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的军委扩大会议上,长期负责军事院校及教育工作的老帅刘伯承,受到了批判。其实这件事与时代背景有很大关系,而不仅仅源于军队内部事务。新中国建立后,我们在许多方面学习苏联经验,军校和训练体系也引进了大量苏军教材。中苏关系变化后,刘伯承、萧克等人领导的部门比较敏感,被指出“教条主义”错误,成为受批判对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军校的书本教材,往往是很容易跟“教条”联系在一起的。这种风向体现出来后,刘帅以身体抱恙为由,主动辞去了军事学院院长职务,其实这也是一种主动担责的表现。他希望用这种态度,来尽量保护下属干部,少受批评。除此之外,刘伯承还在军委扩大会议上公开做出检讨,当时相关体系的将领普遍处境不佳,包括萧克、李达、郭天民等一批人,都陷入了困境。

时任国防部长彭德怀元帅,在会上讲了一段话,批评刘帅“教条主义”的具体历史表现。彭总严肃地说道:伯承同志的教条主义,问题很严重!红军时可是害死过革命同志的。此言一出,会场陷入沉寂。有人了解这段往事,也有人不甚清楚;但不管怎样,老总抛出的这个案例,令在场干部们感到非常沉重。以前对于这件事,大家都是闭口不谈的,如今却被意外翻了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彭德怀提起的“革命同志”,是原红四方面军高级将领余天云,曾经担任过红30军、31军军长等重要职务,生前立有战功。军史上一般认为,1936年4月余天云投河轻生、溺水而亡。一个人的情绪如此之差,以至于选择自寻短见,当然是有具体原因的。彭总认为,余天云之死跟刘伯承有不小的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余天云本是张国焘嫡系爱将,但因为功劳大且脾气冲,有意无意地得罪了张国焘,被免去职务送到红军大学学习。去学校进修,在当时是不成文的规定,一般犯了“错误”的将领才有此待遇。而张国焘带着左路军擅自南下四川、分裂红军,遭到刘伯承的强烈反对,不久后刘帅被调职到红军大学当校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身带着情绪的余天云,哪里愿意安心上课?他对于原中央红军派来的干部、教员十分看不上,屡次公开出言侮辱彭绍辉、郭天民等人。刘伯承作为校长感到非常生气,一定要当面教育飞扬跋扈的余天云,不然军校工作也将无法开展。但余天云依然不买账,连刘帅也一并顶撞了,竟说刘伯承“政治上不可靠”。愤怒的刘伯承向张国焘表态:这种情况不能纵容,若不处分蛮不讲理的余天云,我将不再负责红军大学。

张国焘顿觉没面子,因为余天云是四方面军的将领,惹出乱子很难看。为了平衡关系、也是树立自己的权威,张国焘下令把余天云关了禁闭,并让他向刘伯承等人道歉。余天云感到自己受了莫大的“委屈”,部队行进到四川丹巴时他投河身亡,年仅25岁。刘伯承闻讯后感到非常难过,刘帅是以军事素养及爱才惜才著称的,尽管余天云曾对战友不够尊重,但刘伯承仍为红军失去一员战将而惋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刘帅究竟有责任吗?真如彭总58年所言,是“教条主义”逼死了余天云?对于这一点,毛主席有自己的判断。军委扩大会议时,伟人没有支持彭总那句话,而是说道:余天云当时还是个“小娃娃”嘛。想不开寻短见,他的事怪不了别人。很显然,毛主席并不认同这个案例,而是认为余天云心理素质存在严重缺陷,导致了悲剧,责任主要在他自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帅可以为照顾大局而做检讨,但余天云一事本就令他介怀多年,被当成“罪状”拿来批判,是刘伯承无论如何难以接受的。好在毛主席的公允评价,使得刘帅从这件事情上解放出来,处境好转。至于彭总讲的那番话,只能说是一种见仁见智的观点,老总也没再纠结于此。八十年代刘伯承病逝后,当年的“教条主义”帽子被彻底摘掉,一代名帅恢复了名誉,深受广大军民敬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