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一周资讯每周一更,用研究成果指导健康生活!

整理:小林

要点一览:

• 通过生活方式干预将葡萄糖耐量受损(IGT)状态维持4年,全因死亡、心血管事件和微血管并发症发生风险显著降低;若是能保持6年,则降低心血管死亡风险。

• 最年长人群(80岁及以上)中,体重指数(BMI)和腰围(WC)与死亡率存在相反因果关系,BMI较高且WC较低人群死亡风险最低。

• 夜间光照暴露越强,罹患2型糖尿病(T2DM)风险越高,最高达67%!

“hold住”4年!糖尿病前期人群并发症风险大大降低

按照“糖化血红蛋白(HbA1c)5.7%~6.4%、空腹血糖5.6~6.9mmol/L或餐后2h血糖7.8~11.0mmol/L”诊断标准来看,我国糖尿病前期患者数量高达3.88亿,占全国人口的35.7%[1]。

糖尿病前期是一个关键的临界点,一旦跨越这一界限,未来罹患糖尿病及心脑血管、微血管等并发症的风险将显著增加。如何“hold住”糖尿病前期,尽可能推迟糖尿病发生是糖尿病管理中的重中之重。

那么,在糖尿病前期,需要干预并维持这一状态多久,才能“修成正果”?

7月9日,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李光伟教授团队在PLOS Medicine上发表了大庆研究又一新发现[2](图1),解释了IGT后多年非糖尿病状态与长期死亡风险和心血管结局之间的关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1:研究发表于PLOS Medicine

向上滑动查看研究内容

在这项事后分析中,纳入了540名参加原始大庆糖尿病预防研究(DQDPS)的IGT患者。在DQDPS中,所有受试者都通过75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被诊断为IGT,并通过为期6年的生活方式干预试验随机分配到干预组或对照组。试验结束后,对死亡、心血管事件和微血管并发症进行了长达30年的随访监测。在这项事后分析中,采用了Cox分析评估确诊IGT后2年、4年和6年末时保持非糖尿病状态或发展为糖尿病的患者发生以上结果(死亡、心血管事件及微血管并发症)的长期风险。

在所有受试者中,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之间的结果累积发生率差异在30年内逐渐增加。与糖尿病组相比,在4年访视时仍未患糖尿病人群的全因死亡(HR=0.74,95%CI:0.57~0.97,P=0.026)、心血管事件(HR=0.63,95%CI:0.49~0.82,P<0.001)和微血管并发症(HR=0.62,95%CI:0.46~0.86,P=0.004)发生风险显著降低。

而在调整年龄、性别、吸烟状况、BMI、收缩压、血糖、总胆固醇、干预措施和药物(包括胰岛素+口服降糖药、降压药和降脂药)后,随访6年末首次观察到心血管死亡风险显著降低(HR=0.56,95%CI:0.39~0.81,P=0.002)。

总的来说,在诊断为IGT后仅通过生活方式干预保持至少4年非糖尿病状态,全因死亡、心血管事件和微血管并发症发生风险显著降低,若能保持6年,则心血管死亡风险显著降低

这项新发现表明,被诊断为糖尿病前期后,维持非糖尿病状态时间越长,心脑血管健康获益越多,这启示我们应对这部分人群加强管理,运用合理手段进行干预。而对于庞大的糖尿病前期人群来说,这无疑也是个鼓舞人心的好消息。积极投身于健康的生活方式当中,不仅能增进精神健康、提升生活质量,还能有效预防糖尿病,减少相关并发症风险,何乐而不为呢?

管理糖尿病前期最重要的是控制体重吗?哪种生活方式逆转糖尿病前期最有效?

扫描下方二维码或者点击文末阅读原文链接,进入医生站网页版,无需下载APP可学习更多内容~

超重/肥胖的高龄老人死亡率更低?

“肥胖悖论”在学界一直是比较神秘且具有争议的话题,指在某些情况下肥胖或超重患者,可能会更健康长寿。早前一项来自中国学者为期20年的前瞻性队列研究证实老年人中存在“肥胖悖论”[3](80岁及以上的最老年人群,BMI与死亡率呈现反向关系)。

为作更深一步探讨,另一项探究中国最年长人群中BMI、WC或两者与死亡率的因果关联的研究[4]随之展开,于近期发表在European Heart Journal杂志(图2)。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2:研究发表于European Heart Journal

向上滑动查看研究内容

该项研究纳入中国纵向健康长寿调查(CLHLS)的1998年至2018年共5306名社区老年人(平均年龄90.6岁)。通过与BMI相关的58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和与WC相关的49个SNP构建遗传风险评分,随后得出孟德尔随机化(MR)模型的因果估计值。采用单样本线性MR和非线性MR分析,探讨遗传预测BMI、WC及其联合效应与全因死亡率、心血管疾病(CVD)死亡率和非CVD死亡率的关联。

研究结果显示:

在24337人年的随访中,记录了3766例死亡。

在观察性分析中,较高的BMI和WC均与降低的死亡风险相关:

BMI每增加1kg/m2,HR=0.963(95%CI:0.955~0.971);

WC每增加5cm,HR=0.971(95%CI:0.950~0.993)。

线性MR模型表明:

遗传预测BMI每增加1kg/m2,全因死亡风险降低4.5%,HR=0.955(95%CI:0.928~0.983)。

非线性曲线显示:

约为28.0kg/m2的BMI死亡风险最低,这表明最年长群体的的最佳BMI可能在超重或轻度肥胖范围内。

WC每增加5cm与全因死亡、CVD死亡和非CVD死亡之间存在正向单调因果关联:

全因死亡:HR=1.108(95%CI:1.036~1.185);

CVD死亡:HR=1.193(95%CI:1.064~1.337);

非CVD死亡:HR=1.110(95%CI:1.016~1.212)。

联合效应分析表明:在BMI较高且WC较低的人群中观察到最低风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3:BMI和WC与死亡率之间因果关系的非线性孟德尔随机化结果

该研究表明,在最年长群体中,BMI较高且WC较低的体型能够显著降低死亡风险。这一发现挑战了我们对体重管理的传统认知,提示在制定针对高龄老年人的体重管理策略时,需综合考虑BMI和WC的不同影响,重新评估“正常”体重的范围。

“夜猫族”警惕!夜间光照最高增加T2DM风险达67%!

夜间光照,尤其是人造光源,对人类的昼夜节律有着显著影响。已有证据表明,昼夜节律紊乱是T2DM的危险因素,但之前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小规模的观察性研究或利用卫星数据评估户外夜间光照,而缺乏对个人光照暴露的长期大规模研究。

近日,一项来自英国的前瞻性观察研究[5]结果公布(图4),评估了夜间光照暴露以及昼夜节律与T2DM发病风险的关联。

向上滑动查看研究内容

该研究纳入84790名受试者,统计了腕带光传感器1300万小时数据,排除了光照跟踪前已确诊糖尿病的病例,调整了年龄、性别、种族、社会经济和生活方式因素以及多基因风险,随访时间为7.9±1.2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4:研究发表于The Lancet Regional Health-Europe

研究发现,夜间(00:30至06:00)较亮的光照与随后患T2DM的风险较高之间存在剂量依赖性关系。与夜间光照较暗的人群(0~50%)相比,夜间光照在50%~70%、70%~90%和90%~100%的人群患T2DM风险分别高出28%~33%、39%~44%、53%~67%。

此外,数字建模模拟下的昼夜振幅*较低和相位*偏移较大的人群T2DM风险更高。夜间光照和多基因风险可独立预测较高的T2DM风险。夜间光照明亮和黑暗的人群之间的T2DM风险差异与遗传风险较低和中等的人群之间的差异相当。

*昼夜相位和昼夜振幅是描述生物体昼夜节律特性的两个关键参数。昼夜相位反映了生物体在昼夜节律周期内的相对时间位置或偏移,而昼夜振幅则表示了生物体在昼夜节律周期内某一生理或行为特征的变化幅度。昼夜相位和昼夜振幅的异常都可能是昼夜节律紊乱的表现。

结果表明,夜间光照较亮和昼夜节律紊乱与T2DM发病风险增加显著相关。避免夜间光照可能是降低T2DM风险的简单且有效策略之一,即便在高遗传风险人群中也是如此。看来,大晚上睡觉还是得关灯……

参考文献

[1]Wang L, et al. JAMA. 2017; 317(24): 2515-2523.
[2]Qian X, et al. PLoS Med 21(7): e1004419.

[3]Lv Y, et al. Nat Aging 2, 389–396 (2022).
[4]Lv Y, et al. Eur Heart J. 2024 Jun 28;45(24):2145-2154.
[5]The Lancet Regional Health - Europe, ISSN: 2666-7762, Vol: 42, Page: 100943.

责任编辑|冯梓莹

*"医学界"力求所发表内容专业、可靠,但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做出承诺;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