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刘建业

整理:白杨

我爸是老高中生,人也长得文气,白白净净的,话不多,当时说一句就在点子上,而且他待人也特别真诚,老实人,超级能吃苦。

爸爸高中毕业后就回到了老家农村。

先是跟着家里人在生产队干活,挣工分,接着又去修大坝,建河堤,闲暇时就一个人拿着书本坐在角落里看书。

由于干活积极,认真踏实,为人又厚道,队里的领导干部很是看好他。

1975年我爸被大队推荐为工农兵学员,要去省里的农业大学读书了。

这一喜讯就像平底起了个惊雷,村里人咋也想不到,外来户老刘家竟然要飞出金凤凰了。

真没想到,那个看似默默无闻,只知道闷头读书的小儿子还是个当状元的料呢。

农村人爱起哄,在爸爸等通知书的日子里,奶奶家变得异常热闹。

由于爸爸的优秀,甚至带动了两个伯伯的婚事,媒婆们把奶奶家的门槛都要踩垮了,有闺女的家庭,谁不愿意给状元郎攀上点亲戚呢?

那时候的大学生毕业后包分配,我爸在大伙儿心里就是状元郎般存在。

只要考上大学,那就意味着以后就是公家的人,吃的是国家粮,端的是铁饭碗了。

然而事实却并非那么简单。

爸爸那年并没有等到让一家人引以为傲的录取通知书,指标送到县里的时候,他的名额已经被别人给顶替了。

在那个年代,作为一个没权没势的普通人,想要出人头地真的是很困难。

随着爸爸的落榜,家里两个伯伯也相继被退了婚。

爷爷奶奶心里气却也无可奈何。

只能天天在家里找我爸的岔,说他不争气,还是高中生,文化人呢,连自己的大学都守不住,竟然让别人给顶了去。

爸爸有苦难言,在家里实在待不下去了,只好收拾了行囊,趁着晚上大家都睡觉的时候,一个人背着包袱悄悄离开了家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是第一次失去机会,感觉我爸实在是太亏了,可是又能怪谁呢?

爸爸去了我舅爷家,也就是他的舅舅家。

舅爷家是外省的,距离我们家有百十里地。

爸爸一路哭一路走,总算是在第二天的晚上赶到了。

舅爷也是个有点文化的人,对于我爸的遭遇很是同情,当即就安排他住下,让舅奶给他做了碗热腾腾的汤面条。

第二天舅爷就问我爸:外甥,你准备咋办?我有两个朋友,一个是老中医 ,一个是做饭的厨子,你想学啥?也不用咱花钱,只跟着他们干个一年学徒,以后就算正式拜师了。

爸爸考虑了三天,很认真的对舅爷说:大舅,我想学厨子,如果学会了做菜,以后就再也不用饿肚子了。

舅爷笑了,说:行啊!不管是学啥,只要用心学,学得好,学得精,都可以在各自的行业里当状元。

当天,舅爷就把我爸带到了他那厨师朋友的家,让我爸爸行了拜师礼。

爸爸的厨师师傅其实就是我姥爷。

姥爷的性格和我舅爷有点像,有文化,知礼仪,还会看面相,见我爸第一面,他就说:我看你也不像个甘于做一辈子厨师的人,你这样子得做官,如果做不了官,这辈子恐怕也就起不来了。

爸爸一脸苦笑,说:叔叔,你可别再拿我说笑了,我家里穷得叮当向,兄弟三个,三个都是光棍 ,不瞒你说,我就是在家里待不下去才出来的,咱一个无权无势的平头老百姓,从哪里当官啊!

那时候我爸才21岁,但是说出来的话却好像已经参透了人生一样。

姥爷笑了笑,此后就开始悉心带着我爸干厨师了。

爸爸学得很认真。

从早到晚都是围在姥爷发身后打转转。

他一个人把所有洗菜,切菜,配菜的活儿全都包了,每天晚上睡觉前就要把一天的活儿收拾利索,然后再计划好明天的工作。

早上从来都不等姥爷喊他,往往是鸡叫第一遍他就起床开始默默干活了。

自从有了我爸后,姥爷感觉轻松多了。

这个小伙子就像个永远不知道累的陀螺,把家里的一切杂活儿统统承包下来,一个人干活能顶三四个人。

为此姥爷也越来越喜欢他,在心里暗暗打定主意,想要把我爸招为上门女婿。

姥姥和姥爷只有我妈一样闺女,他们一直在为我妈的婚事操心。

本来说好的学徒时间是一年,但是姥爷不到三个月就开始正式教他了,只为让他早日学会,可以独挡一面,如此一来,自己就可以彻底放心了。

我爸聪明,学东西特别快。

才跟着姥爷学习了几个月,就完全掌握了姥爷做菜的精髓,什么菜用什么油,配什么料,仿佛刻在了他脑子里一样,信手拈来,做出来的菜色香味俱全,一点也不比姥爷做得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年多以后,姥姥和姥爷看时机已经成熟,就直接了当地对我爸说出了他们的真实想法:徒弟,我们看上你了,想让你做我们的女婿,你放心,只要你同意这门婚事就行,至于上门不上门都不重要,以后生孩子也不一定非要随我们的姓。

两位老人主要是喜欢我爸。

而我妈也同意这门婚事。

可是我爸却有点懵,他当初离家只是和家里赌气的,出来一年多,钱没赚到,反而给自己捞了个媳妇回去。

说不清楚是高兴还是遗憾,爸爸说他要给家里商量一下。

于是这事就被我爷爷奶奶知道了,两个人气得一蹦三丈高,追到姥姥家闹,要钱,因为这个老三,把他两个哥哥的婚事都耽误了,家里蹲着两个光棍呢,他可倒好,想结婚,那就得给钱,一个哥哥给200,总共400。

我姥爷也是想得开,不就400块钱嘛!换个可心的女婿,值了。

姥爷给了爷爷500。

此后我爸妈就结婚了。

到1978年冬天的时候,我才刚出生,然而两个伯伯却跑来找我爸了,说∶老三,你知道不知道啊!现在可以重新高考了啊!咱们村东头老谭家那个儿子,小学都没有读完,去年参加高考,竟然考上了警校,像你高中毕业,那么有文化,咋还不得考个清华北大啊!

伯伯们的话说得我爸是蠢蠢欲动。

可是我妈不同意啊!

为啥呢?害怕呗,害怕我爸真考上大学就走了,从此不要我们娘俩咋办呢。

于是姥姥和我妈想尽了各种办法阻止我爸去报名,藏他的毕业证,户籍证,甚至把爸爸借来复习的资料都烧了。

时间久了,爸爸自然知道我妈的心思。

一切都是命,天注定的,不认不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接连失去两次机会,爸爸有点心灰意冷,此后就打消了继续考大学的念头,一心一意跟着我妈过日子,研究做美食。

因为爸爸做发饭越来越好吃。

村里的干部就介绍他去公社食堂给人做饭。

爸爸就带着我和妈妈一起去了,住在公家分的一个小单间里。

白天我爸妈都在食堂里忙活,爸爸是大厨,我妈就做小工,择菜,洗菜,给人打饭等。

爸爸做饭好吃,对人也极其热情真诚,不管是对谁都特别好,大家都很喜欢他,有时候上面来人检查,连大饭店里的饭都不愿意吃,点名非让我爸给他们做。

有一次外地来的检查团里有个南方人,不爱吃我们北方的面食,肉也不怎么吃,每次打饭都打得很少。

我爸看他长得瘦瘦秧秧的,吃饭还那么挑食,就趁着不忙的时候找他聊天,问他平日都喜欢吃什么。

这个年轻人就说∶我爱吃鱼,但是你们这边不但鱼少,还都是死鱼,做得也不好吃,没有鲜味。

没想到他的一番话又激起了我爸的兴趣。

爸爸好胜心强,不服输,爱钻研。

此后他就多留了个心眼,专门研究起了做鱼技术。

距离公社四十多里有个大湖泊,那里有野生鱼,爸爸只要有空就去那里钓鱼,然后回来免费给大家做了吃,一方面也练习了自己的手艺,再一方面也满足了那个南方年轻人的胃口。

爸爸看他得吃得开心,跟个孩子一样,自己也高兴得不行。

检查团去过多次,每次那个年轻人都要点名吃我爸爸做的鱼。

时间久了,两个人关系处得跟亲哥们一样。

后来我爸才知道,其实他有个舅舅是个大人物,他被调到基层也只是暂时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没过几年,我爸的机会就来了。

这个南方的叔叔极力推荐我爸到邻县去干乡长的职务。

但是我妈又是不同意,说干什么乡长啊!咱干食堂多好,天天能认识领导,还顿顿有肉吃,这样的好事打着灯笼都找不到。

妈妈故伎重演,准备像上次一样阻挠我爸的前途。

但是这次姥爷却不依了,坐着村里的驴车来找我爸,说∶女婿,你不容易啊!已经丢掉两次机会了,人生又能有几次这样的好机会呢!这次尽管去干,有多大能力就使多大劲儿,家里有我呢,我看这次谁还敢再挡你的事。

姥姥安慰了我爸后,又来骂我妈∶哪怕女婿以后真的发达了,不要你了,咱们也得支持他,做人啊!不能光想着自己了。

于是爸爸在姥爷的支持下,终于迎来了人生的高光时刻,从乡里干到了市里,退休时候已经是二把手了。

曲曲折折一辈子,爸爸的结局是好的。

谁的一生都不是一帆风顺的。

看过一句话∶生命有裂缝,阳光才能照进来,没有永恒的黑夜,只有未到的光明。

只有失意时不丧失信念,能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才能不惧生活中起起伏伏的磨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