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是一个城市的血管,没有交通资源和人才就无法迅速流通,但很多一二线城市都存在着交通拥堵的问题。
特别是早晚高峰,每条路上都是红彤彤的一片堵车,原本十分钟能到家,现在堵在路上一个小时都不一定能到家。
离得近的还能骑共享单车,但离家远又不想坐公交车的人只能开私家车,城市交通效率低下已经成为无数打工人的痛。
有人可能要说那都是因为私家车太多了,但真正让城市拥堵的是这4座大山,不解决真的没法开车,因为一出门必堵车。
一、交通结构失衡
根据今年6月份的统计,我国机动车一共有4.4亿辆,拥有驾驶证的有5.32亿人,有驾驶证的人都是潜在的汽车买主。
未来机动车数量还会继续增长,这已经是一个无法改变的既定事实,所以现在一出门基本都是私家车在马路上,公共交通工具数量比较少。
城市的公共交通工具不仅数量少,种类也比较少,一二线城市除了公交车之外还有地铁站、BRT、共享电动车等等。
但三四线城市的交通工具就比较单一,基本是公交车和共享单车,一些偏远小县城连共享单车都没有。
虽然这些地方的交通需求没有一线城市大,但依然暴露出我国公共设施分布不均的问题。
俗话说要致富先修路,基础设施决定城市未来的发展速度与规模,这也是我们宁愿亏本也要将铁路修进青藏高原的原因之一。
亲爱的读者,作者收入微薄,不得不在文中加入了短短5秒广告,观看即可免费阅读全文。我知道这可能会稍有打扰,但它确实能帮我增加一些收入,让我能够继续坚持写作。您的理解是我最大的动力!我会努力带来更多优质内容!
公共交通设施在三四线城市是种类少选择少的问题,在一二线城市是数量不够和效率低下造成的交通拥堵。
一线城市的地铁和公交车很方便,但早晚高峰期地铁与公交车都很拥挤,为了最大化利用空间,两者的座位都比较少,大多数人只能站着。
公交车不仅座位少,每两辆车之间的时间间隔还很长,一旦错过就得等半个小时,而且公交车和私家车一样需要遵守交通规则。
一旦道路堵车,公交车也会被迫堵车,再加上公交车的行驶速度比较慢,在保证赶上公交车的同时还要避开拥堵高峰就得早起。
相较之下私家车的速度更快,舒适性也更好,大家当然选择自己买车,交通拥堵的问题也越来越严重。
改变这一现状除了要增加公共交通工具的数量和选择之外,还要提高运行速度。比如为公交车单独设置行驶道。
厦门的BRT就可以在高架上单独行驶,像地铁一样不受交通规则束缚,速度和效率都提升了,在城市拥堵时市民可以选择公共交通出行。
除此以外还可以实行车辆限购、提倡车辆错峰出行,交通拥堵可能会有所下降,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
二、城市规划不合理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这象征着城市的繁荣,但它们的规划未必合理,交通拥堵跟城市规划也有很大的关系。
城市规划不是简单的决定哪里建什么,而是要考虑未来几十年的发展,需要长期稳定的投入,一旦出错就会影响城市运行和资源分配效率。
尤其是一二线城市,高楼建成后拆除成本很高,周边区域和道路都会被封锁,影响居民的生活和出行。
比如很多城市遗留的城中村问题,不拆除会影响城市美观,造成火灾、坍塌等安全隐患,拆除又会损害周边区域的利益,进退两难。
很多地方只注重高楼和绿化建设而不注重后期维护,出现树木枯死和各种工程遗留,后期修补耗时耗力又耗费金钱。
这些隐性的问题让政府不得不重视城市的长期规划和管理,在真正落地建设之前要经过多方讨论才能敲定。
为了便于管理和开发利用,政府会对城市划区建设,一般会按功能分为住宅区、商业区和工业区,交通的疏密程度也有所不同。
按功能来建设城市有一定的好处,写字楼集聚有助于彼此的沟通合作,但大家都赶到一个地方上班,就会增加这条线路的交通压力。
如果周边还有学校和商业区,城市的交通压力会更大,学生、家长、员工都在同一时间赶往同一地方必然引起交通拥堵。
解决这一现状除了要增加交通设施的承受力之外,还要优化城市布局,学校和住宅区可以规划到一起,减少学生上学的时间和距离。
如果写字楼高度集聚就可以改变上下班时间,一些公司可以提前上下班,另一些公司晚点上下班,错开早晚高峰来减少拥堵。
在城市的中心要增加共享单车和电动车的投放,增加交警协调的数量,尤其是早晚高峰期。
三、停车难
我国每年机动车的数量都在增长,让大多数司机头疼的不仅是交通拥堵,还有停车难的问题,停车位不仅贵数量还少。
2015年时我国停车位缺口为5000多万,汽车和停车位之间的比例为1比0.8,而发达国家的比例为1比1.3。
这意味着我国每两辆车中就有一辆没有停车位,停车位少的问题并没有随着城市的发展而得到解决,反而越发严峻。
2020年我国停车位的缺口扩大到8000万个,而私家车的数量已经突破2亿辆,停车位不足带来了交通拥堵和行走不便等问题。
一些老旧小区、商城、医院都有车多位少的问题,早上把车开出去晚上回来就找不到停车位,导致很多人都让家人提前去占停车位。
公共停车位数量太少导致很多人不敢开车出门,或者减少开车的频率。虽然可以减少交通拥堵,但也会减少商业区的客流量。
现在几乎家家都有私家车,出门游玩、购物基本都是开车,停车位太少和停车费太高都会影响人们的出行和消费欲望。
消费是拉动GDP的三驾马车之一,要拉动消费热情就要完善公共设施,提高服务水平,而且停车位少会带来安全隐患。
很多人因为找不到停车位而占用消防通道、人行过道和盲道,一旦发生火灾就会影响消防人员的救火效率,还会影响居民的出行。
虽然城市在努力增加停车位,但私家车增长的速度远高于停车位建设的速度,仍然无法满足需求。
现在电动汽车的数量也在逐渐增长,城市还需要大量增加公共充电桩的数量。
四、违反交通规则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因为违反交通规则而出现的交通拥堵,制定交通规则是为了维持交通秩序,提高行驶的安全性和出行效率。
逆行、闯红灯等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为可能会造成交通事故,交警处理事故时需要封路,可能会造成整条路更加拥堵。
车辆在马路边违法停车,占用非机动车道都会挤占行驶空间,早晚高峰期的时候会增加交通压力。
在一些环岛、拐弯和车流量大的路段,车辆一旦违反交通规则,减速或者压线等情况都会造成交通拥堵。
学校门口也是交通拥堵的高发区,学生和家长在门口、马路上聚集,而车辆又必须得礼让行人,源源不断的人流量导致车辆无法通行。
电动车在机动车道行驶也会影响交通秩序,很多地方的道路建设不完善,或者电动车在马路中间乱窜也会出现交通事故。
很多未成年人骑电动车时不仅不戴头盔,还会超载、闯红灯、逆行,正常行驶的汽车很难及时避让。
2019年时我国电动车的数量就突破了2.5亿辆,当时北京每天都要发生3000多起电动车违法事件,深圳的违法事件甚至高达6万起。
90.8%的人都表示经常遇到电动车违反规则的行为,超半数的人都希望能增加机动车道,提高电动车不文明行为的惩罚力度。
交通文明是保障自身安全的红线,提高全社会的交通文明一方面要提高加大惩罚力度,对酒驾、逆行、闯红灯等违法行为进行惩罚。
另一方面要提高全社会的文明素养,按时进行交通规则的普及,可以增加交警巡逻的次数,及时拦截违法者。
交警毕竟人数有限,可以鼓励市民用“随手拍”的方式主动监督电动车。
结语
2023年北京、广州、武汉等城市的交通拥堵的增长率都超过10%,城市规模越大交通网就越稠密,交通拥堵也越严重。
出行是衣食住行的重要部分,上班族在出行上浪费的时间越多,娱乐放松的时间就越少,直接影响人们对城市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上述4座大山是城市交通拥堵的罪魁祸首,提高出行效率可以从增加公共交通工具入手。
既能满足大部分人的出行需求,也能减少私家车的数量。
现在一线城市正在布局智慧交通,如果能建成,将来违反交通规则导致的事故会大幅降低,人们的出行满意度也会有所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