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写在前面的话:

《把灵魂揉进泥巴里》是中国书籍出版社“当代名家散文精选”丛书中的一本散文集。这套丛书共4本,作者是上海的朱大路,北京的王乾荣,杭州的赵青云和巧哥。

《把灵魂揉进泥巴里》本书收集了巧哥近十年来创作的数十篇散文,该书共分三个篇章,第一篇章是“人生需要一把好壶”,写壶艺师、写壶、写玩壶的人,他们玩出了生活的趣味与人生的价值。

第二篇章是“画人生”,写的是手艺人如何传承非遗文化,追求艺术。

第三篇章是“风车的哲学”,写的是生活拾趣,生动细腻地描写了那些烟火生活与人生追求的故事。

巧哥把与艺术有关的作品,在本号刊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常有朋友来我家请教如何鉴赏壶,也有不少壶艺师请我去鉴赏他们的壶,提出一些意见。别看他们是壶艺师,但不是会做壶就会鉴赏壶,有的做了半辈子壶,也缺失鉴赏的眼光。

鉴赏壶要眼光,还要有一定的学识与研究。对于一般人来说,主要从如下几点来看,壶是否有三点成一直线,这是指壶的嘴(出水口)、壶把、钮要成一直线;壶的整体与各部分的组合是不是很匀称;壶嘴流水是不是顺畅有力,用手提起茶壶是不是感受随手,重心是不是适可而止;壶盖与壶身的严密度高不高,壶底壶面滑润与落款是否整齐等。

但我认为这是鉴赏的初级阶段。一把壶,如果壶艺师没做出以上的要求,这把壶就是不合格的次品。

壶艺欣赏是个高逼格的事情,艺术往往是相通的,欣赏一把壶犹如欣赏一幅画,欣赏一幅画,一看构图,二看色彩,三看光影,四看笔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欣赏壶,一看壶型,二看材质,三看线条,四看神韵。

我们看一幅画时,第一眼看到的首先是大致结构,构图是对一幅画作整体的把控力,也决定了画作的广度和深度。

如果把壶看作是一幅画,壶型就是画的构图,型的美感对欣赏者来说是最直接的,对艺术作品的形式美的感受也是最为干脆的,在壶的形式美的所有因素里,结构形态美感是重要的基础。

我们可以从历代的名壶中可以看出,比如时大彬的“扁壶”、“僧帽壶”,陈曼生的“石瓢壶”,邵大亨创的“掇球壶”,程寿珍的“仿古(鼓)壶”、杨彭年的“井栏壶”、朱可心的“报春壶”、顾景舟的“提壁壶”,章燕明的“长虹贯岳”,都是经典器型,意境超凡脱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艺术是相通的,画与壶的欣赏也是相通的,当然这种欣赏需要研究去对比,比如画的三角构图,达•芬奇《蒙娜丽莎》、《狼牙山五壮士》,画面中所表达的主体放在三角形中或影像本身形成三角形的态势。

壶的构图更直接,比如石瓢是三角型构图,更多的壶去看都是这样的三角形构图。

画有平行构图,壶更多,当然潮州手拉壶构图大多是圆型,但也是三角与平行的构图较多。

再看霍贝玛的《树间村道》:画面主要运用了垂直线和水平线的分割,对空间的立体分割上强调了道路向远处延伸的运动透视感。其实壶艺的制作大都是如此,从钮顶上的小吼垂直而下,而嘴与把是水平的。

典型的是水平壶,嘴,壶口、把,放倒在桌面上都必须在水平线上,否则都是不标准的水平壶。我们可以把壶拍出图片打印出来,然后画出它的垂直线与水平线,对这把壶就能判断它的优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为壶的水平线大多与该幅《树间村道》的画面相反,由于水平压低的缘故,而增强了两条垂直线向上的生长趋势,打破了呆滞的画面格局,单纯而简洁大气。

但壶水平抬高,使壶更加生动活泼,典雅大方。

材质,我就不讲了,线条其实上面也谈到了,下面就谈谈神韵。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人的神情意态、喜怒悲欢都可以从这窗户中观察出来。壶好不好,常说这壶有没有神韵,我认为这“神”是指“精气神”,简单说就是灵魂,在一把壶上,能找出让人产生出思想碰撞的火花来。

做壶,行内有句话叫“把随壶身定,嘴从把根出”,也就是说,一把壶最后做的是壶嘴,壶嘴做的怎么样,就关系到壶的神态意境怎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平一转皆有意,一肥一瘦总关情。但如果嘴装上神了,把装上后韵没了,就可能是平转没意,肥瘦没情,往往是嘴太肥,把太瘦。这就是没有掌握好垂直线和水平线的分割,嘴把钮的均衡性。

做壶者也好,研究壶者也好,都应好好研究霍贝玛的《树间村道》这幅画,再看看你手中的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初,我设计《月亮船》给壶艺名家章海元制作,不仅仅是因为他的技艺过硬,而是他领悟了《月亮船》的诗意,尤其运用好了垂直线和水平线的分割,嘴把肥瘦有度,线条流畅见美。从而达到整体自然和谐贴切,气韵潇洒。此壶获国家级特别金奖。

装嘴把,又叫搭架子,这搭架子的事说简单非常简单,谁都会搭,装上去就行。说难是非常难,难的就是这嘴把装上去要有神韵。比如章燕明做张守智设计的《紫晞》(也有人叫守智壶),是制作得嘴上有神,把上有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当今市场上的《紫晞》,大多是败笔,不是败在嘴上,而是败在把的弧度上,所以这些壶都没有神韵中的韵味。

很多人做一辈子壶,也没明白“神”是舍,”韵”是舍,又怎能做出有神韵的壶来?

我曾用上述技巧指导过两个壶艺师,他们制作壶的水平是日益提高,升值非常快。壶嘴,又称“流”,流与口的形态是各种各样,不管怎么变,或有形体语言,或有灵动点,或有动感延伸线。这在有些壶的钮和把上也有体现。

如果你掌握了上述技巧,壶艺水平就会有大的提高,鉴赏水平就不必说。

看壶如看人,万物可拟人,人生有百态,动静皆藏神。

所以,看一把壶是否有“神韵”,就要看神在何处,韵在哪点,静是静的态,动是动的形。

善于察其神,观其韵,鉴赏水平也就不一般。

(摘自中国书籍出版社的“当代名家散文精选”丛书《把灵魂揉进泥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