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虐猫的话题,网络上一直争论不休,此前媒体已经爆光多起高校虐猫事件,一桩桩、一件件,让人唏嘘感叹之余,不禁质疑:在这片本该孕育未来的土地上,何以会滋生出如此丧心病狂的行为?

事件回顾,有网友发帖称,武汉理工大学一在校生存在虐猫行为。7月18日,武汉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通报称,付某某虐猫行为基本属实,学院将根据调查情况严肃处理。7月19日,武汉理工大学再次通报称,网友反映该校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学生付某某存在虐猫行为,经调查情况属实,目前该生已予以退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悉,被虐的猫叫“糕糕”,最近刚做完绝育,很亲人,同学们也计划给她找人领养,而却被虐杀。从被曝光的聊天记录来看,付某应该不是第一次虐猫,他通过社交平台交流虐猫经验和感受,直播期间不乏一些虐猫支持者,他通过虐猫来展示自己的“权威”,不断挑衅劝阻网友。

德国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曾说:“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召唤另一个灵魂。”高校,作为社会文明进步的灯塔,其内部频频发生的虐猫事件,无疑是对一个灵魂召唤另一个灵魂这一崇高理念的极大讽刺。透过那些虐猫视频与图片我们可以看到,虐猫者的手段极其残忍,这种对生命的漠视令人发指。而受害者多为流浪猫或学生饲养的宠物猫,它们在绝望中挣扎,被暴虐致死。这些事件不仅暴露了施暴者的扭曲与病态心理,也引发了社会各界对校园安全、生命关怀教育及心理健康的深刻反思。

深度剖析这些施暴者心理以及事件本身可以发现,此类事件层出不穷不外乎几个原因:

01

首先,心理健康缺失

有研究已经证实,虐待动物往往是心理疾病或情绪压力的外在表现。施暴者心理本身可能就有问题,加之高校生活节奏快、竞争压力大,部分学生可能因学业、人际关系等问题产生负面情绪,而缺乏有效疏导途径,他们最终将暴力倾泻于无辜生命之上。

02

其次,生命观念淡漠、利益或炫耀心理驱使

生命教育的缺失,使得一些人从小就对生命漠视,尤其是对弱小生命缺乏尊重与同情,更缺乏最基本的自我道德约束。加之利益或炫耀心理驱使,在网络匿名性的掩护下,使得某些人在虚拟世界中变得肆无忌惮,选择对无辜生命施以暴行。

03

最后,法律监管空白

虽然我国关于动物保护的法律已经很多,并且也有禁止虐待动物相关法律条款,但在实际操作中,针对非野生动物,尤其是家养流浪动物的虐待行为往往难以界定与处罚,这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此类事件的发生。某些人正是看到了这一点,在利益的驱使下,变得丧心病狂。

圣雄甘地曾说“衡量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四个标准是:看这个国家的人们怎么对待动物、女人、老人和弱者。”面对高校虐猫事件,我们亟需唤醒的是每个人内心深处的良知与责任感。学生,尤其是高校学生,应该加强对其的心理健康教育、生命关怀教育等,培养其同理心与责任感,因为这关乎国家未来和民族希望。

除此之外,我们已经进入生态文明时代,需要一套与生态文明时代相适应的法律法规体系,因此,亟需建立健全动物保护法律,尤其是关于动物虐待和动物福利的相关内容。社会各界也应发挥监督作用,曝光恶行,弘扬正能量。

虐猫不仅是对生命的践踏,更是对公序良俗的挑战。可以不爱但请不要伤害。抵制动物虐待,从自我做起,从身边的每个人做起,共同营造一个充满爱与尊重的校园环境和社会环境。让教育之光照亮每一个角落,让每一个生命都能得到应有的尊重与关爱。

文章 | Pierre

审核|Cherry

排版| ang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