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由国际儒学联合会与北京外国语大学联合主办的“2024国际儒学与中华文化师资班”在丹阳开班。来自西班牙、意大利、波兰、巴西、美国、巴基斯坦、哈萨克斯坦、厄瓜多尔、加纳、乌兹别克斯坦、越南、尼泊尔、加纳、哥伦比亚等20多个国家的国内外70余所院校及单位的118名学员参加为期9天的中华传统文化研修。张其成教授受邀为师资班授课,分别讲授了《<易经>智慧—兼谈中医思维》和《<道德经>智慧》。这也是张其成基金会公益讲堂第七十六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教授在《<易经>智慧—兼谈中医思维》中讲了四个主题,分别为《周易》概说,八卦的奥秘,乾卦与坤卦,中医阴阳思维。

张教授认为“易”可以归纳为为变易、不易、简易,要养成变易-不易-简易”的认知方法,找到不易,随时变易,回归简易。在《周易》流传的历史长河中,有三位圣人起到重要作用,伏羲氏作八卦,周文王演六十四卦称为《易经》,孔夫子做作十翼称为《易传》。至此形成了完整易经体系,即《周易》=《易经》+《易传》,《易经》是蕴含哲理的占卜书,偏于术,《易传》是超越占卜的哲学书,偏于道。《周易》讲的是天道人道,是宇宙周期变化的大规律,是人类知变应变的大法则,是人生为人谋事的大智慧。

随后张教授揭示了八卦的奥秘。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卦之间关系错综复杂,又完美结合演绎出天地人的关系。

继而张教授阐述易经蕴含的阴阳及其关系,用乾卦与坤卦举例。乾卦充满了阳刚,表现为自强不息、刚健坚毅、变易创新、与时俱进、拼搏进取、仁爱孝悌。坤卦代表阴柔,表现为厚德载物、包容宽厚、柔弱虚静、自然无为、居下不争、逍遥自在。

乾坤做到阴阳中和是为天地之道,中正才能平等,和谐才能真自由。《周易》的阴阳中和思想被儒释道用自己的语言体系进行解读,儒家讲阳刚、中庸、仁和;道家讲阴柔、中气、柔和;佛家讲空性、中观,圆和。

最后,张教授讲了中医阴阳思维。《易经》的阴阳思维是中西方文化比较最底层的逻辑,也造就了中医的思维方式。中西方文化比较在医学上体现为,中医学主张调和性治疗,西医学则主张对抗性治疗。阴阳思维在《黄帝内经》中有明确论述,一个具体体现是“气”,按阴阳可分为先天之气与后天之气,元气与宗气。张教授提示大家,学习《黄帝内经》一定要掌握“气-阴阳-五行模型”象数思维。另外,张教授强调了导引的重要性,导气令和,引体令柔。并教大家练习了他自创的易道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下午的讲座,张其成教授讲授讲了《道德经》智慧。主要分享了老子其人与老子其“道”。

通过庄子、孔子对老子形象的揣摩以及老子在《道德经》中的自述,张教授通过介绍这个世俗中独特的存在,揭示了老子所代表的得道者应有的特点。

接下来,张教授介绍了《道德经》不同版本及特点。最早的战国楚简本在湖北荆门郭店楚墓出土,竹简本甲乙丙三组。汉初帛书本出土于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帛书甲乙本,这个版本《德道经》不分章。我们最常用的通行本,是魏王弼版本,将《道德经》分为81章。

张教授着重介绍了老子的“道”究竟是什么意思。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第六章“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第四章“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第十四章“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恍惚。”第二十一章“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第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第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些都可以形容“道”是什么。

最能体现“道”的是婴儿和水。受它们的启发,“道”的应用无所不在。养生之道,讲求虚 静,调身以养形,调息以养气,调心以养神。行事之道讲求反动,凡事否极泰来,福祸相依,当观复知反。但最重要的是顺从“天道”,因为“道”是总源头,总依据,总规律,总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