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细观察历代的书法风格,可以直观发现,当一种气韵在特定时期,走向顶峰时,紧随其后的艺术改造,必定与之截然相反,譬如唐代书家“尚法”,用笔严谨细致,每个字不能脱离规范。
而宋代书坛一改肃穆势态,直接推出“尚意”思想,行笔与情感融合,不计工拙,尽显畅意洒脱之美,清朝和近代亦是如此,清朝以“馆阁体”为主流,最喜妍媚秀逸、端庄平和的作品,导致书坛的柔气过剩。
幸好清末涌现一批“碑学”高手,着力推崇汉晋碑作,以及篆书和隶书,通过雄浑拙质的阳刚气魄,解决书法界媚俗、单调的问题,而且这种风尚一直流行到近代,使得碑帖深度融合,由此近代书坛涌现一批“巨匠”。
譬如今天的主人公——白蕉,曾放出豪言,声称当代无人比他更懂书法,自认功力天下无敌,堪为300年“书坛之冠”,同时白蕉重点师法王羲之,尽得魏晋萧散灵动之韵,水平的确胜过古人,跨越元明清,能与晋唐相比。
故而世人称其为“当代王羲之”,不过白蕉并非死学王羲之,受到时代影响,他兼临碑作,曾说“碑与帖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又说:“碑版多可学,而且学帖必先学碑。”
观其字态,血肉具备帖学的灵巧生动之象,但内层筋骨洞达浑实,极具碑学的雄健气魄,比如欣赏他写的《兰题杂存》,笔势简洁干练、畅意多变,墨色和力度对比鲜明。
有时点画波折弯曲,形态细瘦遒劲,犹如银丝一般爽利,有时墨色浓郁厚重,笔画好似聚成一团,边缘粗糙波折,具有几分古雅天然的质朴之美。
删除繁杂的绞转笔法装饰,不仅利于大家掌握,还极具简练洒脱的自由气,章法也随着结字、笔势而变化,全篇穿插起伏,增强视觉效果,让人深入感受。
而且全篇还有几分萧散气,可谓把意韵美发挥到极致,无愧于沙孟海卷尾题跋曰:“白蕉先生题兰杂稿长卷,行草相间,寝馈山阴,深见功夫。造次颠沛,驰不失范。三百年来能为此者寥寥数人”。
如今白蕉的传世法帖,成为重点保护的文物,一律禁止对外展览,此作自然不例外,堪为书法界的“瑰宝”,时常临摹,可以初步感受“二王”笔法,提升用笔的灵活性,同时兼得碑学气象,强化字体筋骨,可谓一举两得。
而今,经多方努力我们对白蕉《兰题杂存》,进行超高清复刻,采用博物馆级别,12色微喷复刻工艺,对比原作进行1:1还原。
卷中字体极为清晰,墨色浓淡、笔法转变等细节处理,全都一览无余,与原作毫无二致,见此品如见原作,若您喜欢可以点击下方商品链接一观。
作品为我店独家版权,侵权抄袭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