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羽桐

近日,中央网信办专门印发通知,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为期2个月的“清朗·2024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

未成年人与网络发展相伴相生,2022年我国未成年网民规模就已突破1.93亿,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增长到97.2%。在网上“冲浪”的过程中可以学习新知、放松娱乐、结交好友,但互联网上的信息良莠不齐,一些极端、错误言论,对青少年的思想认识造成极大干扰,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青少年的价值判断力。如何让孩子科学安全地使用电子产品、如何防范沉迷网络等,也应成为我们关注的话题。与此同时,网络时代的信息茧房现象日益凸显……网络文化多元共享、虚实相生等特征形塑着青少年的学习、生活和交往方式,也带来新的挑战。

构筑法治屏障,建设生态网络环境。强化法治保障是保护未成年人上网安全的重中之重。早在2019年12月,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就审议通过了《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规定中对未成年人的网络保护提出了多项要求。今年1月1日起,《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也正式施行,作为全国首部涉及网络领域未成年人保护的专门法规,其中对监护人、新闻媒体、网络服务提供者都有了明确规范要求,通过立法的形式保障、保护青少年安全、健康、绿色“触网”,为未成年人在网络空间的健康成长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

健全防护体系,营造良好网络氛围。不断拓宽社会化参与路径,汇聚多元化关爱力量。一方面作为与青少年日夜相伴的家长来说,可以尽可能掌握孩子的上网动态,通过观察、倾听、交流等方式,理解孩子相关行为及背后的需求。可以和孩子共同制定一份上网规则,在与孩子的日常交流中,告诉其使用网络的潜在风险,让孩子树立警惕网络风险的意识。另一方面,网络平台也要承担主体责任,加快推进青少年防沉迷系统的开发与优化,实行内容细化、分类分级管理,加强平台内容审核与监管,为青少年把好关、拉好闸。

坚持疏堵结合,推动网络保护持续发力。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既是挑战,也是机会。发展与保护并重,可以依托青少年网络信息安全应用能力竞赛等大型赛事,向青少年学生宣传网络和信息安全知识,提高广大青少年学生网络综合素养,引导社会公众共同学习网络知识,维护网络安全。同时利用好互联网平台,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正面宣传,用人类文明成果滋养人心,引导未成年人健康、文明、绿色上网,科学、依法、安全用网,用清朗网络铺就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路。

未成年人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未来主力军,加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事关国家和民族未来,事关千千万万家庭幸福安康。为青少年管好用好这张“网”,方能为网络强国汇聚强大力量。