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辽东》的主题是写明末辽东的战事,整体字数在15到20万字之间,每日更新。
前面章节请点下面阅读:
战辽东(30):皇太极对山海关之战
皇太极由北京城转向东面,打通山海关的企图已经十分明显,身处山海关的孙承宗开始紧急部署围堵。
蓟州城由于地理位置极其重要,再一次成为双方争夺的对象。身处山海关的孙承宗立即调发各路兵马去守卫蓟州:于沿发步兵6000,令星夜驰援,沿途堵剿;当初袁崇焕让朱梅守卫山海关,朱梅身担守关重任不能离开,但孙承宗让其派遣马步兵7200名入援;宁前道臣孙元化发进马兵1000名;加上不食粮官丁愿从征自效者,合计15000名,在马世龙的督押之下,星驰西行。又调夷汉丁400,以及祖大寿派遣到前屯步兵1800多名,星夜赶往蓟州。
马世龙带着人马过了通州,抓住了后金一名探哨,将其捆绑,然后带着几千人马循环着从该探哨面前经过,整夜未停,并声称自己有10万人马,不久就将探哨放走,这种障眼法在历史上屡见不鲜,东汉末年董卓进入洛阳即是用的这种办法。不知是不是马世龙的障眼法取得了效果,原本在附近的一支并非属于皇太极主力的后金军拔营向遵化而去,马世龙也顺利进入蓟州防守。
反观皇太极后金大军,正在稳步推进。
二十二日,后金军攻克张家湾,烧毁明朝运粮船近千艘。
二十七日,派遣阿巴泰、岳托、萨哈廉、豪格带领4000兵围永平。在这一天皇太极带人去观察蓟州的城防,恰好碰到5000名来救援蓟州的明军,这支明军被皇太极全歼。
但皇太极并没有去攻打蓟城,而是将目标选择为永平,因为永平紧邻山海关,为其屏障。
孙承宗此时也安排刘兴祚带领4000人马增援永平。刘兴祚原本是汉人,在流落到女真地区之后,得到了努尔哈赤的赏识,在汉官中地位仅次于李永芳和佟养性,但其后又归顺于明朝,在崇祯元年的时候投奔袁崇焕,袁崇焕杀毛文龙之后,让其担任成为皮岛的两协之一,成为东江镇的实际负责人之一。己巳之变时,袁崇焕并没有带他入援,宁前副使孙元化拨兵600,让刘兴祚入关作战,但这600人马都是老弱之辈,刘兴祚一看根本不堪战,所以就拒绝了。
袁崇焕被下狱之后,十二月十四日,孙承宗抵挡山海关,刘兴祚偕其弟刘兴贤前往山孙承宗,孙承宗对其多加安慰,刘兴祚紧握着孙承宗的手泪流满面,诉说自己降明之后所受到的猜疑之苦,孙承宗当即表示对他完全信任,刘兴祚深感知遇之恩,愿为之驱使。
当刘兴祚带着4000人到了永平之时,永平城的官员以粮草不足为由拒绝他入城。考虑到刘兴祚的降将身份,这样的结果并不出乎意料。而刘兴祚手下这4000人都是临时从各路拼凑而来的,其中1800人又被调走去守卫丰润,刘兴祚就仅剩2000多人。
刘兴祚进不了城,就集结于永平城郊外。然后策划了一次对后金营地的偷袭,刘兴祚安排王维城负责南方,永平城的程应琦负责北方,自己则率领800名精锐骑兵占据中路,并让马光远率领步兵枪炮手预先埋伏在伏击敌人的退路之上。
十二月二十九日,因为临近除日,后金军防备有些松懈,刘兴祚在后金生活10多年,深知后金习性,他让部队穿着后金的衣服,又通过夷语骗过了后金军,乘着夜色发起了突然袭击,后金军仓促之间无法组织有效抵抗,遂丢弃了所掠夺的妇女和财物四散逃离。这一战打得相当漂亮,当阵斩获592级。
但这一战也彻底激怒了皇太极。当即率领大军从滦州赶往永平,此时已经是崇祯三年正月初一了。皇太极到了永平之后,带领人员查看永平城的防守,恰好抓到了一名明军,俘虏将关于刘兴祚的情报告知了皇太极:刘兴祚想要去守卫沙河,其营中有20匹马疲乏,所以就去永平营中更换,恰好听闻说后金大军将攻打永平,所以就留了下来,就近在太平寨作战,斩杀了50名敌人,让20名士兵带着20名首级到永平城中请赏,而这名被俘的士兵就是永平城中负责为刘兴祚换取马匹者。
这名俘虏透露的情报太重要了,直接让皇太极知道了皇太极对山海关之战的具体位置和兵力部署。皇太极立即召集贝勒会议,声称擒住刘兴祚,比得到永平城更重要。皇太极让阿巴泰、济尔哈朗率8名将官,合计4000人马前去擒拿刘兴祚。
朕思擒刘兴祚胜得永平,彼忘朕格外恩养,诡计潜逃,被上天谴责,仍为我擒,未可知也。遂遣贝勒阿巴泰、济尔哈朗、率官八员。(各)兵五百人。星夜往擒之——《大清太宗文皇帝实录》卷六,天聪四年正月
元旦这天,刘兴祚率领800骑带着斩杀的首级去永平城核验,路途中与前来捉拿他的后金军迎头相撞,后面还有后金的追兵,顿时陷入了后金的前后夹击之中,遂爆发大战。将领一般都穿有重甲,但甲胄太重,所以一般都是临近作战之时才穿上,不作战之时就用一匹马驮着跟随。由于是事发突然,刘兴祚根本来不及穿战甲即与后金大军混战在一起,双方从凌晨4点左右一直杀到16点左右,大战12个小时,最终刘兴祚中箭身亡。被后金军驮回营地,裂其尸泄愤,为其收尸的库尔缠也被处死,可见皇太极对刘兴祚的憎恨。
对于这一战,明和后金方面都有较为详细的记载。
癸未黎明,贝勒阿巴泰、济尔哈朗、追及刘兴祚,见兴祚引兵趋山海关,阿巴泰驰围其城,济尔哈朗追蹑其后,阵斩兴祚并歼众兵,生擒其弟刘兴贤。军士褫兴祚衣,裸而弃之,兴祚故交巴克什库尔缠见兴祚尸,殓以衣,夺军士被覆之,里以蓆瘗焉。时阵斩兴祚事闻。上曰:“兴祚负我厚恩而逃,既被天谴,为我所杀可取其尸来,与众观之。”遂舁至,碎其尸以狥。 ——《大清太宗文皇帝实录》卷六,天聪四年正月
庚午元旦,兴祚方入永解验,至两灰口,陡遇贼数千骑,以驮马逸,不及甲,箭衣力战,自卯至申,杀贼无算,无何,中流矢死。贼得兴祚尸,驮归老营,于广众之前,剖胸裂肠,快泄其愤。而兴贤亦以掳去。是役也,兴祚以八百骑,当奴万许,恶战搏杀,斩级六百有奇,诚东事以来未有之战。且终能捐躯死敌,以成归正初志。谓非东人第一忠勇不可也。 ——周文郁:《边事小纪》卷四,《刘将军事实》
刘兴祚的死是明朝的一个重大损失,明朝不仅仅失去了一位熟知后金内情的猛将,而且刘兴祚死后,谣言四起,明朝又未对刘兴祚在皮岛的遗留势力进行安抚,导致皮岛陷入毛文龙死后的第二次大混乱,岛上的两大势力刘家和陈继盛发生了火拼,先后被杀,皮岛的力量进一步被削弱。
在消灭刘兴祚这一心头大患之后,皇太极可以全力进攻永平了。永平是一座大城,皇太极并没有选择全面攻城,而是派遣了24名勇士乘夜利用云梯爬上城墙,后面则由每一旗派遣1000人跟随登城。明军在城上发炮,谁知引起了火药在城墙上爆炸,明军损失不小。后金军则乘势登上城墙,并在城墙上守卫云梯,接应更多的后金士兵登城。城中的明军四散逃离,而一些官员或逃或自杀,永平城就这样陷落了,城中的近万石粮食,22000两白银全部成为皇太极的战利品。
攻下永平城之后,皇太极没有急于进城,而是在永平东门外山冈上,让八旗军穿上甲胄列队,城内的投降的官员出城前来朝见皇太极,以谢不杀之恩。皇太极这才率领众贝勒以胜利者的进入城中,接受城内官民的跪拜。皇太极令济尔哈朗、萨哈廉统领1万兵力,驻守永平城,自领大军向山海关进发。
迁安城破,对于各城产生了极大的震撼,迁安知县派使者抵达了永平城,主动投降。滦州知州杨燫还准备组织人员防守,派遣人员到山海关,请求孙承宗派兵支援。但山海关的援军尚未到达,滦州城内就已经不战自乱,富人夺门逃跑,而四出抢劫的地痞流氓毕后金军还要凶残,知州杨燫不能止,选择自杀了事。栾州革职守备李继全去永平饷后金军投降,后金令李继全仍为守备,后金军也随即入城,城中银470两和粮食1万多石全部归后金军所有。
就在后金主力在永平之时,驻守蓟州城的马世龙计划乘虚袭击遵化城。马世龙令副将官惟贤率游击张奇化等人出击,至遵化城西的波罗湾,城中后金兵出击,明军前锋殊死战,后金兵少,遂退回城中,明军后队乘势攻城,城上矢石如雨。后金又再次派遣兵力出城作战,官惟贤陷阵,中箭死,张奇化亦战死,明军损失300多人。到了傍晚,由于攻城不下,明军趁夜色撤退,后金军则从后追击,明军损失惨重,后金军光马匹就缴获了一千多。
马世龙失败之后,另外一支来自京城的部队在兵部侍郎刘之纶的带领下,同样意图攻取遵化。当初崇祯帝破格提拔的三人之中,申甫已经在卢沟桥战死,刘之纶此时亦毫不畏惧,他将所募八营兵,以“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命名,带着将士义无反顾地奔向前线。根据毕自严所提供的花名册显示八营兵丁共有7976名、将官185员。以上八营后来跟随刘之纶出征作战的只有七营,没有出动的坎营有兵丁1212名、将官10员。
刘之纶崇祯元年的进士,崇祯二年即被提拔为兵部侍郎,这样被火速提拔的官员是不被其他官员所待见的,大学士文震孟曾劝他放弃兵部侍郎的官职,从科道官员做起,这样的建议刘之纶当然不会听。刘之纶率领大军出发之后,到了通州城,通州官员拒不开城门,刘之纶只能在雨雪之夜率军夜宿古庙之中,并等待雨雪停止。就这样一个做法,竟然招来御史的弹劾,说他故意逗留。
刘之纶这才方知官场难做,遂上疏崇祯皇帝请求罢官,未得允许。
刘之纶率军继续前进,在距离遵化八里娘娘山扎营,并发信给总兵马世龙、吴自勉让他们和自己一起行动,但刚刚战败的马世龙坐拥上万部众,却不愿出战。
正月二十三,得知有明军大队来攻击,后金骑兵3万自永平驱三屯营,见到刘之纶部,随即发动攻击。刘之纶下令让发炮,炮弹却在自家营中爆炸,营中大乱。左右请求结阵慢慢推却,刘之纶大声斥责,严令再战,血染疆场。战后寻得刘之纶尸首,头颅中箭太深,金声用牙齿咬住才拔出箭头。
之纶发炮,炮炸,军营自乱。左右请结阵徐退,以为后图,之纶叱曰:“毋多言!吾受国恩,吾死耳!”严鼓再战,流矢四集。之纶解所佩印付家人:“持此归报天子”,遂死。一军皆哭,拔营野战,皆死之。尸还,矢饮于颅,不可拔,声以齿啮之出,以授其家人。 ——《明史》卷261列传第149,《刘之纶传》
皇太极深知这支明军没有什么战斗力,所以要求部下最好将刘之纶生擒,但刘之纶躲在岩石之中,拒不投降,后金军无法实现生擒的意图,只得将其射杀。由于距离很近,箭头力道极大,这也是刘之纶头部中箭很深的原因所在。
朕以生擒胜于阵杀,可生擒之纶来。代善以兵围山招之纶降,不从。遂纵兵攻破其营,尽歼其众。之纶遁入石巖中,总兵官楞额礼子穆成格射杀之。是日击败敌兵五营,生擒游击一员,守备一员,明兵八营,前后败其七营,止一营乘夜遁去。 ——《大清太宗文皇帝实录》卷之六,天聪四年正月
后金文献的记载这里也有误,因为刘之纶的坎营根本就没有跟随出战,并非乘夜遁去。
刘之纶死后,崇祯帝嘉其忠,想要从优抚恤,赠兵部尚书,文震孟则说:“死于战事,事分内的事情,侍郎的官职还不尊贵?”遂止。官员战死,追赠一级,甚至两级官职是一个惯例,但刘之纶没有得到这样的待遇。刘之纶死后,他的两个儿子尚且年幼,家贫导致没钱把棺椁送回家乡,朝廷同意让其使用驿站,方才得以返乡。
刘之纶最好的朋友金声,也是同年进士,也同刘之纶一起被提拔,但他的建议没有得到崇祯帝的认可,遂罢官回乡教书。明朝灭亡后,清军南下,金声组织人马抗击,后被俘,洪承畴、多铎等人屡屡劝降,金声却只求一死,受刑之时,他不愿低头,端坐受刃。
刘之纶、金声、申甫确实是己巳之变中出现的一个插曲,若非大敌当前,崇祯多疑的性格,他们也不会得到重用。他们也许没有带兵的经验,空有一腔热血,最终导致失败,但就是这一腔热血,让众多的明朝高官勋贵们无颜。
各地接二连三的军事失败,导致各地难民像潮水一般涌向了山海关,人们都知道,孙承宗在山海关。孙承宗此时也是极为担忧,山海关的虽有总兵朱梅等将守卫,但面对皇太极大军,仍显得十分单薄,而皇太极大军就在眼前,山海关还守得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