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叶东杭 广东金桥百信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
恰逢建军节,想起曾经看过的一篇文章,分析《士兵突击》里钢七连整编的故事事。
702步兵团装甲二营的钢七连有着悠久光荣的历史,其精神与传统传承至今,“一声霹雳一把剑,一群猛虎钢七连”,看到钢七连整编,七连战士逐渐变少,最后只剩下三多,看到这里我也感到怅然甚至落泪。
有人问:为什么最牛的钢七连被整编?为什么影视化时要增加甚至强调这个过程?是不是原著作者、电视剧编剧兰晓龙刻意给主角许三多增添磨炼的经历?其实不是。“改革势在必行”,这六个字是《士兵突击》的叙事核心。从机械化到信息化,这是现代专业必须走的道路,只是历史、国际形势留给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时间不多,必须要在较短的周期内实现进步。
《士兵突击》中有两个片段,让我印象深刻。
【片段一】史今到小山村招兵,对许三多父亲说的话
“前辈,您这儿子,我很想要他,您别以为我穿了这身军装,就不知道什么叫前途。”他对着这个词苦笑,“一个人的前途。可不是我家开的店,是军队需要,还是为这身军装,没有时间。”
村长着急地插话:“走吧走吧,解放军同志到时间了。”
史今:“不是我的时间,是军队没时间,没时间给他适应和学习,他不差,能成好兵,可得玩命,如果能那样玩命,他做什么都成,没必要非得当兵。”
他像是想坐下又像是想走,许三多认为他是想走,好意地把碍事的凳子挪开。
【片段二】师长开会过程中,对团长说的话
师长:“改革势在必行。我们一直在改,一直在触及筋骨。从摩托化到半机械化,从半机械化到机械化,现在又从机械化进入了信息化。坦白地说,不轻松,但最不轻松的,还是人走和人留。我们送走了很多光荣的老部队,从情感上讲,我们确实舍不得他们离开,但是从部队未来发展的需要和宏观上来讲,必须要这么做!王团长,大势所趋,师党委决定,把702团作为试点单位,有什么困难可以直说,希望702团尽快的拿出部队重整的方案。我提醒大家,我提醒我们的干部,要有时间观念,我们现在最缺的就是时间,要具体到个人!”
这两个片段,都在强调一点:许三多要成长,才能承受人生对他的考验,解放军需要进化,才能适应新的战争形势——而成长和进化都必然需要对过去的自己进行自我革新,向着新的方向进发,哪怕痛苦,哪怕牺牲。
其实律师行业也一样。
过去几年里大家都在谈专业化,但什么是专业化,其实众说纷纭。是只办刑事案件,其他民事案件都不办?或许并不是。我们说术业有专攻,要找专门办刑事案件的律师来办某个案子的理由——是因为他会背刑法法条和司法解释,还是因为他熟知司法机关办案流程、时限?
过去,只有律师和司法机关工作人员,才知道法律具体是怎么规定的,所以“背法条”就成了专业的体现。后来互联网普及了,人人都能通过网络查找到法条,“背法条”就失去了意义,“了解司法机关办案流程和操作”便成了专业的体现。现如今,乃至未来,自媒体产业的爆发导致个体能够轻而易举从各种媒介获取信息,使得“了解办案流程”不再成为专业的体现。在形势多变的法律服务领域,以专办某一类案件为代表的“专业化”,已经难以真正满足法律服务需求,取而代之成为核心竞争力的,或许会是团队职业化和行业化。
团队内分工、协作的优化,是团体职业化的具体范畴,解决的是“一个律师和两个助理如何高效、精准、低误差甚至零误差地处理5个以上涉案嫌疑人人数超过10人、案卷数超过50卷的刑事案件”的问题;
法律服务产品需要符合行业底层逻辑,这是行业化的具体范畴,解决的是“法学科班出身的律师如何系统性地破除概念难题和信息壁垒,真正理解信息网络、财税、金融等领域的底层逻辑和现实操作,并实现将知识、经验整理打包,最终实现商品化”的问题。
同《士兵突击》中的军队、许三多一样,律师团队要想在未来的市场中立足,就必须在极短的时间内,实现团队职业化和行业化,否则便无力承办大体量的案件——比如大型团伙模式、多环节跨领域以及其他对知识、技能要求高但对办案力量要求同样高的犯罪案件。
没有实现团队职业化和行业化,便没有办法与掌握这些行业知识和经验的公诉人对抗交手,也没有办法与实现具备职业性和行业性的律师团队争夺市场份额。
只是现实是,留给我们的时间越来越少,因此整顿团队内务,推动任务管理制度的优化,成了团队当前任务的重中之重——这里面,没有一件事情跟“具体案情”相关,但是每一件事情,都跟“办案”这件事有关。
[完]
叶东杭
广东金桥百信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刑事部副主任,高校法学院证据法学课程校外导师。从业期间,叶东杭律师主攻信息网络犯罪、经济犯罪、税务犯罪辩护,每年经办大量刑事案件,拥有丰富的信息网络犯罪、税务犯罪辩护经验,曾在经办的多个案件中取得不起诉(无罪)、无强制措施释放(无罪)、缓刑、胜诉、二审改判胜诉等成果及侦查阶段取保候审、不批捕取保候审的阶段性成果。为更好地实现刑事辩护专业化,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刑事辩护服务,自2023年1月1日起,叶东杭律师只承接、承办刑事犯罪辩护业务、企业刑事合规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