,台中的给养全归后金所有,后金也正是凭借着这些粮食才能够维持对锦州的围困。
打退了明朝援军,获取了粮食,皇太极则开始慢慢逼降锦州城内的祖大寿。锦州城内的粮食原本准备不多,经过长时间的围城,粮食已尽,只有一些将领尚余一两升米。
有出城樵采者,我军追之,皆仆不能奔。擒而讯之,言城中谷穗半堆,以汉斛约计之不过百石,原马七千,倒毙殆尽,尚余二百。其堪乘者,止七十匹。夫役死者过半,其存者不过以马肉为食耳。柴薪已绝,至劈马鞍为爨。兹遣取军士衣服者,以汉人故事,有食弓弦尚且固守者。 ——《清太宗实录》卷9,天聪五年九月甲午。
在这种情况下,祖大寿从开始拒不回应皇太极的劝降到跟皇太极讨价还价,事实证明,再硬的嘴也敌不过饿空了的肚子。
祖大寿召集将领商讨投降之事,只有副将何可纲一人不从,祖大寿等人将其推出城外当着后金军的面杀之,何可纲自始至终没有说一句话。何可纲死后,被城内饿疯了的人拖进城去吃掉。
大凌河城内各官,皆与祖大寿同谋归降,独副将何可纲不从。大寿执之,令二人掖出城外,于我诸将前杀之。可纲颜色不变,不出一言,含笑而死。城内人饥,争取其肉。 ——《清太宗实录》卷10,天聪五年十月戊辰
阁部中军副总兵何可纲语大寿曰:“我两人皆受知阁部,公不出,无以慰阁部,予不死,亦无以慰阁部。公固不当同予死,而予不难同公出。予出而不能同公以有为,不如死,并可以明公之出亦非得已也。”可纲遂以文自祭,又语众曰:“死则死耳,奈何出凌河受万世唾!”乱卒横击而食之。 ——鹿善继:《后督师纪略》卷10
当初袁崇焕向崇祯帝推荐了自己三个得力助手,分别是:赵率教、祖大寿、何可纲,说自己五年复辽,全靠此三人。赵率教战死于遵化,何可纲宁死不降,两人可谓不负袁崇焕之知遇。何可纲原本是将门之后,袁崇焕在初出辽东之时,与其交谈,顿觉此人不凡,遂重用。何可纲为人正派,大将周文郁评价何可纲说:行不愧影、寝不愧枕。也就是他行走做事,无愧于自己的身影,即便是睡觉,也无愧于自己的枕头,形容他行事光明磊落。
在杀了何可纲之后,祖大寿遂至皇太极处请降,此时锦州城内原本的3万人,仅剩下11682人,马32匹。
祖大寿在投降之后,向皇太极建议,由自己带着人马为皇太极取下锦州,因为锦州城中的守将为祖大寿之弟祖大乐,尚且有很多祖大寿的部下。皇太极为了表示自己的信任,让祖大寿带着祖泽远、祖克勇等27人回到锦州,并派贝勒阿巴泰、德格类、多尔衮、岳托率4000人身穿明军军服,假扮溃兵乘着夜色向锦州而来。由于天降大雾,祖大寿得以逃脱进入锦州城。
入城之后的祖大寿并没有献城而投降,而是对皇太极表示,锦州城中兵多,自己举事不易。祖大寿派人告知锦州城内的将领们说:
我前日仓卒起行,携带人少,錦州兵甚众,未及举事,將从容图之,尔诸將家属,我已潜使人照养,后会有期,倘有衷言,即造人來,無妨也。 ——《清太宗实录》卷10,天聪五年十一月 癸酉
皇太极接信之后,心知煮熟的鸭子也飞了,但还是好言宽慰祖大寿。
祖大寿为何在逃脱之后还对皇太极如此客气呢?原因还是在于锦州城内的1万兵将此时还在皇太极营中,其中很多都是祖大寿的亲戚、亲兵,祖大寿怕他们被杀,故而对皇太极十分客气。而这1万多人的家眷都还在明朝,但他们已经回不到明朝了,只能成为后金军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