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大语言模型能否实现通用人工智能,我是持否定态度的。这是因为大语言模型是基于人际自然语言的模型,语言是可以表达人类所有可以人际传播和积累的知识的全部,但却不是我们目前所了解的思维的全部。

人的逻辑推理能力内置于体内的认知系统,并不必然需要通过人际交流才能启动。这种认知体系的核心,猜测是在其神经网络里构建一种因果链接,以对应于外部物理世界的关联性。

举一个简单例子。假设孤身一人的我住在洞穴里,平时需要跨过一条深不可测的小溪去对面山坡摘果子。这个小溪上以前一直横亘着一颗倒塌的树木,才让我可以跨过小溪。

结果有一天山洪把小溪上的树木冲走了,作为智人,我很可能就会想到再从其他地方搬来一个树干搭在小溪上面,让其起到之前树干的作用。

那么这个过程就涉及到一连串智力活动,包括状态信息抽象和逻辑推理,而这些都不需要语言交流就可能实现。

这里的抽象是指,视网膜上接受的信息流可以被抽象成一个简单的状态变量,即小溪上是否有树干。之前我看到的横亘在小溪的树干,和我后来搬来搭在小溪两岸的树干,可能是两个非常不一样的信息流图景,但我的大脑有能力那这个两个图景抽象为一个相同的状态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逻辑推理则涉及小溪状态与能否摘到果子之间的因果关联。小溪上有树干—〉我能过小溪去摘果子,现在小溪上没有树干了?我如何能过去摘果子?调用之前因果记忆之后,我会得出在小溪上铺一根树干—〉我能过小溪去摘果子。

动物有没有智力,有没有推理能力,它们当然有,只是它们没有我们这样因为具有可设定性从而可以无限泛化的语言,从而无法将不同个体的经验对齐并同步起来构建宏大的知识体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是演化出语言和文字的,人类千千万万的个体生命可以协同起来构成一个更大的超级生命体,让人类个体不仅可以跨空间协同,也可以让认知体系随时间快速积累,而不只是限于基因遗传这种极度缓慢的认知积累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