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9年10月1日的中国国庆阅兵中,解放军展示了东风-17高超音速导弹,标志着导弹武器技术进入了高超音速的新时代。虽然外界普遍认为东风-17的速度可达到10马赫左右,这一速度虽然令人印象深刻,但不少常规的中程弹道导弹的速度也可达到或超过这一水平。然而,高超音速导弹的真正突破并非仅在于速度,而是它在大气层内的长距离飞行能力和飞行途中的机动变轨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弹道导弹沿固定的抛物线轨迹飞行,尽管其速度极快,但由于轨迹较为固定,现代防空系统能够计算出其精确的飞行路径并据此进行拦截,这使得中近程弹道导弹尤其容易被拦截。高超音速导弹则不同,它们的飞行轨迹不再是简单的抛物线,它们在飞行的大部分时间内都处于大气层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种在大气层内保持至少5马赫速度的能力,加之至少千公里的射程,构成了高超音速导弹的一大优势。东风-17等高超音速导弹能在大气层外或近空间以弹道模式飞行后,弹头分离再返回大气层,并在大气层内通过滑翔弹道进行机动变轨,其气动翼面设计使得在大气层内能进行大幅度的垂直与水平机动,这种超过5马赫的速度结合机动变轨能力,大大降低了被拦截的可能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高超音速导弹的出现显著暴露了美军主要针对拦截巡航导弹、弹道导弹及反舰导弹的防空反导系统的短板,面对高超音速导弹,美军的系统几乎束手无策。因此,美军开始着手研发自己的高超音速导弹技术,2019年美国的《中导条约》退出即反映了其清除研发障碍的意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军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高超音速飞行器的发射测试,误以为在该领域已有深厚的技术积累,故对自身研发高超音速导弹颇有信心。美国陆军于2019年宣布,“暗鹰”高超音速导弹预计于2023年完成列装,并于2025年具备实战能力,要求射程超过东风-17的1800公里,达到2800公里。显然,美军的“暗鹰”导弹研发是直接针对中国的东风-17,展现了一种战术上的对等追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美军接下来却面临了意料之外的挑战。“暗鹰”高超音速导弹的研发测试远比预期困难。2021年美军第1军下辖的第17野战炮兵旅第3野战炮兵团第5营开始接收“暗鹰”导弹系统,但这主要是为了方便测试,而非正式列装。首次测试因火箭发动机未能点火失败,2022年6月的第二次试验也告失败,2023年美军又三次取消“暗鹰”导弹的发射试验,原因是发射装置的重大技术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连续的测试失败不仅是偶然,这表明“暗鹰”导弹存在严重的技术缺陷。这不足为奇,因为东风-17的亮相令美军措手不及,而美军匆忙上马的“暗鹰”项目未能确保技术的成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的东风-17已公开五年,还有东风-21D和东风-26等反舰弹道导弹在列,美军的连续失败表明它在高超音速导弹领域已经落后于解放军。在现代导弹技术方面,美军如果实在无法解决问题,或许可以向胡塞武装学习,尽管胡塞的导弹技术不算先进,但至少已被实战验证,其反舰弹道导弹甚至成功击中过移动海上目标,显示其高于“暗鹰”导弹的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